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论坛 历史探索 历史研究 《历史不是哈哈镜:真假袁世凯辨别》摘录
查看: 1457|回复: 0
go

《历史不是哈哈镜:真假袁世凯辨别》摘录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5: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历史不是哈哈镜:真假袁世凯辨别》摘录

端木赐香



1.中国民众很怪,有大忽悠说人民万岁,他们就亢奋半个世纪一直下不来;有实在人说民智低下,他们就恼得,恨不得把人拉过去撕扒着吃掉!某种程度上,中国百姓就是《让子弹飞》里的鹅城居民,谁赢跟谁,谁输抢谁。



2. 袁世凯缺少李劼的智商,像梁启超一样脑子不转弯儿,不知道在中国,不穿龙袍,照样是皇帝。



3. 某种程度上讲,特别是面对革命话语系统,袁世凯降生在“地主官僚军阀世家”,也是一种不幸。



4. 据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回忆,她的父亲做了民国总统,搬进中南海之后,曾在办公室接待过东北大土匪张作霖(时为二十七师师长),办公室放着四块打簧金表,谈话的时候,张作霖多次注视,袁大总统当场就送给了他。过后哈哈大笑不已,对家人说“他真是没有见过世面”。



5. 袁世凯做大总统的时候,工资不低:年俸36万元——比美国总统高多了,美国总统年俸是美金7.5万元,折合中国银元是15万元。除此之外,袁世凯每年还领公费48万元,交际费36万元。



6.中国传统社会,就是个黑社会。第一认的是血缘亲,第二认的是准血缘亲(黑社会歃血而盟,就是典型的准血缘亲)。围绕这些,还有同窗亲、同年亲、同乡亲。发展到今天,又被人戏谑为“一块儿扛过枪,一块儿嫖过娼,一块儿同过窗,一块下过乡”。总之,在中国,混的就是个血脉与人脉。



7. 袁世凯的亲生父亲袁保中埋在袁寨西北,也被革命人民扒了。棺材上面没发现宝物,便用抓钩把他的尸体从棺材里抓了出来,仍然没什么收获。



8. 面对河南人民的惨状,袁保恒泪如雨下。惨到什么状态呢?袁保恒此行带了侄儿袁世凯,袁世凯在写给二姐袁让的家书中云:“有人自渑池、洛阳等处来,言伊地人肉,卖廿十八文一斤,孙杀其祖母而卖之,弟杀其兄而卖之,种种未闻之奇,不一而足。”



9. 刘氏生了世凯之后,奶水很缺。偏偏这孩子饭量很大(成年后的袁世凯仍以饭量大而闻名),吃不饱就哇哇大哭。而其婶母牛氏则奶水充足(在刘氏生子的当月,牛氏也产一子,夭折了),所以世凯便常被抱去吃牛氏的奶。袁保庆与牛氏夫妇待世凯如亲生儿子一般。几年之后,袁保中见弟弟年近四十尚未一子,干脆把世凯过继给了他。



10. 谭嗣同是维新派中最激进的,甚至邹容、陈天华这样的革命党都受了他的影响。如果说康有为最不愿意中国走法国的革命之路,那么谭嗣同却最欣赏法国大革命中流血之痛快,他说:“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始泄万民之恨!” 孩子如果不是在缺爱的环境中长大,哪里会张开血盆大口,说出这么令人毛骨悚然的话呢?



11. 据说捻匪一来,“群儿骇走。公方五龄,家人负之登陴,纵观万众沸腾,略无惧色”。看来,自古英雄出少年有些落后了,应该是自古英雄出童年才对。



12.比上鸿章当年抗日,袁世凯的外交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鸿章抗日,“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袁世凯当时,虽然谈不上一个人的抗战,但是若得到了有效的整合与巩固,日本在中华肯定没戏了。所以袁世凯一死,最高兴的,除了革命党,莫过于小日本了。  



13. 小小子儿最喜欢的是出外游玩。老师没有扭曲他的天性,倒是经常满足他的爱好,带他游大明湖,参观铁公祠。听了铁公的事迹,小小子儿流泪了。是的,幼小的心灵载不动大明统治者的残忍——朱棣夺了侄儿朱允文的大位,兵部尚书铁弦表示反对,朱棣就把他的肉割了,烧烤一下,塞其嘴里,问他:“甘否”?铁铉回答曰:“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除此之外,小小子儿还喜欢看戏,对戏中的忠臣孝子,乐看不倦。如果是神神鬼鬼的古怪戏,他则扭头不看。看这些苗头,还真是个好小子。



