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论坛 谈儒论道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查看: 1855|回复: 1
go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注释】
季子然:季氏子弟,因季氏得用子路、冉有为臣,故喜而问之。
异之问:异,异事。孔子谓,我谓汝当问他事。
曾由与求之问:曾,犹乃义。孔子故轻二子以抑季然,谓乃问此二人。
不可则止:止谓去其位。
具臣:犹云备位充数之臣。
从之者与:季然因问是否当一切听命。
【白话译文】
季子然问道:“仲由、冉求是否可得称是大臣呀?”
孔子说:“我以为你会问些别的事,哪知你只问由、求两人呀!所谓的大臣,应能以道事君,看来不可,便不干了。现在由与求,只算是备位充数的臣罢了!”
季然说:“那么他们该是肯听话的人吧?”
先生说:“若要弑父弑君,他们也是不会听从的。”
〖续貂〗
另一译法: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说是大臣吗?”
孔子答道:“我以为你问别人呢,竟问仲由和冉求呀。我们所说的大臣,他用[最合于仁义内容和方式的]道来对待君主,如果行不通,宁肯辞职不干。如今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说是[具有相当才能]备位充数的臣属罢了。”
季子然又问道:“那么,他们会一切顺从上级吗?”
孔子道:“子杀父亲、臣杀君主的事情,他们也不会顺从的。”
季氏是掌管着鲁国国家权力的大夫,用《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做比,相当于曹操,而此时的鲁国国君,就是那位汉献帝了。季氏掌握着国家权柄,而孔子的两个学生仲由、冉求又在其手下当差,于是有了这样的一段对话,应该说里面含有不少玄机的。孔子对两个弟子的才华,是有着深刻认识的,说他们是具臣,既是谦虚之辞,也是真实评价。季氏作为权臣,难免会产生替代鲁君为君的念头(后来他也就真的干了),则要做出这件事,必要的人才储备是必须的,但是孔子直接告诉他,自己的两个学生不可能去做弑父弑君的事,如果季氏维持当前地位,二弟子会做官,如果季氏谋反,至少二弟子不会帮忙,甚至帮助鲁君?(写到此处,突然明白子路为什么会明知必死而赴死了:正是因为他要忠于国君甚于忠于大夫啊,所以他要杀的也只是孔悝,而不是赶跑了自己的儿子辄(卫出公),自己当国君的灵公太子蒉聩(《左传》蒯聩,卫庄公)。难道仲由、冉求相当于汉寿亭侯关羽?可是有差距。)
参照以下理解: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céng)谓泰山不如林放乎?”(『3·6』)
【白话译文】
季孙氏去祭泰山,孔子问冉有道:“你不能救正这事吗?”冉有对道:“我不能。”先生叹息道:“唉!难道泰山神会不如林放吗?”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冉有不能阻止,孔子一方面叹息季氏的不懂祭祀,另一方面作为家宰,冉有只能如本章所言一具臣,因为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5·7』)

【白话译文】
孟武伯问:“子路可说是一个仁人吗?”孔子说:“我不知。”孟武伯再问。(那么他究是怎样的人呀?)孔子说:“仲由呀!一个具备千乘兵车的大国,可使他去治其军事,若问他的仁德,我就不知了。”
(孟武伯又问)
“冉有怎样呢?”孔子说“冉求呀!一个千户的大邑,具备兵车百乘的大家,可使他去做一总管。若问他仁德,我就不知了。”
(孟武伯又问)
“公西华怎样呢?”先生说:“赤呀!国有宾客,可使他束起带,立在朝上应对一切,若问他仁德,我就不知了。”
孔子平日讲学极重仁,仁乃人生之全德,孔子举以为学问修养之最高标准。然因材施教,令学者各就才性所近,各务专长,得向全德归趋。子路、冉有、公西华,各有专长,然未具全德。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6·1』)
我上学时选入语文课本的篇章,不知道现在还有吗。冉有、子路同为季氏家臣,虽然未交待他们本次是否参与到本次扩张战争,但孔子显然对二人的表现不满意,对形势进行了分析,对之进行了教育。(有时间看看这段历史到底如何,应该更有助于理解。)
读者自详。
围脖又不知什么原因,编不成了,记到博客里。
昨日带儿子去参加中经纵横、在商言道沙龙,欲令其感受除了物质的世界,还有一个精神的世界。充分感受了胡子老师的藏书后,听胡子老师讲解论语,详释『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在自由发言时,儿子的发言大意:“事事通晓皆学问,做事要从小事做起,我要用一件小事表达我对胡子老师的敬意,感谢胡子老师。”然后拿了一块糖块,送给胡子老师。大家鼓掌,我很欣慰。他听懂了!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才有可能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2-9-22 08:05 |只看该作者
{:soso__14042950513027937771_4:}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30 13:55 , Processed in 0.147726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