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标题: 百岁杨绛: 见证知识分子的风华年代 [打印本页]

作者: 超群    时间: 2016-5-27 18:04     标题: 百岁杨绛: 见证知识分子的风华年代

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逝世。这位百岁老人的一生令我们敬佩。


【杨绛简介】


杨绛,本名杨季康,钱锺书夫人,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至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等,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2011年7月17日恰逢杨绛百岁生辰,《钱锺书与杨绛》、《百年风华:杨绛传》、《千手拂云,千眼观虹》等一大批关于杨绛的图书出版,再次引发“杨绛文化热”。


“有时候,活着本身,就是一件艰难且漫长的竞赛。”尚是杨绛80岁寿诞时,著名学者夏衍曾为其题词:“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识,独铸伟词。”20年后,题词人已仙去,而杨绛仍活着——她是钱锺书夫人,是文学、翻译大家,是20世纪知识分子风华年代的亲历者。她的名字在中国文坛如星光闪耀,她的存在,是这凡俗人间的“一丝光亮”。


为人处世


恬静、低调、不问世事、埋头做学问


杨绛百岁生辰之际,有记者拨通了杨绛北京家中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吴女士(助理、保姆),她说,老人除了耳朵有点听不清之外,一切均好。对于采访老人的要求,吴女士说:“杨先生说过了,她百岁生日不接受采访——先生向来为人低调,这是你们知道的。”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异常俭朴、为人低调。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水泥地面,非常过时的柜子、桌子,老旧的样式,始终安之若素,室内没有昂贵的摆设,只是浓浓的书卷气。杨绛说:“我家没有书房,只有一间起居室兼工作室,也充客厅,但每间屋子里有书柜,有书桌,所以随处都是书房。”


如今,杨绛已是“期颐之年”,却仍笔耕不辍,每天伏案工作。杨绛一直非常低调,有一年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对此,杨绛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开不开研讨会——其实应该叫做检讨会,也不是我的事情。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的。”她谢绝出席。


闭门谢客的杨绛过着一个普通老人的生活,耳朵有些背,视力也下降了。她曾对记者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打扰特别多,尤其是电话太多,我真担心自己的时间是不是就这样被消耗掉。你能不能代我转达给那些想来采访或看望我的朋友们,杨绛谢谢他们的关心,但千万不要过来看我。你想,即使大家来了,就算同我聊了一天,又能怎么样?我们也不可能只凭这一天交谈就成了朋友吧,还是请大家给我留些时间吧,那样我写些文章出来,大家看到后就权当写给大家的一封信吧。”


回望百年,杨绛从名门闺秀到今天的文学大家,无论居于何地位,留给人的都是恬静、低调、不问世事、埋头做学问的印象,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百年风华:杨绛传》的作者罗银胜说,写杨绛传记,他以大量真实的历史事实、人物为背景,融入了诸多杨绛本人的忆述。作为传记作家,他用平常的眼光去看待杨绛,解读她的处世之道,揭示她作为妻子对丈夫的付出,让读者了解这位杰出女性的传奇人生。


作品价值


“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智慧和良心”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尤其是戏剧史上有杨绛特殊的地位,杨绛虽然出手甚少,但印迹非常清楚,《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等都有相当平和却浓重的思想史沉思意味。杨绛在漫长的时代岁月中选择沉默,但却以另一种方式为文化史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现代女性知识人。


杨绛的长篇小说《洗澡》中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知识分子,而其中作者最为欣赏和珍视的,要属女主人公姚宓了,她贯穿了整个叙事过程的始终,引导着故事的发生发展。姚宓在文中是主要塑造的人物,但小说一开始并没有着重描摹,而是在许彦成与其妻子的谈话中引出,此时彦成想起“姚宓的脸色不惹眼,可是相貌的确耐看,看了想再看看。她身材比丽琳的小一圈而柔软;眼神很静,像清湛的潭水;眉毛清秀,额角的软发像小儿的胎发;嘴角和下颏很美很甜。她皮肤是浅米色,非常细腻”——这里很明显地看出男主人公对姚宓的喜爱与钦慕,也暗示了貌美的姚宓同时具有内在的美丽,这也正是姚宓吸引许彦成与读者的真正原因,作者先在这里埋下了伏笔。但美丽年轻的姚宓却经历了巨大的家庭变故,经历了父亲去世、母亲得病、未婚夫强占不成断然抛弃的种种生活苦难和不幸。但她一步步坚强地走过来,生活的磨难让她变得刚毅成熟,内心感情却越来越细腻丰富。正像《围城》中钱锺书赋予方鸿渐与孙柔嘉的爱情波澜为主线,杨绛也赋予了《洗澡》一个情感纠葛,即许彦成与姚宓的婚外精神恋,来表达人物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趋向。


