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50|回复: 1
go

汉服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6: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心慧如涓 于 2012-7-22 13:58 编辑

汉服
百科名片    汉服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中文名:汉服
外文名:Han Fu、Hanbiuk(中古汉语)
服饰属性:汉族民族服饰
基本特点:交领、右衽、系带
基本形制: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
组成结构:首服、体衣、足衣、配饰



目录
汉服概述 基本特点 文化内涵 汉服的风格与特色 汉服运动目的和具体实践 历史发展 样式变迁 汉服影响 汉服劫难 现代汉服 目前汉服主要发展趋势款式: 现代汉服注意: 展开 汉服概述 基本特点 文化内涵 汉服的风格与特色 汉服运动目的和具体实践 历史发展 样式变迁 汉服影响 汉服劫难 现代汉服 目前汉服主要发展趋势款式: 现代汉服注意: 展开

汉服概述  “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因为汉朝的礼仪制度由汉高祖太常叔孙通依据夏商周三代礼仪制度所制定。[1]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2]源自黄帝制冕服。[3]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儒教神道设教的一部分。“乗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4]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5]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汉人对汉衣冠的认同也成为了民族意识的一部分。五胡乱华之时,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这一事件史称“
  衣冠南渡”。宋朝郭靖不愿弃汉衣冠而自杀。[6]到了宋元明时期,异族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衣冠,如“辽国太宗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7]金国熙宗甚至“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满清以此为鉴,对服汉衣冠、束发者治重罪。汉服遂亡。[8]
  汉朝是中国最重要和杰出的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王朝以中央集权的国家概念最早、最完备、最先进、最强大的王朝,汉人的称谓由此而来。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汉域本土民族文化蓬勃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审美成就。在经济,科技,文化上全面领先于世界的汉帝国为华夏儿女留下了永远的自豪。今天,占据绝大多数的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就是以汉朝的名字命名的。




汉服形制与发型首饰等(33张)
  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汉族人的某些过渡历史阶段的穿着服饰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汉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基本特点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装,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通过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舆服志千年不变。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黄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结构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袖、、带、系。
  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大衣深衣襜褕、圆领袍、衣裳、袿衣、袴褶、裲裆半臂褙子外出、礼衣
中衣襦裤、裙襦、反闭中单曲领衬托、保暖
小衣汗衣(汗衫)、褌、犊鼻褌肚兜贴身衣服
  

汉服


从形制上看,大衣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即短衣)、袴褶,“通裁”制(长衫、外披)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着裋褐(上短衣,下长袴)。汉服是通过夏商周最古老的衣裳变化而来的,连裳或者深衣本来是公卿诸侯燕居的穿法,自汉朝以来作为第一礼装。
  
形制服名类别
衣裳/袴冕服、弁服、袴褶、襦袴、裋褐、襦裙、剑服上衣下裳、上衣下袴、上衣下裙
连裳绛纱袍、翟衣、展衣、褖衣、深衣、朱子深衣、儒服、襜褕深衣、袍衫
连裳(通裁)圆领袍、公服、裲裆帽衫、蜀衫、皂衫、襕衫外披
布料和纹章  汉服用布分为:锦、绢、绫、罗、帛、布、棉、麻、纱等等。 周礼就规定有典丝、染人从事印染。传统染色材料包括:红花、乌梅、芦木、苏木、黄櫱、青矾、苋蓝、槐花、棓子、杨梅皮、蓝牙叶、莲子壳、绿豆粉等等。[9]古典布料的染色遵从古制,体现了华夏阴阳五行信仰。有六象六色之说,青所以象东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黄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还有对应的间色:纁【黄赤色】、紫【青赤色】、红【赤白色】、绿【青黄色】、缥【青白色】。间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紫、绯、绿、青。另外还有绀【深青扬赤色】、绯【赤】、绛【大赤】、缇【丹黄】、朱【深纁】。
  汉服的纹章及其丰富,周礼“以纹为贵”[10]代表了汉文化的信仰和习俗,千古的服饰文化思想之表徵,勉人向善,在在充满尊天、隆祖、明礼、尚义之义涵。黄帝的黻衣是最早的带有纹章的上衣,黻即指两色相背的纹章。《诗经》云:“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纹章中,日、月、星辰昭明,象发生万物、养成万物。山龙兴云雨、能适应沾物济众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强调明理崇礼精神。又如虎,严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乱。粉米粒民。黼象割断能决。韍象背拂於非义,或君臣可否相济。其次,《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章纹,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鹊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 足衣  汉服的足衣分为:舄、履、屦、屐、靴、鞋。尧舜禹以后始服木屐伊尹以草为履,以帛为屦。[11]周人以麻为鞋。屐是木履之下有齿者,又称木屐。江南以桐木为底,用蒲为鞋,麻穿其鼻。草屦是黄帝之臣所做,即草鞋。[12]靴来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首服  衣冠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固定。
  

