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论坛 学生论坛 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查看: 1631|回复: 1
go

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10: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地点:深圳梧桐山
  时间:己丑年正月初十下午(2009,02,04)
  主讲人:王财贵
  录音提供:哲萱
文字录入:智楷

  一、从人性出发
  教育是「按照人性开发人性」的工程
  各位朋友,大家好!(鼓掌)
  本来过年是要休息的,不过,因为朋友的热情,就不让我休息(笑)。我在过年时节,有机会跟这么多关心教育的朋友见面,其实也舍不得休息,我很乐意来跟大家谈一谈。
  读经教育,有些人还是不很了解,或许是因为我们还有些意思没有完全表示——虽然我推广读经这么久,讲了这么多场演讲,但大部分演讲都在宣导基础理论,今天好像给我一个比较特别的题目,要我把读经教育构想中的全程规划来作一个完整报告,所以今天的演讲是很特别的。有关读经教育,我讲过一千场了,今天是第一千零一场,今天最特别,所以,今天参加的朋友都是很有福气的,(鼓掌)。其实说特别也无所谓特别,西方有句谚语说:「天地间没有任何新鲜的事物,没有任何特别的东西。」但现在我们讲读经教育,好像对于当前,也可以说对中华民族一百年来,乃至于对西方三百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就是比起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西方的教育体制——读经教育好像显得非常特别。
  不过,我刚才说,天下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尤其是讲教育、办教育,本来就不可以特别,它是最平实的东西,哪一个人在教育中耍花样,哪一个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给教育做一些特别的不一样的新鲜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想法与做法,通通都是违反教育本质的胡作非为。因为教育是「按照人性开发人性」的工程,而普天之下,千古以来,人性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特别,没有古代跟现代的差别,也不可以有东方和西方的差别。天下间任何事情,总起来只是一个道理。将天下所有的事,总起来看成是一个道理,就好像朱子所说的「统体一太极」,从这个总体的道理,下放出来,有许多个别的事物,每一个个别的事务,也都有它的道理,这叫「物物一太极」。人生在天地之中,天地以道理来运转,人生也以道理而存在,要把人生过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按照做人的道理,这做人的道理就是「人性」。我们开发人的人性,教出合乎人性的人,这一种工作叫做「教育」。如果教育的意义是这样,请问:教育可以不可以随便耍花样?可以不可以任凭某种喜好,今天来一个特别的理论,明天来一个特别的做法?教育可以不可以古代跟现代不一样?可以不可以中国跟西方不一样?照以上说的「统体一太极,物物一太极」的道理来讲,应该是不可以的。然而,我们明明看到现代教育跟古代的不一样,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不一样,而读经教育跟别的教育不一样。我们或许应该产生一个疑问:到底谁对?要么甲对,要么乙对。如果甲对,乙就错;如果乙对,甲就错;或者两者都错,不可能两个都对。
  让天下的教育都归于一个道理
  今天我们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教育再也没有疑惑,让天下的教育都归于一个道理。假如我们今天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不合道理,你千万不要听从,假如你听从了,你就是自找麻烦;但是假如今天所讲的是道理呢?请问你要怎么办?现在请各位,先自己摸着自己的良心,然后做一个对自己的期许,告诉自己说:「假如我听到的是道理的话,我就要照着做!」假设今天讲的果真是道理,而大家又都照着道理做,那大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是就一致了吗?
  但是,这个道理,是不是凭在座各位听起来是道理,就可以算是真的道理了呢?假如有古人在场,古人会不会说,我们生长在两千多年前,我们跟你们现代人不一样,如果有西方人在场,他们会不会说,那只是你们中国的道理,我们西方人的道理不是如此的。会不会这样呢?古人说:「天不变,地不变,道亦不变」,假如天不变,地不变,道也不变,而人性也不变,那么开发人性的办法就不可以变,所以古人如果在场听讲,你认为合理的,古人必定也要认为合理。现在我们在深圳演讲,就是有新疆、蒙古人来听讲,他的认识也要跟你一样,就是外国人来听讲,乃至于外星人一齐来听讲,通通要一样!要不然,必定有某些地方不合理了。那么谁来评判合理不合理呢?是不是由我来评判,我评判,怎么能够做标准呢?那是不是由你来评判、你评判,我不同意,难道以你为标准吗?还是我们两个合起来说,我们两个都一样,就以我们两人为标准呢?那别人呢?所以,现在要跳开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习气,跳开自己的学派,甚至跳开自己时代,自己的民族,来做一个客观的思考。这谈何容易呢?
