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5|回复: 5
go

心的修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00: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转载自益昔堪卓才仁
心的修行 (1)
心的修行
◎苦有两种:导致更痛苦的苦和导致苦止息的苦。
◎别去做会造成苦的事。接受它→去除它→不造作它。
◎快乐是痛苦的伪装
◎如果你在不稳定(无常)中看见稳定(常),你就必定受苦。
◎你是你自己的老师,审视你自己去寻真理──真理在里面而不在外面。认识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的思考而没有智慧是极痛苦的。
◎戒就是惭愧心。所谓清净,就是超越一切的疑惑。
◎解脱是智慧与慈悲的根源,也是佛陀教法的真实动机
◎正精进和持戒,是不间断地持续你内在的觉醒与收摄
◎有毒的香蕉,你会去吃它吗?当佛陀告诉我们,感官的快乐是有‘毒’的时候,我们为何还去‘吃’它呢?
◎在佛法里,我们不为任何收获而做事。我们练习不去得任何东西,只是让心平静下来,这就够了
◎一颗‘空心’的意思,并不是说里面空无一物,而是指空掉恶的,但却充满智慧。
◎提醒医生,‘小心,因为死也将要找上你。’佛陀才是唯一的生命医师
◎‘我是为什么而生的?’为生而哭?如果没有生,就不会有死。
◎我们是为了不要再生而生。死,是紧紧地挨著呼吸的。
◎‘觉知者’清楚地知道,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不是牢固的,他不会去追逐迁变的因缘。住于当下,与当下的真理同在。
◎身体会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知道吗?’。诸行(和合事物,有为法)都不属于我们,它们会随顺自己的自然法则。我们所能提升和美化的,就是这颗心。
◎事实上,并没有一个‘恒常自我’的东西存在。
◎时间就是我们当下的呼吸。禅坐就是你的呼吸。
◎什么是法?无一不是。‘法’必须藉由内观自己的心而得。必须阅读自己的经验。
◎只有一部书值得一读,那就是──心。
◎心是愉悦的,在任何地方都会是快乐的。当智慧在你的内心中觉醒时,不论你看哪里,都会见到真理。
◎佛教是心的宗教,如此而已。为了净化心而修行的人,就是修习佛法的人。
◎强化心不是健身般,只要动一动就好,相反地,是将心带到一个‘止’的状态,使心得到休息。
◎用你的‘心’来听闻佛法,而不是用你的耳朵
◎‘向内挑战’,‘战胜自己’。只管衡量自己,别去评论他人。
◎诸行(和合事物)是透过无常变迁而存在的,怎样也阻止不了它。想一想:你能只呼出而不吸入吗?我们希望事物都恒常不变,那是没办法的!
◎圣者的语言,‘一切事物都是不稳定(无常)的,不要去执著任何事物!’
◎如果你真实而清楚地看见不稳定(无常),你将会见到稳定(常)。所谓的稳定(常)是:一切事物绝对是不稳定(无常)的,而且不会有其他意(例)外。
◎看佛教古迹圣地时,看到龟裂了;即看到佛陀教的法了。
◎业──以为别人看不到,自己却看到了,业在看著我们。善有善报
◎如果他不修行(禅坐修习),纵使他就睡在佛陀身旁,也看不到佛陀。
◎所谓稳定的修行,是在每一刻中,不论行、住、坐、卧,都保持****──莲花心。
◎所有的禅坐,就在当下你的内心;当下的你,内心里就有生、老、病和死的存在,我四处追寻,停下来时,才发觉我一直在寻求的,就在自己的心中
◎我们不是为了见天堂而禅坐,而是为了要结束苦。
◎我们必须先学习才行(禅坐)。唯有当我们尝过柠檬后,才会知道它是酸的。
◎我教导****们去审视自己的心境,去和他们自己面谈。
◎理论和实践──草药的名称;亲自去寻找它,使用它
◎禅坐有很多法门,最后都回归到一点──让一切随其本然。迈向清凉之地而远离斗争。试一试吧!一切事物到最后,不过只是生、灭罢了
◎修行基础的第一点是:诚实、正直;第二:要留意恶行;第三:内心要谦虚,要出离并少欲知足。如果我们善于寡言、满足一切,我们就会看见自己,也不会受到干扰。心将会具备戒、定和慧的基础。
◎戒、定和慧一起促成了‘道’,是佛陀真理的外表,它是导引我们到达这个真理的道路。当我们增长了这三个因素时,其结果是最完美的平静──涅槃。
◎切记!我们不是为了‘得到’而禅坐,而是为了‘舍弃’。我们不是以欲望来禅定,而是以放下。放下爱恨,然后顺其自然。
◎我们必须学习放下所有我们的欲望──即使是觉悟的欲望。惟有如此,我们才会解脱。
◎平静就是烦恼止息。平静,是在我们内心里的烦恼和病苦中找到
◎我们真正的归宿,就是内心的平静。不是房子、车子、感情,那是世俗的家,会随顺世间的法则──无常变化。
◎往自己以外看,是比较和分别,这样是找不到快乐的。如果你花时间去寻找一个完美的人,或完美的老师,也一样找不到平静。佛陀告诉我们去看‘法’──真理,而不是去看别人。◎声音──鸟鸣声与车子吵杂声。放下声音吧!去注意‘主题’——你的修行。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3-3-9 00:21 |只看该作者
修行人性 ­(2)
六、法无定法,不下定论,谓之正见 ­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除本性外,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事物,因此,对一切事物不能妄下断语和定论。如果妄下定论,必然落入错误的论断。 ­

