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论坛 未解之谜 被遗忘的中共一大参加者:1938年遭苏联冤杀
查看: 1376|回复: 0
go

被遗忘的中共一大参加者:1938年遭苏联冤杀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21: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凡了解中共党史的人都十分清楚,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5人,其中国内同志13人,共产国际代表2人。他们是: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及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然而,去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人们却看到了令人遗憾的一幕:在介绍15位出席者的版面中,14位均有简历和照片,唯独尼克尔斯基的栏目里却是一块醒目而无奈的空白。由于他排在靠后,所以纪念馆把他称为一大“第十五人”。尼克尔斯基这个空白一留就是50多年,如此重要的历史角色成了一个隐隐约约的影子,这让国内外的观众迷惑不解甚至叹息。

可喜的是,半个多世纪后的2007年,经过国内有关人员和俄、蒙两国学者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发现了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和档案。“一大”会址纪念馆已将他的照片郑重地悬挂在纪念馆展览厅属于他自己的位置中。50余年的历史空白最终被完整地填补了。这样,86年前匆匆走进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在“一大”有过重要发言和建议、对中共建党做出较大贡献的尼克尔斯基就真正走到了国人面前。

历50余年、经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发现了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和档案。这其中有些什么样的感人故事呢?作为知情者,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负责人向公众披露了鲜为人知的获取尼克尔斯基照片的内幕。

俄罗斯女学者找到了有关尼氏的文字资料

本该悬挂而未能悬挂尼克尔斯基照片处的那块空白,一直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乃至所有党史工作者的“心病”。每次看到它,人们心底就涌出难以言语的伤痛;参观者每次发问,解说员都只能无言作答。为了填补这个空白,建馆以后历代负责人都从未放弃过寻找尼克尔斯基这个被人称为一大“第十五人”照片的努力。

上世纪80年代中下期,在苏联解体前,一大会址纪念馆曾通过外交途径,致信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请求苏联党史研究机构和档案部门帮助寻找。戈尔巴乔夫虽日理万机,操劳国事,仍以极大的热情交由有关部门认真办理。

1987年,苏共中央一位书记应中共中央邀请访华,我有关部门又抓住这一机会,请他支持查找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回国后,这位苏共中央书记十分热心,马上交给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一项任务:帮助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寻找中共一大参加者、苏联人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和生平材料。马列主义研究院的卡尔图诺娃愉快地接受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然而,尽管她和她的同行们经过多方努力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但却一直没有重大突破。

斗转星移,又过去了10多年。2006年,卡尔图诺娃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档案馆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有关尼克尔斯基的文字资料,从中揭开了这个“被遗忘的中共一大参加者——尼克尔斯基的传奇经历。”“尼克尔斯基”是其化名,他的真名叫弗拉基米尔·涅伊曼·阿勃拉莫维奇,军人出身。尼克尔斯基生于1889年,1921年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俄共(布)党员。他在苏联的国内战争、经济建设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勇敢参战,发奋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幸的是,在1938年苏联的大清洗中,他被冠以莫须有的“间谍罪”的罪名而遭逮捕,容不得他进行半点辩解和申诉,很快就在哈巴罗夫斯克被执行枪决。当时他正值英年,还不足50岁。直到1956年,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才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尽管尼克尔斯基的生平渐渐浮出水面,在人们的意识里有了一个轮廓。但是,由于找不到他的照片,他的面貌仍然模糊不清。怎么办呢?热心的卡尔图诺娃教授不得不向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档案工作者和党史研究专家呼吁,恳请他们一旦发现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尽快寄给她本人或中国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此后,卡尔图诺娃仍在继续努力地寻找尼克尔斯基的照片。

阿列克赛携照片两到上海了却心愿

2007年6月29日,小雨淅沥,天气闷热。这天,一位俄罗斯的参观者、远东国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阿列克赛·布亚科夫,携带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和档案材料,来到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兴致勃勃地要求面见馆里的领导。

原来,阿列克赛去年曾来过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在细心的参观中,同胞尼克尔斯基留下的那片“空白”,给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带来了震撼:这个所有人都知晓的中共一大参加者,怎么连一张照片都没有,成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人!“我一定要把尼克尔斯基的照片找到,亲手送给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填补好这个空白,告慰尼克尔斯基的在天之灵。”阿列克赛暗暗地下了决心。