  依照人性的道理而思考教育
  当然,说不容易是真不容易,因为人人有自己的意见,人人都尊其所闻先入为主,别的意见,新的意见,往往被他排距在外,这是人之常情,要达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很困难的。但是说容易也很容易。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一个人想要做一个有仁德的人,意思也就是说做一个合理的人,有理性的人,光明的人,他立刻可以做到。为什么?我们刚才一直说什么天的道理,地的道理,道的道理,讲那么多的道理,好像很高深、很遥远,不然!假如你是人,你就有这个灵性,你就有这个能力,你就能够判断是非。一般人只是故意的装作不知道;故意的固执已见;故意的要吵架,其实心中一反省,每个人几几乎都了解道理在哪里,也都几几乎了解自己其实是正在狡辩。所以我们现在把心打开,把气放平,我们依照道理而思考,不要故意的把道理关在门外,我相信,这样子,「虽不中,不远矣」。退一步讲,如果不能够马上达到精纯、客观、光明,其实每个人按照自己当下的心灵,随时思考,随时扩充、长进──当下能思考到哪里,扩充到那里,居在什么层次上,就按照那个当下所体会到的丰富度与高度,尽心尽力,老实做去,就已经对得起自己了。最后会发现人人所思所行,也相差不远,而可以「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了。而各位知道,这个道理不是在我这里,不是在你那里,不是在他那里,也不是在任何一个地方,不是在任何一个时代,它是统天地、贯古今,都是一样的,当我们能够打开心量,则能与天地古今的道理相照映,相呼应,相融汇,我们便会感觉到:「我是一个真正的人,立在天地宇宙之中堂堂正正的人!」(先生小声说:「鼓掌」,大家鼓掌)你所说的话,你所做的事,就是堂堂正正的话,堂堂正正的事。用这种心态来面对教育,你就可以跟自己说:「孩子啊,我是尽了力了,我是按照道理来教你的,我把你当作天地间宝贵的、难得的一个小孩,我想要把你培养成真正的,不辜负你这一辈子的一个像样的人!」你也就在这样的自觉上,找到安慰,而察觉到:你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家庭,对得起国家民族,对得起天地祖宗!(鼓掌)
  假如,你现在有孩子,或者你现在是教育工作者、是老师、是校长,而从来没有一刻有这种感觉,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应该这样来思考教育,来进行我们的教育工作──假如你是这样的人,那我告诉你,你辜负了我们的下一代了,你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孩子,对不起国家民族,对不起天地祖宗!不仅是教育要这么做,刚才说过,凡是一开口,一做事,尽量的,都要去求其道理之所在。通透了一个道理,它不仅贯彻在眼前的事件当中,那个道理,也连通于所有的人事,甚至上达天德。你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无穷的意义。在任何时做任何事,都如此,这样子我们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叫做「人」的人!
  读经教育的涵义以及开讲的初衷
  今天我们所要讲的教育,虽然题目叫做「读经教育」,照刚才说,没有一种教育是特别的,「教育」而加上「读经」两个字,就显得有一点特别,这是不大应该的。教育就是教育,哪有什么什么等等教育。不过,世界的事情,有些时候,很不得已,所以,我们现在加个「读经」说教育。我希望我讲到最后的时候,可以让大家认识到:「没有所谓的读经教育,只有把教育办好,把教育做得对,这样就是了。」而另外一种认识是:「原来要把教育做得好,做得对,就要走读经教育的路,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如果这样子,那我们推广读经,就很有意义了。我十几年一路走来推广读经,我都随时勉励自己:一定要按照这一种的心情、态度,来讲读经教育,来推广读经教育。假如有一丝一毫,为了自己的私心,乃至是因为我的天性,我的习气,我的老师,我的学派,我的民族,如果有一丝一毫这样的掺杂,我都觉得我对不起我自己,当然也对不起来听讲的人,对不起所有因为听我的话而让孩子读经的所有的家长跟孩子。我不敢,我不敢负这么大的责任。所以,再开讲以前,先跟大家约定:今天不是我来讲一个我的什么见解,也不是要说服各位,而是,我想要跟各位一起商量,一起来思考:如果教育有教育的道理,第一点,它的道理在哪里?第二点,我们是不是应该按照道理来做?全部的教育道理只不过是这两点。(鼓掌)
  教育的意义:了解人性,让人性得到最好的长进
  刚才说教育的本质在于开发人性,其实就是,好好的,恰如其份的,让我们自己以及我们下一代,让每一个人的人性,都能够得到最好的长进,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以教育工作怎么安排,最最重要的,就是要依照人性来安排。怎么依照人性?要随时、随地体贴人性。那么人性在哪里,我怎么体贴人性?我们本身就是人,人性本来就在我们的眼前,就在我们的心中,应该是人人当下就可以了解的。不过,我们到底是不是真有透彻的了解呢?