    例如:种子就不一定永远是种子,有缘即发芽,此时称芽,而不叫种子;芽也不可能永远是芽,芽又会长成小树,小树又可能会长成大树,但不能说它一定会长成大树。为什么呢?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意外之缘,如风折、人砍、虫灾、干旱、洪水、火灾、车压等,它就不可能长成大树。因此,“小树一定能长成大树”的定论,就是错误的定论。 ­

     又如:有人常说“天上的神仙好,可以长生不老”。这同样是一种错误的定论。天界虽然比人间享受,生活的时间也非常长,但是,享受的时间再长,八万大劫之后还得下来。因此,神仙也不可能永久的享受。有诗为证:“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天上有风灾,任君修至非非想,不如西天归去来。” ­

   又如:释佛在世时,一老人要求出家,佛弟子(罗汉层次)用天眼看他八万大劫以内没有修过佛法,说他没有善根,不同意收他出家。佛出去应供回来的路上遇见此人,同意他出家修行,佛弟子不解其意,佛说:“他虽然八万大劫以内未修过佛法,但他八万大劫以前修过佛法,故而收他为徒,许他出家”。即使是罗汉层次,即使是能看八万大劫那么久远的事,如妄下断语,仍然出错,何况我们这些凡夫呢? ­

    又如:我们对一些人的行为、思想、修行现状等,都不可产生固定不变的看法。每个人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向好的方向或向坏的方向变化都是暂时的,有时间性的。今生是人,来世即使是下地狱,多劫以后又出来了,无量劫以后又可能修成佛果。佛在讲经时,其中专门有一品为菩提达多(佛在世时专门与佛作对,多次谋害释佛,来世必下地狱)受记,说他无量劫之后必定成佛。 ­

    又如:多数修行者都执着善,认为“善好,恶不好。”不知一切万事万法都是佛性的变现。佛在《大涅槃》经中说:“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名万法,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切善、不善、无记,尽名佛性。”由此可见,执着于善的修行者还不懂得什么是佛性,而妄加攻击和排斥,虽然心诚向善,但就因为执着善,自心的另一面肯定是恶,因而造下恶业,结果又下了地狱,真是可悲、可叹、又冤枉。 ­

又如:人们平时常说“十五的月亮圆,初一的月亮不圆”。这同样是错误的定论。其实,月亮始终都是圆的,而不是时圆时不圆,由于人们视觉上的错误,把自己的错觉误认为是正确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的这类错误太别多,往往都是错在过于自信,认为“眼见为实”,因而造成许多错误的论断。 ­

    又如:许多修行人都认为,善知识和有修养的高僧大德,对所有的人都应该是和和气气,从来不会发脾气。如果遇到批评你,或有时对你发脾气,就认为他修的不好,不是善知识或大德。佛在《大涅槃》经中说:“第一真实善知识者,所谓菩萨、诸佛、世尊。何以故?常以三种善调御故。何等为三?一者毕竟软语,二者毕竟呵责,三者软语呵责。以是义故,菩萨诸佛即是真实善知识也。”真正的善知识在普度众生时,也同样是法无定法,根据不同慧根,不同层次的众生,来选择不同的教导方法。如果你按照自己的偏见,在自己的心中先预定出某一种标准,则会与真正的善知识擦肩而过,有缘无份。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处理事物时,不可妄下定论,以免落入偏知偏见中。 ­

七、中道修行,把握平衡,谓之正见 ­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虽分阴阳,但阴阳不分好坏,阴阳是一不是二。阴阳之间的作用就是为了起到相互平衡的作用,无论偏左偏右都会使事物失去平衡,导致物极必反而失败。只有平衡才能生存、发展和长久。那么,如何才能保持事物的平衡呢?只有把握中道,不偏不依,才能保持事物的平衡。 ­

