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论坛 历史探索 历史研究 沉沦的一代(二十三)历史流泪了
查看: 1593|回复: 1
go

沉沦的一代(二十三)历史流泪了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3: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沉沦的一代(二十三)历史流泪了否!
从已披露,可以查阅的资料里可以肯定说:包尔汉所言纯属撒谎。
事实的真相是,阿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人虽然声称取消了东突国号,也接受了中央政府委任,在迪化作了官,但他们实际上根本没把和平协议当回事,不仅仍旧视政府军为敌,不许政府军进入,而且在他们控制着下的三区,民族军仍然身穿苏式绿军装,头戴星月帽徽的军帽,升的还是东突厥斯坦人民共和国的绿地星月旗。
这次造成成千上万人死亡的分裂与反分裂运动背后,不仅有莫斯科,还有延安。目的是配合延安的“解放战争”。1946年12月初,阿巴索夫以新疆代表身伤在南京参加国民大会时,秘会了中共的董必武,转交了一封署名“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致中共的信,并向董提出:“请中国共产党把人民革命党接受为自己的下属组织,请中央派干部来领导工作,请派技术干部携带电台到新疆工作”。
董必武当即电告延安说:“新疆国大代表阿巴索夫,系新疆省府委员兼副秘书长,原伊宁起义首领之一,来会我,称在新疆有一个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组织,在新疆解放区公开,在迪化和其他地点还是秘密的。现有15000人。领导同盟的共11人,曾要求加入联共。联共以苏联外交关系,未允。”
次日,周恩来亲自起草复电:1、新疆整个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情况及其发展。2、新共同盟之具体主张。3、阿同志可否带工作人员一道回新,并建立与延安电台联络……并向阿同志声明下列各点:1、中共愿与新共联盟第一步建立友谊关系;2、派去之代表,其任务只是联络与观察;3、新共同盟11人入党事,原则上欢迎,但具体解决须联络代表到后经电报决定;4、新疆工作,应以新共同盟为领导中心”。
12月11日,董必武按此电答复阿巴索夫,希望民族军牵制国军西北战场军亊力量。并派彭国安同阿巴索夫回新疆。
1947年1月4日,阿巴索夫、阿合买提江和彭国安携带中共七大文件和毛、刘著作返回迪化。遵照董必武“新疆情况复杂,不能过早打出共产主义旗号的谈话精神”, 根据中共建议于将“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与“人民革命党”合并组成“社会革命党”,主席阿巴索夫;副主席李泰玉、艾斯海尔、伊斯哈科夫,中央委员有赛福鼎、罗志等人。3月29日,在阿巴索夫的安排下,李泰玉、陈锡华、范印仲、彭国安等乘车离开迪化前往伊宁,准备再次分裂。
1949年6月,刘少奇与苏联进行谈判期间,苏联建议中共加速进军新疆,并主动提出可以利用三区革命力量。中共随即派在莫斯科的中共代表团成员邓力群作为中共联络员赴疆。负责与三区政府联系。8月14日,邓力群带领3名工作人员和一部电台取道阿拉木图到达伊宁,经过苏联领事的安排与三区领导人会晤,并与中共建立了电台联系,这就是在新疆和平解放期间著名的“力群台”。
这期间,发生了一起与不久前在延安的“四八空难”类似的飞机失事,当时三区政府执政的“新疆民主同盟”四个头面人物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伊斯哈克伯克、达列力汗应中共之邀赴北平参加政协会议途中,其乘坐的苏联飞机8月27日在苏境内的伊尔库茨克坠毁,加上一个叫罗志的左派学生,五人全部死亡。后新疆方面改派赛福鼎为代表。
所以说其与“四八空难”类似,盖源在文革初,批包尔汉、赛福鼎时,就有质疑这次空难乃人为,是为除掉在三区享有极高威望的阿合买提江。真相如何?已无从可查。但这四个人如不死,无论如何也轮不上赛福鼎当主席,却是个不争之实。
当时,大字报称此乃包尔汉与“苏修”阴谋所为,这显然不大可能。我查过这四个人的历史,其中除阿巴索夫是三区暴乱后才赴苏接受训练外,其余三个均有留苏背景。阿合买提江是1936年进莫斯科东方社会主义劳动大学,1942年盛世才与苏联疏远时才回国的。伊斯哈克伯克1928年在苏联伏龙芝留学。盛世才时期曾任旅长,是个叛将。曾任民族军中将总指挥、新疆省联合政府委员兼省保安副司令。达列力汗则是在承化县(今阿勒泰市)副县长任内,因参加反盛世才的阿山暴动,托庇于苏联领事馆,1941年10月中,在一支苏联科学考察团的掩护下逃往苏联,在阿拉木图和莫斯科学习两年,1943年夏,被派回阿山,与已成气候的乌斯满建立联系,后成为乌的副手。实际上是苏联派来监视乌的监军。
也就是说,这四个人都是苏联“培养”出来的干部,因此,“苏修”作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是他们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为灭口而为。至于说包尔汉,就更不着边际了。首先,此时包尔汉并不在伊宁,还在迪化尽新疆政府主席职守,无作案机会。其次,包的名气和地位远在其四之上,因此与阿合买提江争权一说,纯属无知。况且同为民族主义者,作为前辈师长的包尔汉对其只能爱护有加,绝不会有加害之心。
那么,此案元凶又会是谁?
