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论坛 学生论坛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查看: 1649|回复: 0
go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10: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在孩子的习惯培养和矫正过程中,有一个危险的存在,那就是习惯培养和矫正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孩子的过程。习惯培养和矫正的最高机制,是形成孩子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我们教育的一大失败就是把太多的教育变成一种从上对下的要求,而没有一个从下激发出来的主动需求。也就是说,太追求技能化,而缺少人性化。只有在自觉性、主动性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律性,个体才能有效地养成并较长久地养成或矫正某种习惯。因此,习惯养成与矫正的核心在于人的内在力量的发挥。
    习惯培养应当遵守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习惯培养和矫正的过程中,应当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注意观念、认识与情感的培养,使孩子对每一个习惯都知其所以然,从而知之、信之、践之。古语说得好:“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不会持续不断地做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情。坚定的行动必须源于深刻的认识和觉悟。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育要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力量,促进自发性成长。习惯培养要深入人心,真正让孩子觉得养成好习惯或矫正不良习惯是自己的需要。人的自觉性从要素构成上说,它体现为人的需要、动机和目的。需要是人的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动力的实际发挥,还必须使需要转化为动机和目的来直接推动。当人产生明确的需要,并强烈地激起人的活动意向时,需要便转化为各种水平的动机。恩格斯曾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动机又是和目的联系在一起的,由动机所引起的行动的预期结果就是目的,由目的制约着人的行动。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意向性总和便构成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启发孩子的自觉性,教育者要注意从激发需要、强化动机、明确目的三个方面来进行。
    强化认知,启发自觉的方式解法有很多:
    1.体验法。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孩子获得“知”的过程,不仅来自于成年人的教育,还来自于孩子的体验。这是孩子认知的重要来源。体验分两个方面,即让孩子体验到好习惯带来的愉悦和不良习惯带来的麻烦或不快。
    2.说理法。通过事例传递,发问引导,换位思考等多种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步使孩子明是非,辨曲直,懂美丑,知善恶,学榜样。明白为什么那么做就错;明白怎么做才正确;明白做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明白做对了应该怎样保持;明白好习惯的好处、意义、作用,不良习惯的坏处、危害、影响;明白为什么要培养或矫正这种习惯。
    例如,培养孩子晚上睡觉前要洗脚,就要讲清晚上洗脚有什么好处:脚上有很多的穴位,用热水泡一泡可以免除一天的疲劳,穴位得到按摩可以增进健康,洗脚可以洗掉脚上的污垢,不易生脚气、脚病,等等。孩子懂了道理,一洗脚确实很舒服,就会主动洗了;如果孩子不愿洗脚,让他闻闻自己的臭袜子,让他体验一下不洗脚的麻烦,就会产生主动洗脚的愿望了。
    再比如,有的孩子写字非常粗心潦草,教育者应该对他讲清写字粗心潦草的危害。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由于写字不认真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实例使孩子有所触动。有的人参加重要的会议做记录,可由于字太潦草,回头整理时连自己都不认识了;有一位医生由于粗心把“氧化钠”错写成“氧化钾”,而造成一小孩丧命;苏联宇宙飞船由于计算时点错了小数使航天飞机机毁人亡,等等。通过这些事例教育孩子,字要写正确、规范,使他们懂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24 09:58 , Processed in 0.125752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