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论坛 法律援助 反思马航航班失联事件中的不实报道
查看: 1566|回复: 0
go

反思马航航班失联事件中的不实报道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07: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扑朔迷离,截止3月10日上午9时,举国新闻又聚焦在“怀疑航班遭遇恐怖袭击”、“越南疑似发现舱门漂浮物”。之前50个小时内,各大媒体中互相传播各类“据某国某某媒体讯”的不实消息,纯追求速度,不核实信源,为原本焦躁的舆论增添了更大的混乱和担忧。媒体的做法,导致公众对媒体的集体不信任,是对媒体职业操守的检验,更是一次媒介素养的训练课。

“马航”事件媒体表现
2014年3月10日


媒体没能清楚核实信息源,没能用职业规范抵抗“一定要说个不停”的冲动。比如新华社于11时28分发布快讯:“越南媒体8日报道说,越南搜救人员当天在越南南部金瓯省西南120海里处发现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吉隆坡至北京航班失联客机信号。”

媒体报道陷入“速度的牢笼”。为求速度不做考证。不实信越来越多,后来又出现传说来自CNN但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越南山区坠机”、来自Facebook的“Naming机场迫降”、来自越南《青年报》的“坠海地点已被确定”消息等等。这些不靠谱的信息,基本出自三类出处:虚构的信息源、权威性未经验证的“网友”、以及面目不清的事发地媒体

公众对媒体的集体不信任应当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反思。本次事件导致的公众对媒体的集体不信任,正是一次媒介素养的训练课。另一方面,此次事件中对媒体的批评,很多正来自媒体从业者自身。媒体有核实信息源的责任,受众同样应该在阅读新闻时带上自己的判断。“只要新华社说的都是对的”、“电视上都播了不会有错”、“别人都转了我也转发”...类似的思维定势,已经在此次事件中被证明太过简单,也太过偷懒了。回想3月8日那些焦急的时刻,如果在祈祷之外还有什么值得留下的话,那就是让自己在海量信息面前,不至于茫然无措的能力。
思反思马航航班失联事件中的不实报道

作者:殷晴
北大新闻学硕士、媒体观察者
3月8日,所有媒体都在一刻不停地关注着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信息更新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密集,让人陷入无所适从的焦虑。此次媒体表现的集体失职,发布不实消息,也让人们陷入了更大的茫然。套用一句经典的开头:人们面前有着各样消息,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一、媒体有责任核实信息来源
回看关于MH370失联事件的新闻,最初的报道完全是我们所熟悉的模式。航班所属的航空公司(马航)和目的国相关部门(中国民航局空管局)最先发布信息,公布航班号、机型、起飞时间、预计降落时间、失去联系时间、消失前最后所在区域、乘客人数及国籍等基本信息。此时国内媒体所引用的均为新华社信息,而新华社在发布时也清楚交代了消息来源。
在以上事实明晰之后,很自然会转向下一个问题:飞机现在在哪儿?乘客有生还机会吗?正是从这里开始,各种相互矛盾的消息开始涌现。新华社于11时28分发布快讯:“越南媒体8日报道说,越南搜救人员当天在越南南部金瓯省西南120海里处发现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吉隆坡至北京航班失联客机信号。”事后来看,“越南媒体”其实是一个相当含糊的说法,既无法说明该媒体的权威性(就好像《知音》也可以算是中国媒体),也没有留下可供查实的线索。“8日报道”的叙述,对于把时间具体到分秒的灾难新闻,显然也太过宽泛。如果在放到新闻系的课堂上,这样一篇作业极有可能会被打回重写。可惜,媒体都太急于发布信息,也太习惯于转载新华社稿件的日常流程了。
类似的不实信息此后原来越多,比如传说来自CNN但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越南山区坠机”、来自Facebook的“Naming机场迫降”、来自越南《青年报》的“坠海地点已被确定”消息等等。这些不靠谱的信息,基本出自三类出处:虚构的信息源、权威性未经验证的“网友”、以及面目不清的事发地媒体——《青年报》的越南语原名是什么?它在越南媒体中处于何种地位?它从哪里得知坠机消息?转载媒体根据的是谁的翻译版本?
简而言之,最根本的错误,在于媒体没能清楚核实信息源,没能用职业规范抵抗“一定要说个不停”的冲动。如果马来西亚和越南方面能够及时提供充分信息,这样的错误或许只会发生在少数媒体身上,并被大多数媒体的正确报道迅速纠正。但在信息的一手发布者本身应对不足、公众情绪又极其焦虑的情况下,一个微小的、在平时可能被立刻纠正的错误,却可能以几何级速读迅速传播,并与其他或真实、或虚假的信息相汇合,组成一张巨大的、纠缠不清的信息之网。
二、媒体不应只追求发报道“速度”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是个职业常识问题,为什么诸多平日口碑不错的媒体,会在此次报到中集体失范呢?
台湾中正大学传播学者唐士哲曾经在2005年发表论文,从唯物批判的路径检视电子媒介新闻产制生态的结构性限制。他认为,诸如缺乏准确性和深度、侵犯公民隐私等电视新闻的社会问题,已不能被化约为经营权的垄断、个别电视机构的行径、科技使用过当或记者专业修为不足。在更根本的层面上,是“速度”这个电子媒介的物质特性,在对上述交相影响的因素产生结构性影响。他把这种一切让位于速度的新闻业状况,形容为“在速度的废墟中挺进”。
此次失联事件的相关报道,正是把对速度的追求推向极致的典型案例。更悲观地说,既然电视媒体的属性很难发生改变,互联网又在这个“废墟”上新添了一层砖瓦,那么类似于昨日的乱象,未来仍有可能,甚至是注定会发生。
唐士哲也给出了一种摆脱“速度的牢笼”的可能性,即通过“揭示这个体系里盲目而且集体的资讯操作行为”,使受众成为媒介的监督者。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就是读者不应该再只满足于 “媒体说了什么”,还要主动检视“说”的过程如何运作。
三、媒体和社会从此次事件报道中要学到什么
本次事件导致的公众对媒体的集体不信任,正是一次媒介素养的训练课。在经历了动辄“随手转发求证”的初期阶段后,受众显然意识到了信息的前后矛盾,并开始主动质疑信息源、主动直接到相关网站寻找证据。得益于互联网的双向互动功能,媒体在随后的报道中也明显更加谨慎。例如,当有消息称两名出现在名单上的乘客并未登机后,南方都市报微博在转发时便特意强调了信息源的可靠性:“路透、CNN、新华社均证实,意大利奥地利政府均确认该国公民未登机,护照均被盗”。
另一方面,此次事件中对媒体的批评,很多正来自媒体从业者自身。例如乘客家属痛斥记者“有没有家人”的视频,恰恰是同为在场者的凤凰视频发布的。被转发至千次以上的谴责微博,大部分也出于握有话语权的媒体从业者之手。而闾丘露薇等媒体人在微博或博客上对媒体伦理进行反思、探讨灾难新闻如何报道的技术性问题,更是为公众理解新闻产制过程提供了一个平台。
正如媒体有核实信息源的责任,受众同样应该在阅读新闻时带上自己的判断。“只要新华社说的都是对的”、“电视上都播了不会有错”、“别人都转了我也转发”......类似的思维定势,已经在此次事件中被证明太过简单,也太过偷懒了。回想3月8日那些焦急的时刻,如果在祈祷之外还有什么值得留下的话,那就是让自己在海量信息面前,不至于茫然无措的辨识能力。
1427

134
反对
92%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27 09:47 , Processed in 0.11622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