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3|回复: 0
go

赵老师的文章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3: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由上表不难看出,《礼记》、《吕氏春秋》、《淮南子》三家非常接近。查对原文,则《礼记》更接近《吕氏春秋》,其间只有极少文字不同。《淮南子》文字较少。这说明,从秦开始,阴阳五行的“月令”迅速成熟了。这三家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土德怎样配四时。《淮南子》直接把六月说成是土德,只体现了土主季夏。《吕氏春秋》中,六月照样是火德。但把中央附在其内,不通。《礼记》算是最后安排得较妥当。中央土在十二月之外单独说,不主月,也不主时,四时与五行怎样相配算是解决了。很显然,这种安排不会早于西汉。其意义在于把四时递变的顺序与五行相生的顺序一致起来,又突出了土的地位。此后,五行说才更有了生命力。有的专家认为“月令”己完全受五行相生说指导,不见得对。浅见以为,应是“月令”发展提供了总结相生说的基础。《吕氏春秋》的月令与《礼记》无大差别,但其中不见相生说明文。《淮南子》中己明确相生次序,但仍可能晚于董仲舒。本节不对此作详细考证。
《夏小正》、《管子》两书中的“月令”内容显然较原始。然而,二者合一,便具备了《礼记》的基本要素。《夏小正》重在天象、物候,《管子》重在利用五行说。谁更早呢?应是《夏小正》更早。它是一种很简单的物候历,加上很粗略的天象资料。其中也不称春三月、孟春等。《管子》有春三月、夏三月等说法。五行说贯彻得那样彻底,正是齐人熟悉这种学说的佐证。其成书年代不必确考,从五行说发展史来看,不会早于战国末。近年出土的秦墓竹简,亦有“月令”内容。虽系残简,亦可知尚末超出《夏小正》水平,见《睡虎地秦墓竹简》(1978年  文物出版社  26页),不再引。本节欲重点探讨的不是“月令”发展史。“月令”的思想渊源是顺应四时,这是农业社会必有的思想。早期资料还较多,兹不再举。读者有兴趣,可参看清人鄂尔泰编《授时通考》和古历法史有关内容,然后与本文及上述文献相对勘便是捷径。直接读《礼记》会使青年朋友望而生厌。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27 04:37 , Processed in 0.14134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