汉服


  男子成人行冠礼常常戴等,形制多样。
  
冕冠吉礼(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
爵弁吉礼;冠礼三加
韦弁兵事
皮弁视朝,鹿皮为之;冠礼再加之冠
冠弁、缁布冠、玄冠田猎,一种委貌冠;冠礼初加
通天冠、远游冠天子诸王之冠,前有山,展筩为述
进贤冠文官之冠,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
笼冠武弁)、惠文冠武官之冠,以璫饰首.前摇貂尾
幞头乌纱帽公卿常服配之
幅巾宋明士大夫服之
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已婚妇女及笄,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还有配饰如蔽膝披帛、袜、帔、革带、玉带、銙、腾蛇等等。
文化内涵  汉服是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剑服位于汉服体系的中心,沿袭四千多年。冕服是一切汉服的根源,也最能体现“绝地天通”的华夏信仰,更是汉人千年来祭神祀祖,与天地交通的吉服。
  
黄帝制冕服含义出处
衣裳制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易经·系辞下》
上玄下黄乾,天也。坤,地也。天玄而地黄。故上衣玄,下裳黄。《易经·说卦》、《易经·坤卦》
十二章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尚书·虞书》
十二旒天子麻冕,朱绿藻,垂十有二旒者,法四时十二月也。诸侯九旒。大夫七旒。士爵弁,无旒。《礼记·礼器》
旒数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春秋·襄公九年》
天子六服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春秋左传·哀公七年》
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相加不仅象征天之大数十二,也分别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别代表了汉服的两种基础服制——衣裳制和深衣制。
  
衣裳制天子六服[13]天/乾三辰(日月星)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
深衣制王后六服[14]地/坤五行(木火土金水)褘衣揄翟阙翟鞠衣展衣褖衣
孔子在姬姓鲁国衣逢掖之衣,来自周公的燕居之服,长居宋国则冠章甫之冠。[15]“章甫之冠”指的是一种殷冠,周朝叫委貌冠或缁布冠,治理朝政所冠。[16]庄子则提到了儒服以及武士之服剑服。[17]因此儒服又成为后世的道袍。因此儒服和剑服成为华夏王朝文武百官的法服,也是士大夫武士的汉服基本服制。
  
属性服名他名服制首服
儒服(士大夫之服)逢掖袍深衣缁布冠(玄冠)
剑服(武士之服)短后衣袴褶(小袖短衣大袴)[18]武冠(惠文冠)、曼胡之缨
  

儒服:朱子深衣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四书五经中的冠服系统,以儒教圣经《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易经》、《春秋》、大唐《开元礼》、二十四史舆服志和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礼服。除去国家大事的礼仪,普通汉人的家礼包括冠婚丧祭四礼。四书五经对汉服礼服有详细的描述。 汉服和礼仪  汉服是华夏礼仪的必要组成部分。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同时更是华夏礼仪的一部分。周礼的礼典分为五礼八纲,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八纲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射礼、朝礼、聘礼。冠礼和婚礼是嘉礼的核心。祭礼即吉礼。 《朱子童蒙须知》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衣冠是礼仪之始。冠礼之前,“衣不帛襦裤”。年满二十后方可衣裘帛。[19]
  冠礼是华夏礼仪制度之首,又称成人礼、加元服,是对汉人进行礼教的开始。周朝士大夫年及二十行冠礼,王公年及十五而冠。《礼记·冠义》曰:“已冠而志之,成人之道也”。士大夫三套加冠汉服如下:
  