14. 也许是天性,也许是家族及环境的影响,小小子还喜欢上了拳脚功夫。看到街头卖艺的把式,就想拜人家为师。武把式逗他,拜师要十两银子,第二天他就带了银子过来。



15. 传闻说,小小子儿有次捉了萤火虫,把它们捣烂涂抹在脸上,一到夜晚,脸上就闪烁发光,以此来恐吓他的先生。



16. 袁保庆为了子嗣的关系,在南京纳了一个名叫金玉的小妾。她与袁世凯的嗣母牛氏搞不好关系,小小的袁世凯从中调节,居然能哄得两位女人都高兴,并且不约而同地为他的不好好读书而打掩护。可见小小子情商不低,打小就是个混官场的料。



17. 小小子儿不喜欢读书,但是喜欢拳脚,还喜欢上了骑马。幸亏塾师曲沼也是文武双全,就教他些武功。袁世凯马术也不错,据他的女儿袁静雪回忆,十二三岁的时候,他就能自如地控制那些不驯服的烈马了,而且经常骑马出去游逛。常在马上骑,哪能不跌脚呢?小子有种,根本没跟家里人说,自己弄了些药胡乱敷了,耽误了治疗,导致走路有些蹒跚。



18. 袁世凯的这个二姐虽然比袁世凯仅大了两岁,但对袁世凯管教极严。袁世凯在她眼皮底下若不学好,常被这位二姐饿肚子。直到袁世凯功成名就,这二姐的权威仍高高在上,袁世凯遇事总让着她,以至于袁家上下都知道,老爷就怕二姑奶奶。



19. 袁世凯也有自己的价值准则。第二次科考失败后,他把自己过去的诗词文章付之一炬,曰:“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



20. 8月22日,庆军到达朝鲜的南阳港。吴长庆希望乘敌不备,连夜登陆直击汉城。军中一些老营官有些贪懒怯敌,畏缩不前,不是说晕船,就是说天黑。袁世凯自告奋勇,两小时内即登陆成功。登陆时,小伙子光着脚在岸上跑了一里多路,两脚都磨出了血泡。登陆后又自任先锋,为大军开道60里,安营扎寨后,又回头迎接吴长庆大军。



21. 袁世凯前来汇报工作,说有大事要禀明大帅:军中有人抢劫。吴长庆厉声问为什么不严办?袁世凯回答曰:我已请出令箭,正法七人,现有七个人头呈验。吴大帅一听,连声说:“好孩子,好孩子,你真不愧为将门之子。”



22. 李鸿章毕竟是一代大吏,识人的能力还是有的。与日方的谈判中,一者是政府指示他力保袁世凯;二者是,日方在谈判中力持惩办袁世凯。其它条件,李鸿章倒是好说好商量,但就是袁世凯这条,却让老同志坚持上了,甚至不惜拿战争相唬:“若因此决裂,我惟有预备打仗耳。”  唬得日方一愣一愣的:这老家伙,向来很明智的,何以突然二百五起来了?不管怎么说,还是把日本唬住了,最后放弃了惩办肇事营官的要求。李鸿章呢,答应日方以私人名义对袁世凯进行警告责备。老头儿明显是哄孙子呢。



23. 袁世凯接信后立即动身,为了不耽误李鸿章规定的日期,日夜狂奔,居然累死一头骡子。



24. 李鸿章考虑到中日决裂在即,终于发电同意袁世凯撤回并由唐绍仪代理。问题是电报被日本人探知,准备在路上截杀。唐绍仪闻听,立即跑到英使馆找英国驻朝公使朱尔典求援。当晚夜半,袁改装易服,从使馆后门出,唐持双刀双枪,乘双马,护送袁世凯到江边,登上朱尔典所准备的英国军舰。袁世凯到江边时,与日本策划的动手时间仅差十几分钟。



