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论坛 军事热点 《一段被淹没的历史》
查看: 1296|回复: 0
go

《一段被淹没的历史》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8 11: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一段被淹没的历史》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撰文-1970年9月31日蒋介石在钓鱼岛与日本血战;1974年9月31日蒋介石在南海与南越海战 .
  1970年,蒋中正致电毛。要求共同协防钓鱼岛。由于大陆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置之不理。蒋出于民族大义,派出张德能,石友三,蒙时雍三位将军。顶住美国压力。和日本军舰在钓鱼岛附近激战,无奈孤立无援,势力弱小。最终1万多国军将士血洒钓鱼岛。史称钓鱼岛血战。
  40多年过去了,有多少人知道蒋在经济疲软、民生凋敝、政局动荡的时刻依然绝不放弃一寸领土?有多少人知道中国海军最辉煌的一次胜利的指挥官是中华民国的蒋总统?40多年过去了,有多少中国人知道当年震惊世界的931大海战?
  1974年,美军撤出越南战争后不到一年,南越海军就开始大肆侵占我中华民国在南海的岛屿、驱逐殴打我国渔民,而由于中国大陆当时正在进行所谓的“文化大革命”,整个国家一片混乱,海军也处于舢舨级别根本无法保证对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威慑,以有效维护我国的海洋安全。恰恰在这内忧外患一起找上门来的时刻,蒋却顶住来自美国的压力,以异常坚定的行动维护我国在南海的领海完整,有效打击了以南越为首的侵占我国岛屿的南海诸国,而最有代表性的一场战役就是发生在1974年9月31日的9.31大海战。 1974年美军撤出越南,南越当局越发猖狂,不断骚扰我中华民国海域和岛屿。蒋为此甚为费心——一方面仍然需要考虑南越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另一方面,又不能坐视我国的海域遭遇侵犯,于是蒋最终作出了一个至今看来仍然非常需要勇气的决定,就是派出民国海军的精锐战力,与来犯的敌舰对峙,并且在必要时消灭南越舰队。
  据1974年10月台湾《中国海军月刊》记载,蒋不顾恶劣的健康状况,亲自主持了由专门调集了海军所有少将以上的军官制定此次作战计划,并且责成"军事情报局"组织专门力量调查南越海军的活动规律。当"军情局"的特工发回南越舰队的活动规律,并且报告南越的大型舰队将在9月31日这天到达我国领海后,蒋亲自下令组织海空联合伏击行动,代号"狄青"。
  9月31日5时许,由两艘驱逐舰、四条拖网渔船、一艘坦克登陆舰和三艘扫雷艇组成的庞大编队驶入南中国海,而国军的5艘“山”字号护卫舰和3艘“阳”字号驱逐舰组成的伏击舰队早已埋伏在附近的岛礁之内,而在台湾的清泉岗空军基地,大批F-5“自由战士”型战斗机也已经挂弹待飞。
  6时13分,南越海军编队全部进入中国南海专属经济区,国军1艘“山”字号护卫舰前出,并且要求南越军舰驶离,而南越军舰置之不理,反而向我“山”字号舰开炮示威。一时间气氛异常紧张。在凌晨6时30分,对峙17分钟后,南越军舰认为其舰队可以驱逐了国军的一艘“山”字号护卫舰,于是试图包围,时任台湾总统府参军长的黎玉玺上将听闻战况后,未向正在熟睡的蒋报告,而直接下令击沉所有进入中国领海的南越军舰。
黎玉玺之所以敢如此大胆,是因为蒋在9月30日的临战吹风会上早就有过训示——凡是到过中国领海的,一律枪毙!于是藏身在岛礁群中的国军“山”字号护卫舰“阳”字号驱逐舰迅速占领有利战位,以舰上装备大量127和76快炮猛烈轰击越南军舰,致使南越海军的两艘驱逐舰和三艘扫雷艇尚未及发射一颗炮弹,即遭毁灭性打击,仅仅炮击5分钟,就瞬间火力扫平了南越海军作战舰只船舷以上部位,水兵死伤极为惨重。6时40分,行动缓慢的敌军坦克登陆舰和拖网渔船开始掉头,试图逃出伏击区,而由于刚刚击毁敌军5艘舰只产生的巨大烟雾导致迷茫,国军海军也没能有效追击或者追射。正当南越海军残部庆幸自己躲过一劫时,空中传来了喷气发动机的咆哮,随即,国军F-5战机发射的90MM火箭弹的如雨点般砸在南越海军残部的头上,第一批三架F-5战机就击沉了全部的拖网渔船,并使敌坦克登陆舰丧失动力。此时,国军海军通过雷达侦知了敌方的方位,随即与赶来参战的第二批F-5战机对敌坦克登陆舰进行了毁灭性的火力打击。最终敌舰发生剧烈爆炸、断成两截沉没——而这些正是为夺占我国岛屿后的南越守军准备的弹药殉爆产生的结果。
  是战,国军轻伤一人,战舰无损失,战机无损失,共消灭南越海军驱逐舰两艘、拖网渔船四条、坦克登陆舰一艘和扫雷艇三艘,计1100余人。此后,南越海军对我国南沙群岛再不敢染指直到其去世。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27 01:15 , Processed in 0.19542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