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论坛 佳文欣赏 李煜【虞美人】赏析
查看: 1221|回复: 0
go

李煜【虞美人】赏析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15: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李煜【虞美人】赏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937---978,五代时期南唐文学家,皇帝,史称李后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徐州;今江苏徐州市;人。父亲李璟,字伯玉,史称南唐国主。李煜是李璟第六子,父子二人各具文采,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南唐二主。李煜尤以填词见长,创作主要以南唐被灭亡为界限,前期的词主要写男女生活或他在宫廷里的奢侈荒淫的享乐生活。其代表作为【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亡国后的词作多为追怀往事,描写亡国之痛和往事不可再提的由衷哀愁。其代表作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等。以【虞美人】一首最为出色,从而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开一代词风,被誉为帝王词人。其著作和李璟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此首感怀故国,悲愤已极。起句,追思往事,痛不欲生;满腔恨血,喷薄而

出,诚《天问》之遗韵也。"小楼"句承起句,缩笔吞咽;"故国"句承起句,放笔呼号。

一"又"字惨甚。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一时尚不得遽了。罪孽未满,苦痛未尽,仍

须偷息人间,历尽磨折。下片承上,从故国月明想入,揭出物是人非之意。末以问答

语,吐露心中万斛愁恨,令人不堪卒读。通首一气盘旋,曲折动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可以说此首【虞美人】诗李煜亡国之后被俘虏到开封,封为违命侯时候写的。乃失去自由的幽禁生活中真实写照。据说,此词写好后,与他生日七月七日那天晚上,在开封寓所欢宴娱乐,叫歌妓演唱,凄婉悠扬,声闻于外。后来宋太宗知道了此事,觉得他有亡国之思,便命令秦王赵廷美赐药毒死。所以,这首词可说是李煜的绝笔。此事真伪难以考证,但此词的成就及艺术性,确是毋容置疑的。
          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一无依傍。;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一般代表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人生以春秋记年,就含有这是美好季节的意义。再加上春而有花,秋而有月,景物的美好,更使人觉得生活得有意义。;何时了;实在是无事可了,永无了时。本来,春花秋月年年皆有,年年如此,人所习见,实属平常,但经词人大笔一挥,便透漏出宇宙间美好事物的无穷无尽,极具永恒意义了。
            ;往事知多少;笔锋一转,一下子从自然现象转到社会现实中了。;往事;指的是他当皇帝时的一切醉生梦死、笙歌燕舞。荣华富贵。而现在;一旦归为臣虏;【破阵子】由万民天子变成阶下囚。过着;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与故宫人书】的生活。所以;往事知多少;指的是过去的荣华富贵,帝王生活皆化为乌有。这一反常现象与上句的永恒真理,形成鲜明地对照,极为深刻动人,富有哲理。对于一代帝王来说此情此景与那时简直是彻骨之痛天壤之别啊。细品一下,倘若这两句把自然的美好和现实的阶下囚暗寓其中,形成对比,内涵则非常丰富。下句;小楼昨夜又东风;用的是吞咽时的缩笔。作者身处小楼,忽感东风飘至。;又;字是承接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而来的,点明词人归宋后又过一年,时光在不断消逝,原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作为一代国君,所产生的感慨就非比寻常了。于是便流露出;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这一放纵发泄之笔。看得出。在清冷的明月下,词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发自心灵深处的并迸出这一千古名句,实际上是一声凄婉长叹,承接第二句;往事知多少;而来的。
           凭心而论,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不失为一位好词家。假如作为皇帝的话,可能会默默无闻,遗臭万年。但作为词人声名大振,使他流芳百世,妇孺皆知。词人用他那超人的思维、睿智、才华、文笔、在一系列对比中把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往往由上句引出下句,引申连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此举紧接着;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而来。故国的;雕栏玉砌;指的是南唐小朝廷的宫殿亭台,二;朱颜;则是宫廷中的宫女。词人在任一国之君的时候,荒废国事,醉生梦死,终日沉湎于花天酒地,笙歌夜宴赛过神仙;遥想故国的;雕栏玉砌;应当还在,只是物是人非了。;朱颜;已改,因而和;春花秋月何时了;一样引起了无限感慨。;只是朱颜改;是上句;往事知多少;的情感延伸。如此一来;词的上下阕写法一致,遥相呼应,珠联璧合,极大地增加了艺术感染力。所不同者,上下两句是以自然景物有感而发,后阙两句则以宫廷建筑设想,匪夷所思,独具匠心。词人娴熟的在运用对比中进行承接,在自然中显示章法,以永恒和无常这一哲理做三度对比,极为曲折有致,舒张有序。由此可见,李煜的词,感情浓厚、缠绵徘恻、萦回不绝、韵味绵长、读起来平仄铿锵,节奏感,时代感强,自然真率,无一丝雕琢敷衍、词文堆砌的痕迹,使之独具特色,艺术造诣极高,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独领风骚,享誉词坛。
           尾阙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是把满腔的五味杂陈感怀如开闸泄洪尽情倾吐出来,宛如长江之水经过大小三峡的曲折回旋,跌宕起伏,出西陵峡后进入平地而不可抑制的一泄千里了。这首词,结句以比拟,夸张的手法,把愁和春江水相提并论,令人折服,拍案称绝。与诗仙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词的长短句式,顿挫生姿,汪洋恣肆,促节曼声,配合的极为复杂巧妙,可谓神来之笔,天衣无缝。跟句式整齐的五言诗相比,更彰显精彩动人。;问君能有几多愁;当为二五句式读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为二四三句式读出,音韵和感情配合的极为自然协调,节奏鲜明。余音袅绕,回味无穷。
          纵观整词,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小朝廷一国之君当年笙歌舞宴,软语偷情,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荒唐龌龊亲身经历,真实的两重天生活,独有的情感,特殊而又极不情愿的窘境,别无他策,只能把满腔的苦辣酸甜尽付词笺,血泪相融,刚柔兼济,并无做作,特殊化,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总体来说,写亡国容易,有史实就行。写亡国恨难,因为是情,较抽象,尤其是亡国帝王的亡国之恨,特殊的身份必然有着不同的情怀。然而,恨是可以传导的,恨由事生,事有人起,事在人为。我不止一次说过,李煜固然不是圣君明主,却是一位名副其实,有极深诗词,文学底蕴造诣,艺术修养的多面手。
         整词层层叠进,字字感人,韵味绵长,文笔精炼,秀句异彩,辉映词坛,严于剖析,今昔对比,客观现实。作为词人,说明他还是一个较为诚实的人,尊重文学的人。以至古今评家不胜枚举,褒奖有加。
          凭心公允而论;对于好皇帝一说不敢恭维。然而,对于他的诗词,尤其后期的创作,由于地位及环境的突发骤变,词调大都伤感,低沉,消极,悲观,可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但对他词中所取得的辉煌艺术成就则是无可非议的,正是由于这种感人的的艺术力量,才使它们流传至今,千百年来保持着鲜活如初的强大生命力。历朝历代为文人墨客,名家学者推崇备至,好评如潮,不愧为千古传唱,脍炙人口的上乘佳作,更加彰显他的诗词造诣胜人一筹的魅力所在------。
                    林海深处--------拓荒牛诗社、书斋、2018413晚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30 12:03 , Processed in 0.14377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