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论坛 历史探索 历史研究 看看毛与秘书之间的关系
查看: 1880|回复: 6
go

看看毛与秘书之间的关系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7: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对毛泽的评价,最重要的尊重史实,并依据史实做出正确判断。我们可以来看看毛与秘书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一点非常有助于更准确认识毛。毛与他的秘书的关系,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毛秘书中太多人遭遇劫难了,这究竟说明什么问题?

毛泽东的秘书,最重要的有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江青等几位。其中江青是毛的妻子,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均在毛泽东在世时被打倒过,而最惨烈的是田家英。他其实是毛秘书中最有智慧最有文才的一位。最后,他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延安时期,青年田家英投奔到“革命圣地”。他在抗大报上发表的抗日战争、历史、古典文学文章,毛颇为欣赏。后来,田家英被胡乔木、陈伯达等推荐给毛当秘书,毛让他写一份调查报告。田家英完成的调查报告,毛泽东看后连声赞扬。这样,毛就启用了田。当时,田26岁。

田家英的才华,一个小故事足可以说明。1956年9月15日召开的中共八大,毛泽东要致开幕词。讲稿先由陈伯达写,但陈写得太长,又离题太远,毛就叫田家英重新写一个。田家英用了一个通宵就写出来。毛的开幕词有一句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后来成了“毛主席语录”,作为标语写在全国大街小巷,流传甚广。然而,这实际上是“田家英语录”。

然而,田家英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有良心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的“反右”、“大跃进”、“打彭(德怀)”等做法,让田家英非常痛苦。借着毛让他调查的机会,他曾试图告诉毛社会真相。但毛不为所动。这样,到1963年前后,毛就不太信任他了。大约1966年前后,毛看中了戚本禹,也彻底放弃了田家英。这样,有了如下一幕:

1966年5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在批判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的时候,田家英也被划入批判对象,被停职反省。5月22日下午3点,在中南海的住所,安子文对田家英宣布了中央决定:第一,中央认为你和杨尚昆的关系不正常,杨尚昆已经被认定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你要就此作检查;第二,中央认为你一贯右倾,现在我代表中央宣布,你立即停职反省,交清你保管的全部文件,明天搬出中南海,秘书室工作交给戚本禹负责。当晚,田家英挨批判。别人还扣他一条“篡改毛主席著作”的罪名。

开完会,田家英回家连夜清理文件。他对妻子董边说,“我的问题是江青、陈伯达陷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不相信这些坏人会有什么好下场!”正在这时,戚本禹打电话催促移交工作,激怒了田家英。5月23日上午,田家英在中南海内自杀身亡。他的临终遗言是:“相信党会把问题搞清楚,相信不会冤沉海底。”

田家英的死显然没有唤醒毛。不久,在毛的亲自发动下,轰轰烈烈的文革开始了。


陈伯达是呆在毛身边最久的秘书,他当秘书的时间长达31年。

陈伯达对毛有过救命之恩。应是1948年5月的一天,毛泽东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国民党军队得到情报,派B—25轰炸机来轰炸。敌机越来越近,毛却不肯进防空洞。江青等人劝不了毛,陈伯达就去大声高叫:“飞机来啦!飞机来啦!”经这样一闹,毛才去防空洞。毛刚离开,敌机便扔下炸弹准确地命中院子。毛泽东的房子玻璃全震碎,墙也坍了。

陈伯达不像田家英有才华,更没有田的正直良知。不过,陈伯达虽然比不上田家英那样有才,但也是一位难得的笔杆子。毛的七大报告,两次赴苏顾问、共同纲领宪法草案、八大报告、批苏共二十大文章、毛论十大关系、国际共运二十五条、七千人大会刘少奇报告、文革十六条等,都出自陈的手笔。

陈伯达这人善于投机。对毛的一系列错误,起初他与田家英其实是认识一致的。但毛不愿意改正,陈伯达就立即转变态度,“效忠”毛。比如1959年庐山会议批彭之前,陈伯达在毛那里看过彭的信,当着毛的面就说信写得不错。几天后批彭开始,陈伯达、田家英等人都因为赞同彭德怀的信而“右倾”了。毛这时对陈伯达、田家英都不想失去,只不过借此敲敲他们的警钟。结果,陈伯达立即写文章,猛批彭德怀。

作为毛泽东的秘书,不时会对政局产生一些影响。这样,到了文革时,陈伯达的政治权力上升到极点,成为毛、林、周后的第四号人物, 即中央文革小组组长。文革中,陈伯达成了政治打手,有意无意根据毛的政治意图制造一些冤案。