  ?  我建议我们应该把「人性」这个观念,一方面做广度的了解,一方面再做深度的了解。也可以说:把人性做全方位的、立体的了解。请注意:这句话里蕴含了一个没有讲出来的意思,就是:是不是有些教育的理论,它没有关涉到人性的全面,没有立体的把握人性?也可以提醒我们,以后遇到任何的教育理论,都要去问:它可曾对人性有所思索?人性的丰富,人性的深远,都关涉到了吗?还是它只看到了人性的一个面向,一个层次。如果它的面向,又只是很偏颇的面向,那个层次,也只是很低的层次,它怎么可以提出来公诸世界?我们怎么可以去相信这种理论而拿来教我们的孩子?说句不客气的话,有许多闻名的教育家,往往以偏见,以庸俗,来发挥教育的道理,来障碍人类的生命,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所以我们不要侈谈教育,要谈教育以前,应该对人性有全面性的了。
  教育的生涯规划:对人性做全面的开发
  再来,教育是要付诸实践的,我们既了解了人性之全,怎么对人性的全面做开发?我们就得知道另外一个道理,就是:人既然是活在世界上,这个世界,是由时间跟空间交集而成,空间即是环境,一般人都知道环境对教育是有影响力的,但是时间对教育的影响更为重大。什么意思?一个生命在时间中成长,所以教育的道理,也包含我们对于人生成长阶段的了解,这其实也是人性的内涵之一。所以人性有一种直接的内涵,就是它的含量有多少,另一种是在教育的实践历程中,我们如何地配合人性开展的程序,让人性在不浪费任何一个生命阶段的情况下,恰如其分地把所有人性依照人生发展程序而开发出来。我们对人性要有这两方面的思考,假如对这两方面有所了解了,我们就可以去安排教育的全程,用现代话来讲,就可以有「教育的生涯规划」。近年来,流行「生涯规划」,其实,对自己的人生历程能够有所规划的人是不多的,一般人对生涯是没有什么规划的,他的人生就是误打误撞,一辈子只好期待瞎猫是否能够碰到死老鼠,这一种人,他的前途是很可怀疑的。当然,如果有了良好的生涯规划,也不保证一个人的生命发展能够合乎他的规划。但是,你如果不好好去规划,必然只会浪费自己。更进一步,有了生涯规划,我们请问这个人,他是什么时候做他的生涯规划的?大概都在这个人已经有了相当的年龄、身份、地位的基础了,他才想到:啊,我应该对我的人生的将来有所期许。
  孔子的生涯规划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二十岁左右就能想:「我这一辈子要怎么过」,这个人已经相当有智慧了。乃至于如果能够在十来岁,像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更有智慧了。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做了他的人生的规划了。他的规划非常简单──「志于学」;但,也很不简单,因为所志的「学」虽然只有一个字,表面上似乎很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很不简单,为什么不简单?请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北宋理学大家陆象山曾经说过:「《论语》中多有没头柄的话」,《论语》不是一部很简单的书吗?《论语》是当时弟子写的语录,其实可以说是白话书,而且孔子也不耍花样,弟子也都很朴实,所以《论语》是一部很亲切自然很容易读的书。不过陆象山说,《论语》中有许多没有头柄的话,没有把柄,让人抓不到要领,这不是故意耍聪明,让你抓不到,而是另有玄机。什么玄机?陆象山说:譬如,这个「学」字,论语不是常讲到「学」这个字吗?论语的第一章,第一句话,第一个字,就是这个「学」字,圣人一开口讲话,就是「学」!这是孔门弟子,真正了解老师整个生命的重心而把「学」字摆在那里的。陆象山注意到了,但他会问:到底学些什么?我们都读过论语啦,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啊?假如没有,回家再读三年再说。我们程度太差了,读书是根本不用心的。小孩子读书可以不用心,大人读书就不能不用心了,不要常常自以为了解了论语啊!连陆象山都说,这个「学」字到底学些什么,「苟学无本领,不易得也」,假如一个人的学问,没有相当的功力,是不容易领会得到的。所以「学」这个字,义蕴广大、无穷。孔子说他十五岁,就志于学。他一辈子就奉献给「学」了,他一辈子就只有一件事了──「学」啊!这真是不简单,不得了!而且孔子定了他的规划之后,有没有按照他的规划而行呢?有!而且念兹在兹,过了十五年,他的学问就有了根基,叫做「三十而立」;再过十年,他的学问已经非常的广博,而且系统分明,不受迷惑,所谓「四十而不惑」;到了五十,就知道这种学问,不只是人间的学问,乃是天地宇宙的学问,所以说「五十而知天命」;到了六十岁,天下任何事物,人间任何语言,都是「学」的范围,都可以领悟出高深的道理,所谓「六十而耳顺」;到了生命成熟的时候,不论内在、外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天理仁德如如朗现,叫做「七十从心所欲,不逾距」,孔子从十五岁开始有他的生涯规划之后,没有离开他规划的初衷,而且可以一路走来,走到生命结束为止,这真是生涯规划的典范.