步骤意义服名首服上衣下裳蔽膝足服足服装饰

始冠

朝服

冠弁

玄冠(缁布冠)

玄端

上士玄裳

缁色麻布带

雀头色

黑屦

青色

中士

黄裳

下士杂色裳(前三幅玄色、后四幅黄色)

再加

视朔之服

皮弁

皮弁冠

缁麻衣

白素裳

缁色麻布

素带

白屦

缁色

三加

祭服

爵弁

爵弁冠

玄衣

纁裳

缁色熟绢

雀头色熟牛皮

纁屦

黑色
三公诸侯以及皇太子在三加之后,还会再加玄冕。笄礼是汉女的成人礼,即挽发脑后做髻,以簪绾之。郑玄注《仪礼·士冠礼》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使主妇女宾执其礼”。已许嫁的汉女在15岁举行笄礼,未许嫁则二十岁再举行。按《宋史·礼志》载,宋朝公主的笄礼仿庶子冠礼由皇帝三加冠服:初加冠笄,再加冠朶,三加九翬四凤冠。宋朝公主三加笄汉服如下:
  
步骤意义服名首服服制配饰
初加常服裙背冠笄裙襦褙子

再加

礼服

大袖长裙

冠朶

裙襦


三加

祭服

褕翟

九翬四凤冠

深衣

九章翟、蔽膝

婚礼是嘉礼之一。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
  
周制婚礼男方婚服女方婚服
天子十二旒冕服花钗十二树翟衣
王公鷩冕冕服花钗礼衣或鞠衣
子男爵弁服大袖连裳或展衣
士庶绛公服青连裳或褖衣
祭礼是祭神祀祖的礼制,是华夏的最高礼仪。祭服包括六冕以及爵弁。士助祭爵弁服,自家祭服玄端。士之妻服褖衣助祭。
汉服的风格与特色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用几个来形容的话就是:庄重、大气、飘逸、灵动。
  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
  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1)历史性
  剃发易服的暴力强制已经消失,汉服趋向于复兴。
  (2)传承性
  传承性即汉服历史具有传承性。在这漫长的时间中,汉服历史的发展一直遵循着代代相传,世世相袭的特点,这体现了汉服历史发展的传承性。
  (3)多样性与同一性
  多样性与同一性是指汉服款式的多样性与汉服型制(或样式)的同一性。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事物,汉服从来就不是一种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丰富多彩的款式体现了作为一种悠久的民族服饰应有的多样性。虽然汉服历来款式丰富,但汉服的基本形制(或样式)“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的特点却是千古未变的,这就是汉服的同一性。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是汉服的一大特色。
  (4)完备性
  完备性是指汉服自身内部体系的完备性。经过千年的发展,汉服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服饰了,它不但内部种类丰富,工艺考究,而且汉服的配饰也非常繁多而丰富。
  (5)相融性
  相融性是指汉服与传统文化的相融性,汉服在很大
  程度上就已经被视为正宗传统文化的象征了,而且汉服本身就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汉服与传统文化是和谐的一家。
汉服运动目的和具体实践  汉服运动目的包括:
  (1)以汉服为契机,引导人们重新审视汉文化,单纯复兴相应的审美观和思维观,
  (2)以此为契机,辨析中国历史轨迹的发展,重点探讨满清等外来民族历史的影响乃至危害
  (3)以此历史分析为基础,辨析中国传统哲学科技思想发展的流变和优劣
  (4)增强民族自尊自决的信心,增强凝聚力。
  (5)端正社会心理,修正教育理念,树立社会求真知、求正义的信仰
  (6)为中国的创造力成长做出铺垫
  (7)为使中国步入世界文明发展的正轨做出铺垫
  (8)为了世界文明的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具体实践
  1、 考证服制、推广汉服
  2、 恢复传统节日
  3、 恢复传统礼仪
  4、 祭祀先烈
  5、 推广传统学说
  6、 传统乐器的传教
历史发展  汉族服饰博大精深,“上溯炎黄,下至宋明,以汉族(先秦时则为华夏族)人民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明显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
  如此界定汉服—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主要基于以下三点性质的考虑:第一:汉服的民族性,即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而中国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装不能称为汉服。民族是个整体的概念,所以一个汉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装,也不能称其为汉族的传统服饰。
