|
|
大衣 | 深衣、襜褕、圆领袍、衣裳、袿衣、袴褶、裲裆、半臂、褙子 | 外出、礼衣 |
中衣 | 襦裤、裙襦、反闭、中单、曲领 | 衬托、保暖 |
小衣 | 汗衣(汗衫)、褌、犊鼻褌、肚兜 | 贴身衣服 |
汉服
形制 | 服名 | 类别 |
衣裳/袴 | 冕服、弁服、袴褶、襦袴、裋褐、襦裙、剑服 | 上衣下裳、上衣下袴、上衣下裙 |
连裳 | 绛纱袍、翟衣、展衣、褖衣、深衣、朱子深衣、儒服、襜褕 | 深衣、袍衫 |
连裳(通裁) | 圆领袍、公服、裲裆、帽衫、蜀衫、皂衫、襕衫 | 外披 |
汉服
冕冠 | 吉礼(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 |
爵弁 | 吉礼;冠礼三加 |
韦弁 | 兵事 |
皮弁 | 视朝,鹿皮为之;冠礼再加之冠 |
冠弁、缁布冠、玄冠 | 田猎,一种委貌冠;冠礼初加 |
通天冠、远游冠 | 天子诸王之冠,前有山,展筩为述 |
进贤冠 | 文官之冠,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 |
笼冠(武弁)、惠文冠 | 武官之冠,以璫饰首.前摇貂尾 |
幞头、乌纱帽 | 公卿常服配之 |
幅巾 | 宋明士大夫服之 |
黄帝制冕服 | 含义 | 出处 |
衣裳制 |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 《易经·系辞下》 |
上玄下黄 | 乾,天也。坤,地也。天玄而地黄。故上衣玄,下裳黄。 | 《易经·说卦》、《易经·坤卦》 |
十二章 |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 | 《尚书·虞书》 |
十二旒 | 天子麻冕,朱绿藻,垂十有二旒者,法四时十二月也。诸侯九旒。大夫七旒。士爵弁,无旒。 | 《礼记·礼器》 |
旒数 | 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 | 《春秋·襄公九年》 |
天子六服 | 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 | 《春秋左传·哀公七年》 |
衣裳制 | 天子六服[13] | 天/乾 | 三辰(日月星) | 裘冕 | 衮冕 | 鷩冕 | 毳冕 | 絺冕 | 玄冕 |
深衣制 | 王后六服[14] | 地/坤 | 五行(木火土金水) | 褘衣 | 揄翟 | 阙翟 | 鞠衣 | 展衣 | 褖衣 |
属性 | 服名 | 他名 | 服制 | 首服 |
文 | 儒服(士大夫之服) | 逢掖袍 | 深衣 | 缁布冠(玄冠) |
武 | 剑服(武士之服) | 短后衣 | 袴褶(小袖短衣大袴)[18] | 武冠(惠文冠)、曼胡之缨 |
儒服:朱子深衣
步骤 | 意义 | 服名 | 首服 | 上衣 | 下裳 | 带 | 蔽膝 | 足服 | 足服装饰 | |
始冠 | 朝服 | 冠弁 | 玄冠(缁布冠) | 玄端 | 上士 | 玄裳 | 缁色麻布带 | 雀头色 | 黑屦 | 青色 |
中士 | 黄裳 | |||||||||
下士 | 杂色裳(前三幅玄色、后四幅黄色) | |||||||||
再加 | 视朔之服 | 皮弁 | 皮弁冠 | 缁麻衣 | 白素裳 | 缁色麻布 | 素带 | 白屦 | 缁色 | |
三加 | 祭服 | 爵弁 | 爵弁冠 | 玄衣 | 纁裳 | 缁色熟绢 | 雀头色熟牛皮 | 纁屦 | 黑色 |
步骤 | 意义 | 服名 | 首服 | 服制 | 配饰 |
初加 | 常服 | 裙背 | 冠笄 | 裙襦褙子 | |
再加 | 礼服 | 大袖长裙 | 冠朶 | 裙襦 | |
三加 | 祭服 | 褕翟 | 九翬四凤冠 | 深衣 | 九章翟、蔽膝 |
周制婚礼 | 男方婚服 | 女方婚服 |
天子 | 十二旒冕服 | 花钗十二树翟衣 |
王公 | 鷩冕冕服 | 花钗礼衣或鞠衣 |
子男 | 爵弁服 | 大袖连裳或展衣 |
士庶 | 绛公服 | 青连裳或褖衣 |
汉服
汉服形制与发型...(33张)
词条图片
华夏衣冠:http://tieba.baidu.com/p/7098765
欢迎光临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http://69zhouy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