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标题:
为政第二 7,8,9,10
[打印本页]
作者:
源泉
时间:
2011-11-25 15:37
标题:
为政第二 7,8,9,10
本帖最后由 源泉 于 2011-12-12 14:01 编辑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安国注:「子游,弟子,姓言,名偃。」
子游问行孝之道。孔子答复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此意是说,「今之行孝者,唯说能养。」例如以饮食养父母。是谓的「是」字,王引之经传释词作只字讲,邢疏作唯字讲。
能养父母,这就是孝吗。孔子语气一转,便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能养,何只为人子者,至于犬马皆能以其体力服事主人。如犬能守夜,马能代劳,这也是能养。「至于」二字,据刘淇助字辨略,是两事相及之意。
「不敬何以别乎。」犬马虽然皆能有养,但不知敬。唯人能够知礼,知礼则能敬。如果人子只能养父母,而不能恭敬父母,这与犬马有何分别呢。
犬马能养,古注有两种解释。一是包咸注:「犬以守御,马以代劳,皆养人者。」此以犬马比喻人子。此说可采。一是集解另举一说:「人之所养,乃至于犬马,不敬,则无以别。孟子曰,食而不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此以犬马比喻父母。所举孟子语,在尽心篇。朱子集注唯采此说。他说:「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刘氏正义以为:「以犬马喻父母,于义难通,自昔儒者多讥之。」以上两说之外,后儒尚有其他解说,不再列举。
今列表解,以明喻子之说:
孝者,指人子而言。犬马、与孝者对称。人子能养父母,犬马能养主人。由这两个能字看来,显然是以犬马比喻人子。专说能养,则人兽没有分别。不敬何以别乎。敬与不敬,是人兽之别。
作者:
超群
时间:
2011-11-26 13:29
学习啦!
作者:
源泉
时间:
2011-11-28 09:54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行孝之道。孔子答复他说:「色难。」色,是颜色。难,是不容易。以饮食养父母,不算是难事。唯以和颜悦色侍奉父母,才是难得。一个孝子,与父母相处时,心中自然和顺欣悦,形之于外,便是和颜悦色。此色是孝心的表现,能养父母之心,所以是难。
孔子说了「色难」之后,即举事例说明。「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马融注:「先生,谓父兄也。馔,饮食之也。」马注称父兄为先生,后儒多不从。兹依通常解释,称呼老师为先生。孔子举例说。老师有事,弟子代劳。有酒、有食,弟子奉请老师饮之食之。弟子事师如此,如果人子事亲,也是如此,乃是以为孝乎。
礼记檀弓篇记载,事亲与事师,皆须奉养与服勤,但丧礼有分别。师去世时,弟子心丧三年,不须穿丧服。平时事师虽然与事亲要同等的奉养服勤,但事师着重于尊敬,事父母则着重于亲子之情,须有和颜悦色,所以只拿事师之道来事父母,不足以为孝。
此章「色难」之义,昔儒解释甚繁。古注约有两种解释。一是包咸说:「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此以色指父母的颜色。一是诗经邶风凯风篇,孔颖达正义引论语此章郑注说:「和颜悦色,是为难也。」此以色指为人子的颜色。程氏集释按语:「色难,包注与郑注异。然下服劳奉养,皆就人子言之。则色当为人子之色。郑注义为长。」
作者:
源泉
时间:
2011-12-1 09:38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安国注:「回,弟子,姓颜,名回,字子渊,鲁人也。」
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孔子与颜回谈话,谈了一整天。颜回「不违,如愚。」不违就是毫无阻碍之意。孔子讲,颜回听,顺畅无碍。颜回只在听,不问一句话,好像愚人。孔安国注:「不违者,无所怪问,于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前说「如愚。」实非真愚。所以孔子又说,回退出之后,我省察他私与二三弟子言谈,亦足以发挥所闻的义理。回也,其实不愚。孔安国注:「察其退还,与二三子说绎道义,发明大体,知其不愚。」
皇疏说:「诸弟子不解,故时或谘问。而颜回默识,故不问。不问,如愚者之不能问也。」诸弟子中或有认为,颜子不问,是愚者不能问。所以孔子赞美颜回不愚。颜子默而识之,寡言笃行,正是他人当学之处。所以孔子说颜回不违如愚。
作者:
超群
时间:
2011-12-3 16:56
置顶!
作者:
源泉
时间:
2011-12-12 13:56
回复
源泉
的帖子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学而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如何知人,此章视观察三句经文就是知人的方法。
春秋隐公五年谷梁传:「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尔雅释诂:「察,审也。」刘氏正义说:「视、观、察,以浅深次第为义。」
「视其所以。」以,何晏集解作用字讲。皇侃解释:「即日所行用之事。」即日就是当日,近在眼前。即日之事,就是谷梁传解释的日用寻常的事情。视其所以,就是看此人平常所作之事。这是从近处看。只看眼前之事,尚不足以了解此人。
「观其所由。」集解:「由,经也。言观其所经从。」皇疏之意,从来所经历之事。刘氏正义:「所由,是前日所行事。」依谷梁传说,即是观非常之事。这也可以说,从远处看此人如何办事。亦即由过去的特别事迹,进一步认识此人。
「察其所安。」就前述所视所观之事而言,详察其办完事情之后,他的表情如何,以明其本意。皇疏:「安,谓意气归向之也。」刘氏正义:「安者,意之所止也。」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说:「行善而安之,则善日进。有过而安之,则恶日积。」
皇疏:「视,直视也。观,广瞻也。察,沉吟用心忖度之也。即日所用易见,故云视。而从来经历处,此即为难,故言观。情性所安,最为深隐,故云察也。」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是隐藏之义。孔安国注,作匿字讲。知人很难,但用以上的方法,即由其人各种事迹去观察,便能知道他是何种人,是君子,是小人,皆能显然,他何能隐匿其实情。
皇疏:「焉,安也。廋,匿也。言用上三法,以观验彼人之德行,则在理必尽。故彼人安得藏匿其情耶。再言之者,深明人情不可隐也。」
欢迎光临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http://69zhou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