  第二:汉服发展的传统性,而传统又必须分为两方面,即传承性与统一性。汉服的传承性表现在:汉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黄帝时期,并一直保留风格传承而不断的发展演化。汉服的统一性表现在从黄帝时期到宋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历时近五千年的时间跨度,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广度上,所有汉族人的服饰在其主流中拥有的共同特点。即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
  第三:汉服发展的自然性,即非外力强制下,汉人自觉自愿的情况下,通常不易被人们明显觉察到的自然的发展,这也是一般事物或文化发展的常规规律。而汉服发展的自然性,更是一个民族传统服装的传承性的基础,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发展轨迹之下的正当发展演变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过一般的规律,向前追溯其源头,也可以向后预测其发展方向。
  以此界定下,中国古代,除了清装外,只要是明末以前的汉人所穿的服装,不论样式、地域、融合、分化、发展,都可称为汉服,而现代古戏装,除清戏装以外,虽然与古代有所区别,是依照传统风格合理改制而来,所以严格来讲也不可以称为汉服。而汉服,用肉眼是很容易将其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包括满装、洋装、现代装)区分开的,现在这种汉服,又多被称为“古装(除清装外)”。
  清朝的服饰,向前追溯,来源于满族的服饰,向后观察,也非汉服传统。所以虽然是汉人所穿,但不符合汉族传统服饰的“传统性”要素,所以不能划入汉]服范畴;而今天汉人所穿的服装,其源流主要是来自西方,“唐装”马褂、旗袍等主要(要分清主次)源流来自满族的传统服装,所以不能称为:汉]族的“传统服装”。即要分清,一个汉族人所穿的服装和汉民族整体的传统服装之间的区别。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在未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汉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殷商时期(据史册记载,汉服形成完整体系应该是商朝)
  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古时上下通行之衣为深衣,代表时代特征的服装亦为深衣,深衣实可为古服之特征。言古服者,应先及之。何谓深衣,《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其制,详见《礼记·深衣》。最要者为“续衽,钩边。要缝半下。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拙之及肘……袂圆以应规,曲夹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总之,深衣之制,实为古衣之首,深衣之领袖群衣,不独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时间上,流行最久。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考·君臣冠冕服》云:“按三代时,衣服之制,其可考见者,虽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广。玄端则自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则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至于深衣,则裁制缝衽,动合礼法,故贱者可服,贵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养老,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服之以夕视私,庶人服之以宾祭,盖亦未尝有等级也。端衣不削幅,不邪杀,不圆袂,不继掩,不侈袂。其衡长八尺八寸,每幅长广皆二尺二寸,四角方正,故谓之端。其裳,前三幅,后四幅,要有辟积无数,谓之唯裳。古人有“朝玄端,夕深衣”。(参考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1644年清军入关后,以满洲人为核心建立了半殖民地,半奴隶制国家。满清为了巩固其统治,还组织群臣学习《金世宗本纪》,告诫群臣不要学习汉人习俗,从北魏至辽金元“凡改汉衣冠者,无一不再世而亡……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谓礼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说,至辽金元诸君浮慕好名”。一旦从习汉俗,就好像把左手交给了他人,“待他人割肉而后食”。为打击、奴化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士人)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满洲人的统治地位。满清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在满清统治者进行的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下,汉服逐渐消亡 非实物时期  在有现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之前,一些古籍的观点认为,汉族(及其先民)已有独特的服装体系了。   