1967年12月26日,陈伯达唐山演说:中共冀东地区组织(指49年前)“可能是国共合作党,实际上可能是国民党在那里起作用,叛徒在那里起作用”。陈伯达的这一番讲话,便成为有名的“冀东惨案”。之后,包括唐山在内的整个冀东地区的新老党员,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村中的普通党员,许多人被戴上了叛徒、特务、内奸、假党员的帽子,使8.4万余人惨遭批斗,2955人被迫害致死。

到了中共九大时,由于周恩来、林彪、江青、张春桥、康生等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已是政治红人的陈伯达因自己的地位,不得不做出政治选择。他站到林彪一边。毛泽东采用借陈打林阴谋,在林之前先就打倒了陈,到了林彪逃亡之后,陈伯达就走进监狱,承担“林彪反党集团”的政治责任。还好,因为曾救过毛一命,陈伯达虽然身在监狱,物质生活却不错。

胡乔木,自1942年2月起担任毛泽东秘书,直至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为止。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等文章,是经胡乔木整理、提供素材或润色才变得非常有文采的。

毛选中《为人民服务》中的那句名言,就完全出自胡乔木之手:“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961年初,毛泽东要胡乔木下去搞调查,目的是让胡带些实际证据来证明他的“反右”、“大跃进”是正确的。但是,和田家英一样,胡乔木交回的四份调查报告,其实都只能证明反右反错了,大跃进错了。毛很不高兴。恰在此时,胡乔木又多了一嘴,把刘少奇私下的谈反左的话说给毛泽东听。毛利用胡乔木的话做起他与刘少奇之间斗争的权谋文章,弄得胡乔木在两位政治人物之间里外不是人。胡乔木与田家英、陈伯达都不同。他选择的是逃避,请起了长病假。

文革中,胡乔木一家受到迫害,从1966年12月前后开始。1967年12月6日,胡乔木被正式列人“周扬专案组”,进行专案审查。“周扬专案组”属中央专案审查小组第一办公室(简称“中专一办”),江青直接过问。此后不久,1968年2月,北京邮电学院造反派勒令胡乔木儿子退学,强迫胡乔木夫人谷羽签字。谷羽气恼、着急,不幸中风,半身不遂。胡乔木多少受到周恩来的一些关照,但并没有完全改变命运。

1975年,邓小平复出,胡乔木也跟着复出,任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1976年邓小平被打倒,胡乔木眼看着也要重新遭难。此时,他通过自我检讨、写揭发材料过关,只求自保。这样,得罪了邓小平。这又有了后来邓小平复出,重新大度启用胡乔木的故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胡乔木起草的。

叶子龙,1935年年仅19岁的他就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从那时起一直到1962年,叶子龙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间长达27年。叶子龙的麻烦源于所谓“窃听器事件”。

进城以后,叶子龙总想尽量地把毛泽东的话一字不漏地记下来,叶子龙想到了录音。1956年以前,机要室没有录音设备。叶子龙向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提出要求,经周恩来同意就有了录音机。文革中,叶子龙所做的这事,被说成秘密搞“窃听器”,是在毛主席身边“搞特务活动”,为“为彭、罗、陆、杨反革命集团搞情报”。他以此而在劫难逃。

包括江青在内,毛的五大秘书都劫难重重。回想起来,令人喟叹。
毛泽东的其他秘书,也多楚囚对泣,真闹不明白怎么搞的。

按叶永烈的查实,毛一生共有26位秘书。究竟有没有遗漏,那是史学家研究的事。下面是毛秘书的一些状况,若已查实有过磨难,则简要说明之。其中江华、周小舟、王炳南等人的遭遇,尤为凄凉。或妻离子散,或自杀身亡,人生之不幸,莫过于此。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落霞缤纷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3-6-30 20:25 |只看该作者
回想起来,令人喟叹。儿时的记忆,难以忘却!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3-6-30 20:2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落霞缤纷 的帖子

谢谢您的支持!给我动力与创造力{:soso_e181:}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落霞缤纷 该用户已被删除
地板
发表于 2013-6-30 20:35 |只看该作者
回想起来,令人喟叹。儿时的记忆,谁来为我抹去?{:soso_e105:}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3-7-3 02:03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5:}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3-7-5 15:51 |只看该作者
{:soso_e128:}{:soso_e128:}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3-7-5 17:2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落霞缤纷 的帖子

我们一起来抚平曾经的,创伤!{:soso_e181:}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26 23:48 , Processed in 0.12947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