我们要解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通”与“不通”的问题。办事情时,路子打通了,事情就办成了,路子不通,就被障碍给挡住了;身体不通就会有病,通了就没病,正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修行也是如此,只有中道修行才能达到平衡,才能在捷径中通达佛道。因此,把握一切事物平衡,都是一个调节“中度”的问题。 ­

    例如:人们都认为细菌很可怕,但是,我们的身体如果没有细菌,就没有任何抵抗力,就无法生存下去,难道细菌坏吗?我们平时打的防疫针,不都是细菌吗?相反,细菌如果过多,又会危害人类的身体。有些特别执着“卫生”的人,反而体质特别虚弱,这正是缺少细菌而无抵抗力的原故。因此,要想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对待小小的细菌方面,也存在一个保持中度的问题。 ­

    又如:人类和动物首要的大事就是吃,但是,人们的疾病大多数都是吃出来的,正是因为吃得过多、过细、过好。吃得过多不消化,形成宿食、宿便,积累毒素而生病。尤其是小孩的疾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吃出来的病。这里同样是一个把握中度的问题。 ­

   又如:社会上大多数不修行的人,几乎都偏在执着“有”的一边;而许多修行人由于没有树立正知正见,往往又偏在“空”的一边。在修行过程中也是如此,有些人只修定力,不看经悟道,结果是定多慧少,定慧失衡,即使将来修到很高的层次,充其量修成天魔。有些人是慧多定少,或是只修慧不修定,只会夸夸其谈,而不实证实修,结果成为狂慧而傲慢。因此,在修行的全过程中,无论是修至哪一个阶段,都要中道修行,把握好平衡,方能少走弯路,早登彼岸。 ­

八、同体观念,忘我无我,谓之正见 ­

   宇宙是一个整体,宇宙间的一切生命和万事万物都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分子。因此,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越是从整体的观念出发,则越靠近道,故属于正知正见。相反,越是自私自利,个性越强,或是只从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则是背道的偏见。 ­

   我们的人体相当于一个小宇宙,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相当于众生,你能说哪一个细胞不是你自已?哪一个脏腑不是你自己?每一个细胞都是整体的一分子。如果团体之间,个体之间都是站在自我的利益上,分出有他有我,都只顾私利,胃不为这个整体消化,心不为这个整体供血,脚不为这个整体走路,手不为这个整体工作,试想,这个整体能生存下去吗?在人的身体中,每一个细胞都在无私忘我地工作,都是在为这个整体在无私地付出,只有保证这个整体的生存,所有的细胞和脏腑才能生存下去。因此,为整体就等于为自己。相反,只顾自己则破坏了整体,同时也等于在毁灭自己。我们人类也正是如此,总是以我为中心,为得近利而破坏自然,破坏了生态平衡,当温室效应发生的时侯,毁灭的不仅是人类,而是毁掉一切众生。 ­

    例如:社会上有些人,执着自我,什么都是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经常和别人争执,争来争去争到了什么呢?别人都不再理睬他,他反而失去了这个整体的关爱。 ­

    又如:某些有信仰的宗教徒,由于不懂此理,经常自赞毁它,说自己信仰的宗教好,别的宗教都不好。有些门派站在小团体的角度说:“学我的就不能学他的。”这种分别心产生的分裂主义思想,实际上是在自己攻击自己,自己毁灭自己,却还糊涂地认为自己是在坚持真理。       ­

­

   这些人不懂得,宇宙中的一切众生,个体性越强,造业也越重,来世形成的生命层次也越低。相反,整体性越强,越是无私忘我者,越靠近宇宙这个整体,其来世的生命层次也越高。因此,修行人常说:“舍去小我得大我,舍去大我得无我,无我方为永恒我。”当你修到忘我无我的境界时,你就进入了“道”,道是永恒的,你在道中也同时得到了永恒。 ­

九、清静平等,无分别心,谓之正见 ­

   从本性的角度讲,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平等无差别的。但一般人只看事物的表象不同,因而生出种种分别。如果延着分别心的偏见走下去,自己就会制造出种种烦恼的程序:分别——执着——捡择——取舍——计较得失——烦恼——造业——病、灾——生命层次下旋。如果延着平等无分别心的道路走,其结果完全相反:平等心——无分别——无执着——无捡择——无取舍——无得失——无烦恼——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真空妙用——大超脱——大自在——生命层次上旋。从这两个简明的程序不难看出,哪一个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正见之路。 ­

    例如:锅、碗、瓢、勺,表象上虽千差万别,但都有不可缺少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它们是完全平等的。又如:米饭、面条、馒头、饺子,虽然表象和味道各不相同,但也都有其不可缺少的作用。一般有分别心的人会说“饺子好吃”,如果让你在一个月中,天天顿顿吃饺子,你还会说饺子好吃吗?因此说,它们都有不可少的作用,没有高低好坏之分。那些所谓的好与不好都是你自己心理分别出来的。 ­