25. 清国赔偿它的2亿多两白银(条约里2亿两,赎辽费3000万两,威海卫守备费150万两,合计23150万两,相当于日元34725万日元),把日本也给吓着了。它的外务卿井上馨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的日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地富裕。”



26. 马关条约签订后,署两江总督张之洞电阻和议,帮办军务宋庆请整军再战。政府令两江总督刘坤一(时在榆关护军)与署直隶总督王文韶决和战。王文韶哪敢当这家啊,回的是可战,但前面加了好多“如果”,相当于法律中的“但书”,说了等于没说。刘坤一回的是:主客之形,彼劳我逸,咱打持久战吧。清政府一看,拉倒吧。更要命的是,关键时刻,慈禧太后“偶感”,“不能见”人了,只剩光绪在朝上,与大臣哭鼻子。哭来哭去,哭出了一个批准和约的明发朱谕。



27. 英国海军司令贝思福对袁世凯及新建陆军的评价:将军精力充沛,极富智慧,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还是个彻头彻尾的爱国者,绝对忠于朝廷。他为祖国的前途深表忧虑,……如果所有的中国将领都像袁世凯那样,他们的军队及财政管理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袁世凯将军把军费全花在士兵身上。他亲自监督给士兵发饷,发放食物和衣服。这是我在中国看到的唯一一支完全合乎西方标准的真正的军队。



28. 在此之前,大清的教员很多,有英国,有法国。但是教育成效不是很好。被教育者素质太低,很迟钝,这是关键原因,也是内因。但是外因也不可忽视,这主要跟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教育作风相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堪称天空中飞来一只小鸟,空气中甚至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所以被教育者没有感觉,该干嘛干嘛。第二次鸦片战争,可谓天空中飞来两只小鸟,在圆明园的上空拉下了一溜鸟粪,所以大家有了一点感觉,弄了个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斜刺里杀出一把东洋战刀,不但在天朝的脸上,甚至在天朝的心里割下了滴血的伤口。大家终于有了痛的感觉。



29. 李莲英指着地图告诉太后:台湾不过豆大一点之地,割之无妨。老太后估计不懂比例尺啥的,就把自家的那粒豆豆赏给日本人了!

30. 当然,说风凉话的也有,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与法国公使施阿兰讨论说:“我不以为中国觉醒的时刻已经到来。在我看来,中国似乎更像一个从睡眠中醒来的渴睡者,不久即将重新进入梦乡。它的醒来不过是为了翻个身,从左胳膊转向右胳膊而已。”



31. 5月29日恭亲王走向死亡的这一天,光绪来病床前看望自己的叔父,年老的叔父告诉自己的侄儿:“闻广东举人康有为等主张变法,请皇上慎思,不可轻信小人也”。



32. 马士对光绪的评价是:“智力尚未成熟,知识也很浅陋”。



33. 不只康有为自己,他的学生在他教导下,都是一副地球主义者面孔,跟无产阶级没祖国似的。他的高徒梁启超给康老师的信中就说过:“我辈宗旨乃传教也,非为政也;乃救地球及无量世界众生也,非救一国也。一国之亡,于我何与焉。” 看来,不是保中国而不保大清,而是中国大清都不保,保世界!



34. 就在这当口,谣言也出来了,说10月份的天津大阅兵,其实是老太后为了兵变,到时候荣禄就把皇帝扣了,另立新帝云云。稍微有些脑子的人,就知道这兵变纯是谣言。老太后脱裤子放屁啊,废个光绪还需要跑天津哇?在北京废,不更方便吗?



35. 谭嗣同给友人的书信中,畅想“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而寒瘠,毫无利于中国”,不如拿来“分卖”给英国俄国,省得他们争来争去的,咱中央还一直给这些地方倒贴钱。以上这些地盘“不下两千万方里”,如果每方里“得价五十两,已不下十万万”。那么得的钱,除了偿还日本战争赔款,“所余尚多,可供变法之用矣”。



36. 中国人瞧不懂西方的宗教精神,但是给其添油加醋则很老练,于是教会的诸多行为在中国人眼里就妖魔化了:比如“拐骗男女幼童,取其精髓制造丸药”;比如“童子割肾,妇女切乳,剜眼取胎,婴孩同煮”;比如“哄入伊教,吃了迷药,与伊同睡,采阴补阳”;比如“子淫其母,兄淫其妹,父奸其女,翁奸其媳”。更有甚者,有的反洋教揭帖宣传洋鬼配以中国人的眼睛,可以在一百斤铅中煎出八斤白银来。