  一般人的生涯规划
  现在一般人的生涯规划都是怎么样呢?──我现在二十五岁,我打算在三十岁的时候,赚到第一个一百万。(笑)我三十五岁的时候,要周游全地球。我到了四十岁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坐上宇宙飞船,去月球,绕一圈回来。──这也叫做生涯规划,唉!但也挺了不起了啊,你没有啊,你比他还差啊!不过,大家都会认为,这种规划太现实了,太功利了!有没有人像孔子一样呢?这一辈子就是把我的生命一直扩充、扩充,提升、提升,尽其可能的让我的生命丰富、充实、饱满、光辉,这才是真正的的生涯规划啊!要不相信,如果一般人果真按他的规划,几年赚多少钱,几年到哪里去,到了他老年的时候,再回头一看,请问,他把握到了什么?可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所以人要有智慧:看到还没到来的时机,想到高远的事物,能够为了深远、微妙的境界,兴起一个终身向往的深心大愿,这叫做智慧。(鼓掌)(哲萱趋上前低声请先生坐下,先生说,「……我想看到大家,比较好,我坐下,后面很多人要伸长脖子……,众鼓掌)所以要做生涯规划不容易。
  全程规划的对象
  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教育的生涯规划,我看更不容易,为什么?因为一般人说的生涯规划是为自己规划,现在的教育生涯规划呢?不是为自己规划,而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规划,当然也可以说,我们也要自我教育,我们也可以为自己规划,不过我们今天所谓「读经教育全程规划」的意思,最主要的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规划。因为你现在二三十岁了,才开始为自己规划,已经不「全程」了,哼哼,你这一辈子完了!(众笑)我们的希望在下一代啊!虽然我们自己也可以勉强勉强努力一下,死马当活马医嘛。(鼓掌)好啊,你说所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嘛,「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陶渊明的文章,原来他是引用论语的话。我们的生命也可以说从今天开始,从你懂得道理的那一天算作你生命的重生,所以你也可以说:「我现在是一个婴儿,因为我今天才开始知道」,哦,「我要对我的生命做一个有深度,有境界,有前途而不辜负自己的规划。」那你当然也是可以来一套「全程规划」的。不过,今天我们所谓的「读经教育全程规划」,大体是为了下一代而说的。我们就在全幅人性,以及这全幅人性在生命的历程中如何一步一步开展,在这两个主轴之下,来做一个合情合理的规划。
  代表各位做一个合情合理的规划
  现在,我要代表各位,把这个规划,做一个描述。为什么说「代表各位」呢?因为刚才说,我们都是人,人性千古不变,我们对于人性的了解,又是很方便的,因为我们只要返身自照,──不是拿现实的镜子,照到脸,而是用心灵的镜子来照,照到自己的心,──你只要返身自照,大概都能够了解人性,而且你已经是过来人,你应该知道人性是怎么一步一步开展的,虽然以前没有顺利地开展,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应该知道,知道我们以前走错了路,假如知道以前走错了路,我们现在就应该让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再走错。所以我常说:「我们被牺牲了,不要再牺牲我们的下一代!」(鼓掌)既然大家都能够这么样的觉醒,那可见,我的想法跟大家的想法,应该相当一致,所以今天这个演讲,到现在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有一人鼓掌了一下,先生看他一看,笑)哦,你真希望我这样结束啊?(众笑)这个不该鼓掌的时候还鼓掌?不过,也要谢谢你,你是认为我讲得精彩啦(众笑)。为什么现在可以结束呢?因为你已经都了解了,而你的了解跟我了解的一样啊,你何必再听我讲呢?但,假如今大家想听听,我讲讲也无所谓。为什么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嘛!什么叫「朋」?朋不是泛指一切相遇的人,而是「可与共学的同道」,也就是大家都有志气,大家都在人类理性的开发上,具足相当的功力,都对人生的智慧,有相当的领悟,这样子的人相遇了,那真是其乐无穷啊!所以,现在的我们真是「朋友」相聚,因为你已经因为了解人性而了解了教育的道理,而你的了解原来也就是我的了解啊!所以我站在这里所能说的,其实是替各位说出心里话而已。假如我说的不完整,请你补足。因为,你可能是完整的。我希望,我尽量不要让你心里感到我讲错了,必须由你来改正,我希望不要落到这样的田地,如果落到这样的田地,我是很惭愧的,我希望我所讲的,都能够合大家的意。合大家的意,不是来讨各位喜欢,合大家的意,就是刚才的意思:我们想的都一样,因为我们所知道的人性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就应该这样。天下只有一个应该,没有两个应该。(鼓掌)
  该怎么教就怎么教
  所以,我们推广读经这么久,讲了这么多,有人把读经教育,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该怎么教,就怎么教。」说「该怎么教就怎么教」的「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客观的应该」。凡是应该,都是客观的。客观的意思就是,它不是沾在你我的心中。纵使是从你我的心中发出来的主观,既然是应该的,它同时也是客观的。──即主观即客观。──客观,就是别人也要这样看,任何人都要这样看,因为它是共理。所以如果我们把握教育的共理,我们相遇了,我们谈起教育,真的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哪。我们话题一来,大家都是互相的首肯,互相的赞叹,纵使不讲话,只要一个眼色,我也知道你在讲什么,像这样,人生岂不是非常的幸福吗?