从人物形象这个角度观察,《洗澡》以知识女性温婉的叙事手法把人物塑造得十分丰富厚实,透过她女性纤敏意识对于人物的独特解读,使得知识分子的各色形象熠熠生辉,作品也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性。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纤细和敏锐,对人物行为和心理的摹写独具蕴味和特色。一部《洗澡》,真实地书写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永远不能磨灭的群体创伤记忆。


比起时尚文化的煽情和火爆,杨绛的《我们仨》则是淡得不能再淡的文学作品,可它却一下子击中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多少次,我不得不放下书,任泪水在脸上自由流淌。我已经很久没有体验到这种由阅读带来的感动了!


面对这样一本书,我感觉自己既不是在欣赏美文,也不是在寻找思想,而是作为一个生命在认真聆听另一个生命的倾诉:它是那样的细密、平缓,又是那样的内敛、热情,直把真情送入你的内心深处,让人间的悲欢在此相通:“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我们仨》问世4年之后,杨绛以96岁的高龄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当时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乍看书名,自然就会联想到钱锺书的旧作《写在人生边上》,钱锺书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他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斯人已逝,这“人生边上”的文字竟又由他的夫人杨绛续写着。从《写在人生边上》到《走到人生边上》,是生命暖流中两个相戚灵魂的长相守望,如此这般的“夫唱妇随”,令人感动莫名。


如果说在《我们仨》中,杨绛用“古驿道”暗喻人生似旅途,那么在《走到人生边上》中,作者则同样喻人生为渐行渐远的旅程;如果说《我们仨》,是杨绛对亲情的追忆,那么《走到人生边上》,则是她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等哲学命题;如果说《我们仨》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情去阅读,追随作者歌哭,体味人间至爱,达于至真,那么《走到人生边上》则是至理之作,读者要用心去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


文化学者叶匡政给予杨绛较高评价,她的《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都是当代文学极为重要的作品,“我印象深刻,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真实而悲凉的处境,更重要的是呈现出杨绛独立的精神与文学追求——她的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智慧和良心”。


人生贡献


不在学术上,而在文学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隽是杨绛的同事,他对钱、杨伉俪研究较深。叶隽指出:“我研究留学史、学术史,所以对钱、杨伉俪留欧的情况很感兴趣,但材料不多,希望以后能有深入的探讨。因为对中国现代学术发展而言,留学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细加厘清,很难弄明白现代学人养成的关键所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学术史上,杨绛也有比较独特的地位,她并不以学术专项胜,但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她的《堂吉诃德》汉译至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她在论争过程中表现出的上佳学人风范,尤其会为文化史所记载;他们那一代建所时代(即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笔者注)的学者(还包括冯至、卞之琳、李健吾、罗念生等)所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具体的学术实绩,也还有一份学术传统和厚重的学术伦理意识及其坚守,这是我们作为后来者应当特别珍惜的,也是可以抵抗当下这个极端功利的时代,可以借之反省诸己的精神资源。”


“杨绛的最大贡献不在学术上,而在文学上,尤其是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交流上。”这是作家胡野秋对杨绛的评价。《杨绛文集》有8卷(1卷小说、2卷散文、1卷戏剧、4卷翻译),由此可见她的重心在翻译,这也从她的自述中可以看出,为了支持钱锺书她愿意牺牲自己,所以她选择了于她而言比较方便的操作。由于她的国学基础太好了,在这个领域她也高出其他翻译家太多。


在文学上的另一个贡献就是,杨绛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范式,既有中国的古典文字内敛之美,又有西方文字的洒脱奔放之美,是真正的文字“混血儿”。另外,她最大贡献更在于为当代知识分子立了一个标杆,一个做文先做人的标杆。


[p=25, null, left]杨绛语录:


[p=25, null, left]“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


[p=25, null, left]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是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我时常听人吹牛,豪言壮语,使我自惭渺小。我也想吹吹牛“自我伟大”一番,可是吹来却“鬼如鼠”.因为只是没发酵的死面,没一点空气。

[p=25, null, left]

[p=25, null, left]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

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名声,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一个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谎言说过三次就自己也信以为真的。






欢迎光临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http://69zhou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