例如,《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
  亡之难。」(《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
  有人认为(注:无充分的考古资料支援):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绍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黄帝时代冕冠出现,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逐渐完备。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实物时期  

汉服


  汉族的这一服饰制度自周代至明代,三千年来汉人服装的基本特征是没有大的该变。一直到三百多年前的清初,这一服饰制度才崩溃。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在与南明的战争中,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满族服装,禁止人民穿戴汉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剃发”也作“剃发”)。这使得汉服逐渐消亡。当时孔子的后裔衍圣公孔闻謤上书多尔衮,请求保存孔府家服饰,说:“先圣为典礼之宗……定礼之大要莫于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来未曾变易……”,遭到多尔衮拒绝。今天的旗袍、长衫、马褂都是以满族为主体的民族服饰的改良和发展而来。
  辛亥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之后,人们的思想趋于西化,改穿西式服装,没有恢复汉服。但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又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
样式变迁  汉服的形制以四书五经为中心,通过舆服志的沿袭,千年来礼服严格遵循礼制并未有太大的变化。百姓常服则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这时出现了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饰标准色都是黑色。但式样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基本沿袭战国时期。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秦汉时期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称为“裈”)。由于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魏晋南朝时期,男子的服装有时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
汉服影响  汉服由于华夏儒教王道文化的传播而影响深远,周边民族、包括许多其他儒家文化圈汉文化圈)国家通过效仿华夏礼仪制度借鉴了汉服的某些特征,用于吉凶宾军嘉五礼。此外,华夏宾礼也规定四夷之君必须穿本国服饰朝见中国天子,谓“蕃主服其国服”。汉唐藩属体制中,周边民族首领存在着定期朝见皇帝的所谓"朝集" 制度。无论是外国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谒中国天子,接受官职,贡献方物,还是中国天子宴请外国君主,外国君主都要穿国服奉礼。国服制度促使了周边民族形成自己的民族服饰。比如,契丹太宗入晋,接触到中原衣冠制度,北归后,参照中原服制制定了本朝国服与汉服制度。历朝有《职贡图》描绘他国国使服饰。 鲜卑  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着汉服。495年1月1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主要内容有:
  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着汉服;
  禁止说鲜卑话,以汉语为唯一通行语言;
  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籍贯,死后葬在洛阳,不准归葬平城