  了解道理后要即知即行
  所以,如何规划整个孩子的教育历程,我们应该从头说起。「从头」是什么意思?就是从时间的「头」说起。在时间中,我们渐渐的展现它的丰富性,透入到它的深刻性,成就它的完整性。如果你发现我讲得还有缺憾,有漏洞,请你在心里面把它补足,将来你可以向别人宣导得更好。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这个责任,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全天下的孩子,要了解教育的道理,而且一定要去宣导。因为假如天地之中,有一个孩子生下来,没有受到良好的启发,让他白活一辈子,这都是我们的遗憾。尤其是有孩子有学生的人,从明天开始,不是,是从今天开始,要立刻付诸实践。从今天什么时候开始呢,从你懂得的那一刻,所以我预测,等一下我们演讲,越讲人会越少,因为都离开了。为什么他提早离开?他不忍再浪费一秒钟。(笑,鼓掌)而今天的演讲成功不成功,就看事先离席的人有多少,(笑)如果都走光了,我就知道成功了,(笑)如果都不走,呵,真是,还没有说服你了,还没有打中你们的心,打中你们的心你们一刻都等不及了!
  教育开始的时机:教育理论最最重要的部分
  我们从头说起,我们说一个孩子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接受教育?这是教育理论最最重要的部分。我话里有话,意思就是说,假如你去听到某种教育理论,它居然没有告诉我们,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你立刻要判断这一种教育理论是不完整的,它只从那个学者注意的时候开始,那个开始是随意的,你假如依照它的理论去教育你自己的孩子,很可能你就浪费了他之前的那一段可以教的时机。比如说,现在我们家长都认为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六岁。有的家长比较聪明,他认为三岁。或者六岁,或者三岁,全世界都这样。为何是六岁?为何是三岁?如果真是六岁或三岁?也没有人告诉我们为何如此的道理,更从来没有人反省:「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过,如果我们一步一步地去问,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不是六岁,不是三岁,甚至不是出生以后。教育既然是对生命的开发,我们就应该想到一个问题,可能应该「从有生命的那一天开始」。如果,你认为太早的教育是无效的,那你也应该从自己认为有效的那一天开始。总之,你一定要心里有一个谱,有一个底,确实知道到底是从哪一个时刻开始,如果没有这个谱没有这个底,就代表你是糊里糊涂的生孩子,糊里糊涂的教孩子,一堆大糊涂就教出一堆小糊涂。(众笑)大家都糊涂的结果呢?大家都不会怪大家,整个世界也就相安无事,天下太平!(鼓掌)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教育家,发明了那么多的教育理论,尤其近两三百年来,西方的教育家真是人才辈出,每一个人都光辉万丈。我就想请问:有哪一个教育家教我们,人生教育要从哪一点开始?如果没有,我就觉得他不够完整。有些名声显赫的人物是不一定可信的,因为他不曾对人类的全体做过考虑,他随便说说,他依照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他自己做些实验,他就做出结论。你随便相信,盲从,你就害了你的孩子了,这是很可怕的啊!刚才说,教育的时机,尤其是教育开始的时机,是教育理论最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人既然在时间中长大,时间一去不复返,所以错过的时机,永不再来。还有,人若对生命的现象有稍微的观察,便很容易在所有的生命中看出来,越早期的学习,对一辈子的影响越大,乃至于早期某一段时间的学习,是供给他将来一生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将来发展就受到限制,而且这个限制是永远不可能再突破的限制,这一辈就真的完了。什么叫「基础」?「基」就是房子墙面的墙脚以下,埋在地里的部份。什么叫础?古人建房子,用木头做柱子,木头容易受潮,所以在靠近地面的地方,用一块石头承受着,那一块石头叫做「础」。所以「基」字是土字旁,「础」是石头旁。建房子必定有其基础,基础如果打不好,不稳定,请问能够盖高楼吗?如果勉强盖到二楼三楼,发现房子摇摇欲坠,能够一面回头打基础,一面继续建吗?不可能的,一定要把房子拆掉,再重建。不过,建房子的人,老早就有「蓝图」了,有房子的「生涯规划」了,所以很少人会笨到房子的基础要重新调整的。当然必要时也是可以的,因为建筑是物质性的,大不了拆掉重来。但是,如果是一个生命,一个人,在时间中成长,你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基础打不好,好像地基只够盖二楼,就永远盖不了三楼,这不就完了吗,生命的前途不就受了限制了吗?而这个限制从哪里来?是从很早期的时候,是在他生命还没有成长到足以自己反省自己发挥的时候,由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联手把他的整个生命捆绑住了,而这个捆绑,是无形的绳索的捆绑,有形的可以解开,无形的是解不开的,只好终生残废!(鼓掌)