37. 按照美国学者韩书瑞的说法,中国的皇帝在国内巡游一下,看起来更“像一次侵略”,就差说更像日本鬼子进中国了。嗯,这就是我们的现实。



38. 王伦甚至练过“不吃饭”术:每日只喝清水,其它啥也不吃。练得十天不用吃饭为“小功”,练得八十一天不吃饭,就是“大功”了。因此被人称作“清水教”。 我觉得这教最吸引人了,试想中国人民要都不用吃饭了多好啊。



39.更玄的是打仗,王伦起义后,其战略与战术都借助咒语,比如:“千手挡万手遮,青龙白虎来护着;求天天助,求地地灵;枪炮不过火,何人敢挡我”。



40. 公允地说,义和团团员们从小到大所读过的科普著作,顶多是《封神榜》+《聊斋志异》+《西游记》。事实上,这些科普著作还不是他们亲自读的,因为他们大都不识字,所以只能是通过社戏、民间讲古等得知的。一句话,贫瘠的土地上,连脑袋都是贫瘠的。所以他们那法术也没什么新花样:遁地啦,刀枪不入啦,闭住枪炮啦,呼风唤雨啦,飞檐走壁啦,意念灭火啦。



41. 悟空让自己的师傅蹲地上,然后在师父身边划个圈圈,各路妖魔鬼怪自然走进不得。这一手张德成更会。他带一批人在镇外绕行三圈,用杖画地,自言一圈是土城,一圈是铁城,一圈是铜城。有了这三圈,洋人来了,无法穿过。看他的样子,应该比悟空本事还要大些。至于手持红灯的那些女“义员”们,更是有赛过铁扇公主的:扇子一扇,就把自己扇到天上啦,变作了星星,能在空中放火,烧洋人的房屋。当然义和团也不缺饥饿后遗症之类的幻想:一个馒头会生诸多馒头啦,一个沙锅永远吃不完啦(居然还吃饭,太俗了。不如王伦的不吃饭术呢)。打仗时,除了自身,还能请出诸多神仙级嘉宾来,一咋唬就都来了:“天灵灵,地灵灵,奉请祖师来显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二郎来显圣,四请马超黄汉升,五请济颠我佛祖,六请江湖柳树精,七请飞标黄三太,八请前朝冷如冰,九请华佗来治病,十请托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率领天上十万兵……”。



42. 1900年8月18日,太后西巡的第三天,遭遇怀来知县吴永,一召见就哭上了:“予与皇帝连日历行数百里,竟不见一百姓,官吏竟绝迹无覩,今至尔怀来县,尔尚衣冠来此迎驾,可称我之忠臣,我不料大局坏到如此,我今见尔,犹不失地方官礼数,难道本朝江山,尚犹安全无恙耶?”



43. 最不靠谱的,就是康有为了。谁做帝师都行,千万不能让康有为做。前面说过了,人品上,这人很三鹿,不择手段。性格上,这人很不着调,好事都能让他做成坏事。信仰上,他是个空想社会主义者,……实践上,他就是个投机主义者,为掌权,无所不用其极。



44. 袁世凯出山做总统后,外国公使与夫人前来庆贺阳历新年,于夫人也上场接待。一个男老外,冒冒失失要跟于夫人行握手礼,吓得于夫人嗯了一声,身子一偏,立把双手藏到了背后。总统夫人的贞节算是保住了,却吓着了这外国公使,僵那儿不知如何反应,最后领着太太匆忙退出。



45. 按克文的说法,大姨太本是农家女,被拐卖到妓院的,至死不从,幸遇袁世凯,为她的烈女精神所打动,遂赎出为妾。能不能信克文呢?不能信,他给他妈编思想品德故事呢!