  但孝文帝冲破重重阻力推行“ 用夏变夷”的服饰改革后,至东、西魏又大肆复旧。 日本  和服,在日本称为“着物”或者“吴服”,意为从中国的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的服装。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当时他们还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令》、《养老令》模仿唐朝朝服制度用于即位礼、冠礼、婚礼等周礼仪式。元正天皇下令全日本改用右衽。[20]平安末期武家势力壮大,效仿公家装束制作礼服狩衣、常服水干。此外还有直垂、肩衣、裃。江户时代中期至后期,德川幕府崇尚儒学,开展了复礼复古的天宝“装束御再兴”运动,复兴公事主义,日本有职故实家开始对装束的考证,并且复兴了天皇黄袍的染色技术。德川家康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规定了天皇及诸臣的服制,主导复礼复古。德川纲吉还颁布了《服忌令》效仿中国的丧服制度。同时,日本也效仿中原士大夫考证汉服的方法,通过公事主义体系的明経道、纪伝道对儒教经典的考证以及有职故実家对于装束的继承,形成了日本特色的服制。光格天皇孝明天皇甚至复原了冕服用于登基大典。
  考证复原十二単的日本江户时代的《装束要领抄》承认:“厩户皇子始定冠位十二阶大宝以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本邦通中华也始于汉,盛于唐世时。朝廷命贤臣因循于徃古之衣冠而折衷于汉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为。本邦之文物千岁不易之定式也。如宋景濂误曰:“千来犹效,汉衣冠元是”。[21]本邦之古传也岂效汉唐之制而已乎。故夫圣世始为衣冠而美风俗,以正上下礼仪,人无礼仪则何为人?岂非当务之急乎?”[22]德川家康把小笠原流立为官学以来,通过藩校讲授使小笠原流礼法广泛传播。1632年《小笠原家礼书》出版。日本江户所采用的是受朱子家礼所影响的武家小笠原流礼法以及伊势流礼法,这是现代日本礼仪和现代和服的基础。清人亦认为日本衣裳同于汉制。[23]1938(昭和13)~1939年《礼仪作法全集》9巻刊行,1941年日本文部省制定《礼法要项》,普及了小笠原礼法,包括服装、礼仪(冠婚葬祭)。《礼法要项》第九章规定了平民男子冬季礼服纹付羽织袴、夏季浴衣和女子礼服、访问服等。 朝鲜  唐代时期,新罗请求唐太宗赐汉衣冠,革除新罗服饰,以同于中国。[24]李氏朝鲜中期之后朝服吸收了明朝服装式样,悉遵华制。[25]特别是女服朝高腰襦裙发展,而官服、朝服、宫廷重要礼服亦一直保留汉服制度,并随汉服变化而变化,如唐朝时官员的乌纱幞头的后系带为下垂带样式,新罗官员幞头同为此样式,而明代之后改为展角样式,李朝也改为短展角;如李朝王后大礼服一直都为中国皇后翟衣样式。而现代朝服和汉服的主要不同之处:汉服一般是交领右衽,也有对襟的(V字领),而朝鲜服装的交领不明显,近似小v领;女服裙子束的特别高,而且下襬十分宽大、蓬松。 越南  越南古称交趾(中国称作「安南」),西元968年,丁部领(丁环)建立丁朝(大瞿越国),开始成为独立的封建王朝,两年后(970年)自称皇帝。在服饰上,尤其是宫廷礼服,皇帝、大臣的朝服,几乎就是中国汉族王朝宫廷礼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试以越南末代皇帝保大所着之弁冠、兖服来看,与明朝宗藩服饰如出一辙,不过比之明朝皇帝,其造型显得小一号而已。以汉族帝王的正式礼服——冕旒兖服为例,明代皇帝的冕旒是十二旒的,越南是六旒的。满清占据中国之后的两百多年间,与中国南疆山水相连的越南,仍然完好的保存着明式衣冠,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存留下来的许多珍贵照片和大量的历史资料可以明确的反映出这一点,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1898年驻云南府(今昆明)的法国领事方苏雅(AugusteFrancois,1857年8月20日—1935年7月4日)所着龙袍的照片,被许多人误认为是古代皇帝的龙袍或者中国戏曲中的装束,实际上,方苏雅所着之服,乃是越南皇帝的朝服,从造型看,和明代宗藩、大臣的朝服一般无二。
汉服劫难  满清入关之后,正式颁布剃发令的时间为顺治二年农历六月十五日,换算为公历则为公历1645年7月8日,也就是1645年的7月8日,满清撕下了不强迫剃发的假面具,彻底强硬的执行起剃发令来,至此展开了江阴等其他各地人民反剃发的斗争,至惨至烈,难以笔尽。死亡人数无法统计。
  满清使汉族人的服装面貌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将延续了三千年的汉民族冠冕衣裳送进了坟墓。顺治二年,清军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从此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头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从公文所到之日起,在10天内要将全体男子统统剃去头发,改梳发辫,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当时由于穿汉人衣裳而被捕杀的人不计其数。
  汉族对清政府的命令极力抵制,反抗活动此起彼伏。长期的抵制斗争使清政府也考虑做些让步,以稳定局势。于是提出所谓“十从十不从”,即:服装上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以及: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这点有限的让步,终于保留了一些汉族衣装中的特点。