  中国人不可以再盲从了
  那么,教育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也就是要在何时打根基?我们说,教育是开发生命的工程,可能有生命的那一天,就有教育的意义。我说「可能」的意思,就是有些人并不承认。你可以承认可以不承认,因为那是缈缈茫茫的,人生生命的开始,我们还没看到他,他在母亲的肚子里面,刚开始的时候,只不过是小到肉眼都看不到的一团细胞,我们怎么知道,有没有教育的意义呢?所以在这里,人类就产生了迷惘,迷惑,就没有一个清楚的认定。不过,如果我们对于所能看到的、能抓到的,才相信,这一种态度,是三百年来西方人告诉我们的。我话中有话,就是西方人告诉我们的并不一定就是全部的真理。甚至,近三百年,西方人所讲的话,也不见得就是西方两千多年来讲的最真实的话。总之,近三百年西方人讲的话,我们并不一定要全盘相信。但是,一百年来,中国人对西方就是亦步亦趋!只要近三百年西方人讲的话,一字不漏全部相信!今天,我们一定要化掉这种固执,走出这个陷阱、盲点。我的意思不是说近三百年西方人讲的话都不可听,我没有这样讲,你千万不要误会。我讲的只是:「我们并不一定要全部都听」。你如果照单全收,你可能会陷入误区。我认为应该的做法是:对于任何人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头脑想一想,你认为对的,就用;认为可疑的,就存疑;认为错的,一定要排斥。这个道理谁不知道呢?所以我现在还在这里讲这些话,很多人都认为,讲这些做什么呢?这些都是我们已经懂得的道理,我们从幼稚园就懂得的道理,还讲这些做什么?但是,虽然老早都懂得了,中国人一百年来,并没有真正去这样做,以至于养成了崇洋媚外的心态,造成了民族浩劫,所以还是要一再的提醒。这种人生态度,──对的我吸收,不对的我排斥,存疑的我就放着,这种人生态度,──谁不知道呢?这叫真理。但是真理如果没有常在我们心中打转,所谓「真理不重复,错误就要重复」,所以我们还是要再讲,一讲再讲,天地间只不过这件事。从今天开始,中国人不可以再盲从了!(鼓掌)不仅不可以盲从西方人,中国人也不可以盲从中国人,我们祖先讲的话也不都是对的,这样子我们才能够顶天立地。
  二、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一)读经胎教
  从受胎的第一天开始
  回到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祖先就讲过「胎教」。但祖先也没有正式的说,也没有完整的讲,他讲胎教是笼统的,而且文献很少。历史上曾有几句话记载周文王的母亲,周武王的母亲,做过「耳不闻恶声,目不视恶色」的胎教,是不是真的呢?也可存疑,文献这么少,又是缈缈茫茫的事,我们怎么能相信呢?所以要存疑。但是你存疑的份量,也就是说你对它起疑惑,是非常重大的疑惑呢,还是少分的疑惑?这里又有个人见识的不同。假如你的疑惑只是少分的,那你可能采取「宁可相信」的态度;假如你的疑惑很大,几乎认为是假的,那你就会小心一点,或许嗤之以鼻,或许想再做研究。总之,古人说胎教,我们是有权利不相信的。但是,现在西方人,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做出研究,虽然不是为了胎教,但是可以供教育界做参考,就是他们发现:胎儿三个月到五个月,就有了脑神经系统的发展,而且先发展的脑神经系统是听觉神经系统。脑神经发展对教育非常的重要,因为脑神经发展几乎就可以等于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家家户户都想生聪明的孩子,什么叫聪明的孩子?现在我们可以用简单的一个观念来代替,就是「脑神经发达」。如果所生的孩子脑神经不发达,这个孩子啊一生就是来受苦的,而且连带了家长啊,老师啊,都要受尽千辛万苦。所以脑神经发展的消息,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做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在这一个地方就应该注意了,但,很可惜的,虽然这一医学研究的成果,已经公布几十年了,但是,做教育的人,一直还不把它当做一回事。所以顺便提醒各位注意一下:世界上所谓教育学家,往往是很迟钝的,有些时候是不可信的,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不够认真,所以不知道求新求变。今天我们就要注意这个研究成果,说三个月到五个月,就可以观察到脑神经的发展,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凭此决定教育应该从三个月到五个月开始?我另外举一个医学的报告,说一个人患癌症,不是一天两天患上的,癌症细胞渐渐的变形增生,到仪器可以检测得到,都已经是经过二十年到三十年的累积了,仪器是很笨的。我们现在依例来说,如果让人可以用仪器看到胎儿的脑神经,那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发展了,对不对?人类能只能看到表现出来的东西,它的原因都在很深远的地方。所以,假如你相信西方人医学报告,三个月到五个月看到了脑神经发展,我们就要推想,可能在更早的时期就开始了,至于早到什么时候,我们不知道,不过,我们宁可相信是从受胎的第一天开始。因为他是生命,所以我提倡:有生命就可以接受教育,有生命就有教育的效果,或许我们看不出来,还没有感觉得到,但并不是没有!假如我们这样看,就把握到教育的时机了。