46. 湖南同志邹永成来汉,说他婶母住在武昌八卦井,多金银首饰,如能以术取之,当为革命之用。大家一听都说好,遂从军队里找个军医配迷药,由邹永成购好酒,置药其中。诡称将有远行,特来与婶母话别。两人喝酒在内,孙武、邓玉麟门外等候,久之,闻邹婶言笑自若。邹永成出来对两人说:“药不灵,碍事。”偷鸡不成赊把米,白浪费一瓶好酒。邹永成心有不甘,最后将其婶母幼子安众骗至汉口,放言要其婶母赎回,终于勒得八百元。



47. 背后,袁世凯对孙、黄如此评价:“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徒居发起人之列而已。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



48. 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成立大会上宣布新党章,宣布一条说明一条,说到新党章规定不吸收女党员时,坐在台下的唐群英冲上主席台打了宋教仁一耳光,宋教仁捂面退避。唐群英,也是湖南人,被孙中山誉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同盟会中第一个女会员。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以英国宪政为榜样,认为英国妇女没有参政权,咱也可以不接收女党员。唐群英不接受,就上去扇嘴巴了。



49. 宋案当天,上海的革命党人、青帮大头目陈其美还在送行宴会上跟宋教仁嚷嚷:“遯初(亦作钝初),你不要快活,仔细他们会用暗杀的手段来对付你。”宋教仁回的是哈哈大笑:“只有我们革命党人会暗杀人,哪里还怕他们来暗杀我们呢?”



50. 关于烈士后事,稽勋局局长冯自由送上呈文,请求给宋教仁一次性补恤三千元,遗族年补恤金一千六百元,并将宋教仁入国史馆立传。这方面袁世凯向来大度,二话不说,批了。而且他比冯自由这些革命党想得还要周到,责令他查明宋教仁有子几何,一律送孩子们游学深造。但是你做得越周到,越证明你心虚,反正袁世凯是掉进泥坑里去了。



51. 当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辜鸿铭因辫子问题在北大讲台上遭遇学生哄笑时,他对学生说:“你们不要笑我这条小小尾巴,我留下这并不重要,剪下它也极容易。至于你们精神上的那根辫子,想去掉可很不容易。”



52.由于智力的懒惰与道德的下降,普遍的中国民众并未读懂袁世凯。所谓的“袁大头”实质上是个“冤大头”。



53.主流史家把袁世凯定位为纨袴子弟,他们很喜欢拿袁世凯的不喜读书说事。以平常心论之,哪个正常的孩子喜欢读中国所谓的“书”?科举不利,历史学家对其讽刺奚落也就罢了,居然直接骂上了“大草包”。还是那句话,做人平常心都没了。若有邻家孩子高考失败,咱就骂人家大草包吗?



54.投笔从戎的袁世凯遭遇朝鲜事变,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竟成了李鸿章在朝鲜的代理,小伙子做事虎虎生风,人称虎头。问题是李鸿章的外交被人称作蛇尾。于是咱的抗日援朝自身不保。不过袁世凯个人还是有收获的:一是朝野中人对他刮目相看;二是朝鲜乃他的实习基地,之后他在大清舞台上的成熟与干练即得益于此。



55.甲午之战的副产品之一就是刺激中国产生了民族主义,朝野上下有了耻感。问题是反省了半天,居然还是器物改革,练兵筹响两大端,袁世凯在一帮大佬的举荐下练上了新军。可惜主流史家认定此乃军阀的肇始,还有人更进一步,把曾国藩称作“近代中国军阀的鼻祖”。按他们的逻辑,岳飞更是特大军阀了。



56.袁世凯当然也维新。当时的国内外环境,稍具良知、稍具清醒意识的士大夫都在发出改革变法的呼声,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念与方式:孙中山是暴力革命,开天劈地换新颜。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是马体牛用或者牛体马用,驴唇不对马嘴。顽固派维旧,仅希望人心崭新一下,比如激发天良什么的。康梁有些狗急跳墙,论稳健与实用,还数袁世凯。一句话,维新理念与人不同,怎么能说是假维新?