  满清建立后为什么要强迫汉人剃发垂辫易服?
  按常理,穿什么服饰,留什么发型和统治并无多大关系,但满洲人入关并建立清后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汉人不能接受异族统治是因汉人鄙视野蛮,接受野蛮的统治对汉人来讲是种侮辱。汉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灿烂的文化,相比异族,汉人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相比之下,满洲人文化实在肤浅,实在自愧不如。这种民族自卑感一方面促使满洲贵族拼命学习汉文化,另一方面又使满洲贵族深恐汉人看不起他们,因此要想统治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使汉人习异族风俗,以人格侮辱的方式使汉族精神萎缩,使汉人丧失自尊、自信,打掉汉人骨子里的民族优越感。
  清建立后全国因服饰,发式而被杀的汉人不下几百万,当时在中国的一位西方传教士看到这些情景写到:“全世界像汉族这样因服饰,发式而遭屠杀的民族绝无仅有。”
  怎样看待“胡服骑射”与“剃发易服”?
  汉族应当接受外族先进的东西——但是在保留汉族的基本典章的前提下。所谓“中道”是也!——拒绝,那是故步自封;但失掉自己,那是背弃祖先!胡服,包括唐的胡服,都是在保留汉家传统衣冠的前提下,进行的。
  胡式服装,只是作为方便劳作的职业服装,和某个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流行风尚。而作为国家典礼的祭祀、朝见、礼宾——则一律是使用标准的传统汉服。汉服一直是庄重、礼仪制度的代表;胡服,只是时尚、实用主义的流行。
  胡服骑射——是指华服体系中的官方制服改革,主要是指军服改进的例子。也是汉族人灵活运用、包容外来有用文化的典型;
  剃发易服——是愚昧、野蛮的统治者造成的文化灾难,是中华文明史上的污垢,也是汉族人的奇耻大辱,被奴役的标志。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现代汉服  现代汉服----------是指立志于复兴华夏文明的志愿者,尊崇古代汉族人一脉相承的服饰特征,传承汉服数千年文化基因,从而复原的华夏传统服饰。
  现代汉服须遵循的主要原则:第一,现代汉服必须具有鲜明的汉民族特色。第二,现代汉服必须是具有数千年来华夏(汉)民族一脉相承的服饰基因。第三,现代汉服要有严谨的着装规范意识,体现汉族人礼义廉耻的文化要求。
  现代汉服的基本定位:汉服是汉民族礼服。
  现代汉服的实用要求 汉服复兴者认为,现代汉服一般实用于祭祀祭典、婚丧嫁娶、传统节日、庆典、冠礼笄礼(成人礼)、传统文体竟赛项目等。
  汉服复兴者认为现代汉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现代汉服要注意不要把凡是古代汉人穿的一切服饰都拿来用于现代,不要古人怎么穿现代汉服就一定要怎么穿。特别要注意古代汉人流行的时装或特定的时代装饰不要强行用于现代。如唐翻领胡服、内衣内裤等。
  第二,古代汉族人具有封建官职等级的服装,如:军服、官服,帝王服等等特征的服装等不宜用于现代汉服。
  第三,汉服历经数千年,汉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自然会具有许多朝代特点,现代汉服不宜带有朝代印记。数千年的汉服历程里汉服有一脉相承不变的元素。提倡运用交领右衽的深衣和襦裙作为现代汉服的传承款式。
  第四,汉服作为汉族人自古以来的民族服饰,具有其实用性,但需要注意不同场合汉服的穿着。例如,在正式活动中以穿深衣为宜,日常生活中以穿着裋褐(shù hè )、襦裙等常服为宜。
  现代汉服现状:
  汉服产业发展迅猛,汉服商家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出了不同款式、质量、价位的汉服以及相关配饰。在汉服复兴的过程中,对于民族服饰不同层次的质量要求、款式选择都是处于完善状态的。
  (1)每个人喜欢的款式不一样是对的,但因为对汉服认识的加深以及生活上的需要,同袍们对汉服的认识会经历一个从单纯由“华丽、好看、吸引眼球”到“适应日常生活、环境气候”等的思想上的转变。
  (2)汉服款式资料来源:综合现有文物与史籍记载。礼服款式相对稳定,常服款式选择较为多样化。
  (3)汉服运动是由民间自发发起的,拥有其独特的活力,而现有汉服的款式也是为复兴的主体——普通同袍所自发选择的,也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目前汉服主要发展趋势款式:  目前现代汉服在古代考据汉服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于现代社会人人平等,古代的朝服、官服、平民服、奴隶服不提倡)有了现代汉服自己的特色。具体特点(请点击相关链接) 一、按场合划分,分为(一)中衣  