  通过听觉神经接受资讯刺激
  在这个教育的起点上,我们做什么呢?我们得想一想,或许我们的能力有限,不能做尽一切,但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想得到的、知道的做起。没想到的先不要做,不知道的先不要做。其实人生也只能如此,不然,又要怎样?人只要把他做想得到的知道的,尽力去做,就可以了,做人真是很简单的。即使孔子圣人,也只能做他能做的事,教他能教的人,他做不到的事他能做吗?不能!不能教的人他能教吗?不能!那我们做人也是这样,你教育也是这样,你能做的做,不能做的,你就只能感慨。不过,生而为人,非常幸运,因为我们几乎可以发现,你只要做你能够做的,老天都把你不能做的,也都替你做好了!(鼓掌)只怕你自己能做的你都不愿意做,到头来,不仅是这件事情没有做好,其它的事老天也不帮忙,到最后,只落得手忙脚乱,活该!手忙脚乱有没有效果呢?如果已经救不回了,更是活该!所以千万要把人性,做一个全程的澈底的了解。脑神经怎么发展,是经由讯息的刺激,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界的了解,往往出于直觉和经验的累积,中国人或许也知道讯息剌激的作用,但是西方人用很确实的科学手段研究出来,所以更为可信。讯息刺激,来自哪里?来自感官──感受的官能──,而人类只有五种感受的管能──眼耳鼻舌身。假如别的类,或许多一点,或许少一点,譬如天使,可能有六种感官,人类第六感并不发达,乃至于我们会自动关闭,所以我们基本上只有五种感官,五种感官已经了不起了,好好利用就用不完哪!五种感官里面,胎儿大概只有一个管道起作用──耳朵。正好符合了科学家的研究,科学家虽然没有证明胎儿只能听到声音,但他们发现胎儿的听觉神经首先发展,所以我们推测,是受了听觉的影响,我们推测胎儿可以听到世界的声音!光这一点,我们就应该给予恰当的教育了。此外,依照中国人的教育理念,首要的问题不是脑神经的发展,因为中国人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品质,不是头脑聪明不聪明,而是性情纯正不纯正,智慧高超不高超。所以,如果讯息刺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我们为什么不做?如果资讯刺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性情和智慧,我们为什么不做?
  给他丰富、优雅的声音
  那么,到底用什么讯息,又如何刺激呢?我在所有演讲里,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今天就简略地讲。既然我们知道声音可以影响到胎儿的生命,我们就用声音来影响他。对于脑神经,用丰富的声音,造成丰富的发展,就是聪明。对于心灵,我们想一想,是否可以选择某些优雅的声音,以提升胎儿性情的纯度和智慧的高度?关于刺激脑神经,有科学的证明,较易取信于人;至于性情不性情,智慧不智慧,是不很明确的。我们或许只能够通过一种感应,姑且相信。不过,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思考,我们问:如何我们这样做,有没有坏处?因为虽然我们不能证明有好处,但我们都知道并没有坏处。你如果采用优美的、有高度智慧内涵的声音,是否真能端正他的性情,开发他的智慧,不知道!但是,只要知道至少没有害处,我们就应该做,至少值得做了。基于人生的聪明与智慧两方面的开发,我们提倡要给胎儿丰富、优雅的声音,就这么简单。谁认为我们这样提倡不对,谁就不要做;谁认为我们这样提倡对,谁就非做不可,而且他会认为:全世界的人,都要这样做!(停顿,鼓掌)
  选择听的教材
  丰富、优雅的声音是怎样的声音?有两种,一种叫做音乐──良好的音乐,天才的音乐。天才不世出,一个时代出不了几个天才,但是毕竟人类的历史悠久,是真有天才留下来的声音,这种声音真是难得的声音,杜甫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这种声音你不让你的孩子听,让他一方面成长脑神经系统,一方面启发他的智慧,你还听什么声音?另外一种可用的声音是经典的诵读,因为诵读本来是语言,语言变化万千,尤其是经典的文章,念出来,那更是琅琅书声,而且文章的意义无穷深远。近代人相信科学,总是有人会问:胎儿懂得什么意义吗?我们应该说:不懂。如果又问:不懂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说:纵使没有意义,总是没有什么坏处;但如果有意义呢?你能够替你的胎儿决定它有没有意义吗?科学是不能研究「意义」这种东西的,而且永远不可能研究,不是因为现在科学还不够发达,乃是科学有其先天的限度。人生的问题,是丰富而广大的,有些事,科学可以帮忙,有些事,科学是帮不上忙的。做为一个现代人,做为一个中国人,乃至做一个现代的西方人,一定要有这两个层次的见识,一定要知道心灵的整体,有些是归属于科学可以操作的,有些科学是不能操作的。假如你完全以科学为标准,你可能就把人生的另一半浪费了,而那另一半,可能不是这一半的另一半,乃是下一半的上一半。你如果因为紧守了下一半,而浪费了上一半,岂不是得不偿失吗?所以,科学不是不可信,我们要信它可信的部分,不要迷信。这样做人就没有遗憾,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化才可以向前发展!(鼓掌)