某以为若不能排除苏联飞机机械故障,那么从利害关系考量,则北平作案的嫌疑最大。
何以这么讲呢?
明明是北平电邀四人赴平共商国是,他们已明确投共,是自己人,何以要除之呢?
从当时的情况看,此说确实不合逻辑。但从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变故看,却又在情理之中。这些人不仅是地方民族分裂运动的领袖人物,而且还是莫斯科的人。而这正是毛所忌讳的。中共在新疆依附盛世才多年,先后当过中共驻新疆代表的有陈云、邓发、陈潭秋,三人中有两个情报工作出身。陈云曾是特科一把手。邓发则更是非同一般,斯诺的《西行漫记》提到邓发时是这样写的:“邓发!邓发!……哦,邓发是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此人的革命历史就是杀人、杀自己人的历史:1931年,在闽粤赣特委书记任上,就以“社民党案”杀人无数,中共有名的“大特务”李克农、潘汉年都曾是其手下。1937年,其曾在新疆以肃托为名,以托派罪名假手盛世才逮捕了中共创始人之一,共青团首任书记,时任新疆学院院长的俞秀松,并将其押送苏联,为苏共处决。1938年又以托派名义秘密处决了四方面军副参谋长李特、红五军政委黄超。以致连以搞阴谋为特长的盛世才均视其为魔鬼,在与1939年8月底赴苏疗伤的周恩来会谈中,断然要求立即撤回邓发,还威胁说,如果邓发在乌鲁木齐最好不要让他看见。9月,邓发在共产国际书记的训令下,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其在新疆的职务。
所以在这里提邓发,是为说明中共情报系统在新疆根基很深,对新疆各方面的情况均知之甚深,当然对三区上层人扬的情况也不陌生,反国民党政府是友,闹独立搞分裂的泛突厥主义则是敌。阿合买提江们在夺取政权时可以利用,但在夺得政权后,肯定是个麻烦。
当然,这只是从利与害权衡上的逻辑推理,到目前为止还无确凿证据,暂时还只能是飞机机械故障意外坠毁。不过在中共建政后,新疆最大的麻烦一直是“地方民族主义”。 王恩茂在反右倾时抓地方民族主义不过是新疆当局的一贯政策,而主要防范对像正是“三区革命”时的那些“东突分子”。
前面讲过,所谓“三区革命”因本身就是苏联分裂中国的产物,所以其成员相当复杂,在起事初期,其军队连排以上干部多为混入新疆的苏联军人和特务,还有大量“归化民”,就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亡中国的“白俄”。诚如当年国民政府因苏联之故,不得不为和平而委曲求全,承认三区分子,并待若上宾,委以高官,定为国大代表,结果养虎遗患一样。中共亦因不得不依赖苏联,虽明知这些人的情况,但也只能如前政府一样,对他们全盘接收、好生安抚,封官拜将,待若上宾。不仅将东突叛军编为第5军,在1955年军队授衔时,这一个军就出了一中四少五个共和国将军。(而对新疆“和平起义”起到决定作用的22兵团起义将领中仅陶峙岳一人授将衔)其中就有1959年被王恩茂定为地方民族主义的伊敏诺夫(少将)。此人在三区暴乱中曾任排长、民族军指挥部科长、副参谋长、骑兵团长。后任5军13师师长兼南疆军区副司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王恩茂此时拿地方民族主义开刀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官场倾轧,而是为镇慑已露端倪的泛突厥主义思潮。也许伊敏诺夫是冤枉的(他与赛福鼎是5个人与苏联没多少瓜葛的2个),但从不久后发生的所谓边民外逃的“伊、塔暴乱”看,王恩茂的打击方向并没错。
为何这么讲呢?
伊塔事件众所周知,但多只知“跑”了6万边民,却鲜有人知还“跑”了两个时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授衔的少将!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落霞缤纷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3-7-3 22:25 |只看该作者
看过了顶一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5-4-28 03:50 , Processed in 0.18855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