    又如:小学、中学、大学也是平等无差别的,但一般人可能会说“当然是大学好”。如果没有小学、中学,你又怎么可能一步进入大学呢?当你上了大学的时侯,你能攻击小学、中学不好,你能说小学、中学上错了吗?即使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各个学科,也同样是平等无差别的,因为它们都有其必不可少的作用。 ­

    又如:佛、道、医、儒、基督、天主、依斯兰、等各门各宗,同样是平等无差别的,只是为适应众生不同之缘而生出万法。如果只有佛教,只能度与佛有缘之人,那么与佛无缘或今生与佛无缘者则失去了修学和向善的机会。如果只有基督教,只能度与基督有缘之人,那么与基督无缘之人就不能得度。即使是佛教内部也是如此,无论是净土宗、密宗、禅宗、天台宗各个教派,也没有谁高谁低,谁好谁不好的问题,皆是因缘生法,殊途同归,法无高下,平等无别。 ­

    但是,由于许多人不懂得这些道理,总是以分别心来看待事物,非要分别个我好你不好,然后去攻击或排斥另一方,这就是偏知偏见。由于偏知偏见,使自己心不清静,又因攻击或排斥另一方而造业,增长为邪见,虽也修行精进,但越精进反而离道越远,结果是仍在六道里转来转去,因此,分别心、不平等心属于偏知偏见。“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修行是在修自己,而不是修别人。“不见世间过”,不是世间我有过我不说,而是世间人本来就无过,你认为世间人有过,这个“过”是你自己心里分别出来的,是你心里分别、不平等的偏见所产生的。 ­

十、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谓之正见 ­

     如能把前面这些道理深解悟透,明白了本性是空,一切法都是从空性里变现出来的,既然本性是空,那么一切法也都具有本性的特征,也必然是空。因此,《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说的正是一切法的本性是空。当我们看到一切事物时,应当直接看到它的本性是空,对一切法都不执着,故称“一法不见”。 ­

    同时,正因为一法不见而无取,无取当然也无舍。一切法的作用都是平等的,对一切法都不执着的前提下,又都不排斥,需要用哪一法就顺其自然地用哪一法,这就是“一法不舍”。如果你心中还有好与不好之分别,就会在执着“好”的同时而舍弃“坏”的,那么,被舍弃的这一法,其作用你就不能用,这就是自设障碍,有障碍就不自在。 ­

    例如:杀人也是一法,一般人都会说杀人不好,如果舍弃这一法,该枪毙犯人的时侯谁来执行?抗日战争时谁来拿起枪去消灭日本鬼子?在这里,杀人的作用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因此,杀人这一法也不能舍。又如:八万四千法门,法法平等无差别。根据每个人的慧根不同,以及某一阶段修到不同的层次,遇到不同的问题,给不同的法,这正是大菩萨所修的智慧,修恒顺众生的必经之路。比如:遇到不识字的,或工作特别忙的修行者,就教他持念一句佛号;对于识字的,就可以根据他的慧根层次,叫他读某部经;工作不太忙有时间的,除了念佛、诵经以外,还可以教他打坐修定;对于业障较重的,可以教他念金刚萨垛咒或《地藏经》等,也可以叫他多去放生,先以此法来消业障;有病的还可以教他一些治病方法;定多慧少的失衡者,教他多看经悟理;慧多定少者,教他多修定力,戒骄戒躁;-------总之,根据修行者不同的慧根及修行情况,给各种不同的法,而不是自己证悟到什么层次,给所有的人都教同一层次的法,那就不是恒顺众生,而是执着一法,有法可见,必然也有法可舍。 ­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修行者,要想少走弯路,合道而行,都应该树立这些正知正见。特别是修行人,修行的本身就是改正自己的偏知偏见,逐步树立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才算刚刚开始进入正修阶段。当你真正悟透和掌握了这些正知正见时,你的修行也就步入了正轨,可能会使你的成佛得道提前多生或多劫,这正是树立正知正见的重要性,因此,树立正知正见是修行的首要因素­

Rank: 3Rank: 3

板凳
发表于 2013-5-3 01:30 |只看该作者
好帖要顶,楼主的头像还是不错滴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3-6-19 21:21 |只看该作者
“【禅心】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相同的事情,时间不同,心境不同,态度也就不同。所以,再委屈的事,不必来不来就伤心难过,而是先静一静,再换个角度想想,你会发觉,世上值得你用牺牲心情和健康做代价的事情实在没有多少。心态决定人生,保持好的心态,人生就会充满幸福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23 11:47 , Processed in 0.147658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