  主要特点:百搭,搭配常服或礼服
  细分:中衣、中裤、中裙、中单 (二)常服  主要特点:窄袖
  场合:非特定重大节日或小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穿,平常穿的服饰 (三)礼服  

  主要特点:
  (1)(隆重)三重衣广袖礼服:广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广袖上衣、单片裙
  (2)(简洁)琵琶袖袄裙礼服:琵琶袖+马面裙
  场合:国庆节、春节、生日、成人节、结婚日子等大节日穿
  礼服款式以下5种
  1三重衣礼服:广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广袖上衣、单片裙
  2袄裙:琵琶袖+马面裙
  3结婚礼服(汉服婚礼):主要特色红色(汉制:红黑搭配,唐制:红男绿女,明制:红色)
  4祭祀礼服(玄端
  5丧服(纯黑或纯白色) (四)短打  主要特点:运动、家居穿的。一般是窄袖上衣搭+垮裤 (五)宗教服饰  (道教的道服、佛教的僧衣、巫教的巫女服)
  1道服:道教的道士和道姑的服饰
  2僧衣:佛教的和尚和尼姑的服饰,衣色一般淡色单色
  3巫女服:巫教的巫女和神汉所穿 二、 按基本款式分,分为(一)襦裙  (特点:裙衣分体,可搭系带,不可搭腰带)
  1高腰襦裙 基本特点:高腰
  2交领襦裙 基本特点:上衣交领
  3对襟襦裙 基本特点:上衣对襟
  4齐胸襦裙 基本特点:上衣齐胸
  5袄制襦裙(袄裙) 基本特点:上衣交领、琵琶袖
  6中腰襦裙 基本特点:中腰
  7半臂襦裙 基本特点:上衣半臂 (二) 深衣  (深衣特点:裙衣一体,可搭腰带、系带)
  1直裾深衣
  2曲裾深衣
  3直缀深衣
  4圆领袍衫 (三)外搭  1大袖衫
  2斗篷
  3半臂
  4比甲
  5褙子 (四)内衣  1中衣、中裙、中裤 (五)衣饰搭配  


现代汉服注意:  1腰带问题 
  

  注意:很多汉服商家认为腰带有四条约10cm系绳,其实没有,真正要汉服腰带只有一条(长约300cm宽约20cm)腰带和一条系带。打结方法图所示。 
  2三重衣问题 注意:三重衣不止一款,三重衣作为礼服,必须搭两件中衣、一条中裙和广袖礼服,效果会成三重衣的效果。(只穿广袖礼服不穿中衣是不对的) 
  3衣缘问题 注意:衣缘不要求一定与衣身不一样颜色布料花纹,同样颜色布料花纹也可以
  4襦裙问题
  高腰襦裙、中腰襦裙、马面裙的做法不同
  

  中腰襦裙 不搭配高腰襦裙、袄裙
  高腰儒裙 只能搭配高腰襦裙
  马面裙 只能搭配袄裙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汉服形制与发型...(33张)






词条图片



华夏衣冠:http://tieba.baidu.com/p/7098765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2-7-22 17:37 |只看该作者
此帖仅作者可见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23 18:44 , Processed in 0.18253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