阿列克赛被已初步知晓的尼克尔斯基独特的人生和尚未破解的谜团所深深地吸引。回国后,他同卡尔图诺娃女教授一样,也在苦苦地寻找尼氏的照片和其他有关的档案材料。他先后多次向尼克尔斯基曾经工作过的数个边疆地区的档案馆致函查询,但均无所获。后来,俄罗斯有关方面向他建议,根据尼克尔斯基生平的一些线索,要他不妨向鄂木斯克州档案馆问讯。他觉得这是一条很好的路子,立即往鄂木斯克州档案馆发了急件。两个月后,这封征询信终于有了结果。鄂木斯克州档案馆给他寄来了一封回函和一张光盘。真让他喜出望外!他立即打开电脑查看光盘。其中有两张照片:一张是尼克尔斯基人事档案封面,另一张是带有尼克尔斯基本人头像的履历表。“好极了,我持之以恒地苦苦找寻,就是要的这张照片!”他赶紧扫描复制。档案馆的回函同时告诉他,在该州的州档案馆里,还有尼克尔斯基的几十页文字资料,他的本名与化名均有明确记录,其自传中还披露自己去过上海工作。阿列克赛如获至宝。这天,他兴奋得彻夜难眠。立即做好二赴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准备。

纪念馆的负责同志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异国的热心人。然而,在检视阿列克赛展示的尼克尔斯基照片时,虽然非常高兴,但神情却又十分严肃,他们不禁在心底里发问,“这真的是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吗?!”

阿列克赛看出了纪念馆同志的心思,忙将索取尼克尔斯基照片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又帮“一大”会址纪念馆影印了另两张带有尼氏照片的档案资料。

应该说,到此应该足以使一大纪念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相信:这照片就是尼克尔斯基,尼克尔斯基就是这照片中的人。因为这是在上至俄罗斯联邦中央档案馆下到鄂木克斯州档案馆分别找到的文字材料和照片。而国内到目前为止,毕竟没有尼克尔斯基的任何文字资料和图片。

然而,出于一种职业特有的习惯,上海“一大”纪念馆的负责人仍存一种担心:阿列克赛提供的照片,会不会因为是孤证,而不被史学界采信呢?

蒙古学者提供有力佐证

正在他们疑虑之际,2007年8月的一天,一个来自远方的电话让一大纪念馆的领导高兴不已:蒙古国学者也找到了尼克尔斯基的照片!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早在2001年,蒙古国人民党的一位负责人到上海“一大”会址参观,发现展览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处空缺,回国后便同蒙古国研究共产国际历史的著名学者达西达瓦商量,请他做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事——帮中共一大纪念馆找到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四年后的2005年,达西达瓦到中国呼和浩特参加一个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会议期间,他又听到中国同行向他提出了同一个问题。

不能让中国同行失望!这个“空白”不能让它再继续下去了!

于是在2006年的4月、9月、10月,达西达瓦先后三次赴俄罗斯寻找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和其他有关的档案材料。他几乎是全天“泡”在与尼氏可能有关的数家档案馆和博物馆里,一头扎了进去,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中一本一本地查找,一页一页地翻阅,看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终于让尼氏的生平事迹渐渐清晰起来。然而,遗憾的是,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却极难查获。他没有气馁,又去找他的朋友拉·博·库尔斯。工夫不负有心人。库尔斯利用工作便利,终于在鄂木斯克州的专业档案馆里发现了尼克尔斯基的两张照片!

达西达瓦喜出望外,他一边让人进行复制,一边拿起电话向中国朋友告诉这个喜讯。并且相约在2007年金秋9月,一起远赴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送交这两张珍贵的照片。

9月12日,达西达瓦带着两张照片来到上海一大纪念馆。馆里负责同志亲切地接待了他们。大家将这两张照片同以前获取的照片作了认真的比对,一张与阿列克赛提供的尼氏在上世纪30年代的照片完全一样,另一张则是新发现的,是尼克尔斯基在上世纪20年代的英姿——离他参加中共“一大”的时间更近!

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大家喜出望外。这个历史的悬念,终于解开了!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非常庄重地把尼克尔斯基的照片悬挂在第十五块空白处。至此,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更加完整了!然而,为了这个“更加完整”,它牵动了国内外多少有心之人!为了这个“更加完整”,国内外学者付出了多么大的艰辛和努力!

现在,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里,那片长达86年的历史迷雾终于被拨开,那个让人叹息的醒目的空白已不复存在。悬挂在展览大厅照片中的尼克尔斯基,以深邃的目光,面带微笑,仿佛正在向我们缓缓走来,置身参观者的队伍中。尼克尔斯基,这位为中共建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共产国际的代表,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30 18:49 , Processed in 0.1417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