57.袁世凯能从康梁狗急跳墙般的政变中解脱出来是他的幸运。诸多学者现在也论证政变的发生不是出于袁世凯告密,袁世凯是事后补告,只不过这种补告加重了政变的程度:一是光绪本人遭遇囚禁,差点被废;二是荣禄出于保护光绪的目的对六君子不审而斩,导致康的围园密谋终不被世人所知,加之康在海外大搞野狐禅,导致世人不识康真面目,把他认作进步维新的代表,袁世凯就只能是反党反革命了。



58.都说袁世凯镇压义和团,鲜血染满了红顶子,人民刽子手云云。你们说,身为朝廷大吏,保境安民是他本职工作,你让他遇人造反,就跟人同去同去?再说中国从古至今的农民起义都谈不上爱国爱民,只能说充当了改朝换代的工具与杀富不济贫的利器。同去干嘛呢?



59.八国联军进中国让太后明白,不改革不行了。从1901年到1907年,袁世凯直督六年举办了一系列新政,北洋势力也进一步坐大。只不过在大清特色的体制下,这势力也全看主子的喜恶了。因为政府想撵他回家,他就只能回家;如果不是革命党起事,袁世凯也就终老洹水了,而且最终能不能终老还要看政府的意思,所有的安全,既是暂时的更是有限的。都认为袁世凯势大,除不得,可是政府让他回老家,他还不是乖乖回了?北洋军造反了还是他属员造反了?门儿都没有。



60.对于清政府来讲,一开始就真的立宪也太难为他们。按照梁启超的设想,应该先行开明专制再行君主立宪。无它,没有自治习惯与团体公益观念的种族是玩不好共和的。问题是,革命派要跑步进入共和。武昌枪声响了,中外朝野一齐呼唤上了袁世凯,袁世凯握着钓杆淡定地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61.可惜那时候的民众没有共和素养;那时候一切党都没有群众基础;那时候的革命党不懂政党精神,诸多党员是跨党人士,有些党员干脆没有政治信仰,把入党当作仕途,党义模糊,党争却一点也不模糊。

于是内阁习惯性流产,子弹更是乱飞。总之,革命年代,参与其中的人都在越界,都不知自己的本分何在,或者说知道也不遵行。袁世凯这个法式总统当得那叫一个憋屈!



62.二次革命后,袁世凯把自己的法式总统,改造成了美式总统。中央权威算是有了。问题是时不利兮骓不逝,小日本给他扔过来一个“二十一条”。“二十一条”取材于日本黑龙会黑龙会。其首脑内田良平、顾问头山满都是孙中山的好朋友,孙中山的同盟会就是在黑龙会的斡旋下于黑龙会总部成立的。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前在日本演说,有日本财阀当面撺掇曰:“余甚喜援助革命家,且极愿再度援助之”。所以有学者怀疑孙中山与“二十一条”脱不掉干系。但是日本并不是很成功:被袁世凯政府玩得在国际上大丢其人,实际的谈判也没沾到什么大便宜。说它是不平等条约尚可,若说袁世凯卖国,则过了。袁世凯是合格的民族主义者,并且是坚定的反日派。相形之下,为了推翻袁政权,孙中山曾经与日本朝野人士讨论,希望日本派兵支援他的革命,作为交换条件,“中国新政府可以东三省满洲的特殊权益全部让予日本”,“可以满洲作为日本的特殊地区,承认日本移民和开拓的优先权”。 中山先生这是二十几条呢?



63.袁最大的跟头是称帝,虽说是君主立宪,可是全国激进亢奋的情况下,弦断无人听。袁一开始并没有称帝的意思,只不过架不住外间的纷扰、儿子及身边人的哄抬,当然也不是没有民意的成分,湖北商民裘治平上书提出“共和幸福不如亡国奴”。。其他人,不管是美人古德诺,还是筹安会六君子,静下心来读读他们的文章,也不是没有学理上的说服力。总之,事情就这样弄开了。



64.世人都同情孙中山,不知孙中山的幸运正在于他没有上位;世人都恨袁世凯,不知袁世凯的悲剧就在于他的上位。试想走向共和这种华丽的制度转型,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民傻的破旧社会,怎么能会是一日之功?民国初建之时,不但袁世凯的智能条件不够,一般民众、革命精英,哪方条件足够?袁世凯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实在是民国的悲剧,民族的悲剧,中国历史的整体悲剧。面对这种悲剧,我们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悲悯、文化的反省和制度的重建,而不是简单地辱骂可以了事的。袁世凯泉下有知,说不定会拉住哪个骂他最凶的人问:老乡,请问共和咋走?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28 00:49 , Processed in 0.13902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