  实施「读经胎教」,为孩子造大福
  时机把握了,教材选好了,接下来,我们要看教法,怎么教?其实,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很简单的,只不过是「顺乎自然,合乎人性」八个字。什么意思?他现在是以听觉来吸收,你就用声音,透过他的听觉给他吸收就好了嘛。能听就给他听,不是很自然而省事吗?要给他听,我们先要衡量耳朵的能力有多少,尽情地让他听,才不致浪费他的生命,才能够把他的生命完整地开发出来。耳朵的听觉能力有多少呢?耳朵的能力是二十四小时、三百六十度开展的,所以我们应该在二十四小时当中,在三百六十度的范围之内,尽量让他听到人间最高明的声音,我称为「读经胎教」。做读经胎教出生的孩子,我们称为「读经宝宝」。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接受这样的教育,我们刚才曾经表示,人生有某些基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还有顺带一句话,人类的一些重要的基础能力,是在人生最早期的时候就应该奠定的。再加一句,最早期的教育,效果是百分之百的。如果是这样子的话,我们几乎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一辈子受教育,或说父母亲给孩子教育,其实只要十个月就够了!一个孩子能够在胎儿时期,接受十个月的良好的教育,这辈子他就顺理成章一路顺风,步上人生康庄大道了,这辈子就不必再教他了,教育是何等简单而自在!(鼓掌)不过说到这里,我要稍为谦虚一下,这里应该加一句:「信不信,由你!」(鼓掌)再加一句话:「希望你信。」(笑,鼓掌)再加一句话:(先生笑)「总之你信不会吃亏,不信可能会吃亏。」(鼓掌)我们应该用一个比喻,依照人类学,再往上一层生物学的研究,地球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开始发展的,一直发展发展,发展到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地球生物的最高级的发展叫做人类,从单细胞一直发展,经过了很多层次的变化:单细胞,草履虫,然后呢,再来软体动物,再来鱼类,两栖类,然后爬虫类,然后再来是脊椎类、哺乳类的禽兽,再发展发展发展发展到人类。这样从单细胞一直发展到人类,要几亿年甚至甚至几十亿年的工夫。而我们的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面,从单细胞开始发展,发展到人类,生下来,多久?十个月!所以十个月,等于地球几十亿年的发展的历程,所以胎儿也好像经过单细胞,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虫类,禽类、兽类的发展,一直到生出来是一个人,所以如果在十个月中做教育,几乎等于是几十亿年的教育。什么叫几十亿年,就好像宗教家所说的前辈子的前前前……前辈子,人有几个前辈子?不管以前有多少辈子,都可以在这一辈子的胎儿时期,完全扫净以前的罪过,以前的业障,重新生成一个最光明、伟大的孩子!(鼓掌)什么叫因果?什么叫前世今生?在这里,你就可以转变因果!在这里你就可以替你的孩子造福!造大福!造天地之福!这个孩子生到你家,就是一个有大福气的孩子!这个孩子的福气是父母给的!我们要赞叹这样的父母!假如你没有抓住机会,如此对他,你要终生遗憾,而且,你要背负永恒的罪过!
  把握听觉教育,十个月就把一个孩子教成天才
  各位!当然这也是属于「信不信由你」的事,但是宁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犹其我们推广读经已经十几年了,我们一直建议家里有人怀孕,要给她这一种经典的教育。经典教育是这么样的容易,尤其在现代更是容易。在古代,要听到好听的音乐是不容易的。譬如说白居易,好不好他也是一个官员嘛,当他被贬官到乡下的时候,他也难得听到一首好音乐啊,他听到的是山歌村笛,「岂无山歌与村笛」,是「呕哑嘲哳难为听」啊,听起来就难过啊,所以「今夜闻君琵琶语」,才「如听仙乐耳暂明」啊,他要听到一首琵琶曲,都这么难得。我们现在的孩子要听到全世界最好的交响乐团演奏,全世界最好的古琴家演奏,是这么简单啊。所以科技发达对我们人性的开展是有莫大的帮助的,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时代的方便,所以,要让孩子接触这么良好的教育内容,非常简单,只让他听。怎么听?如果父母说,我要去学演奏,才能有音乐给他听,我看算了吧(笑);如果父母说我要亲自读论语给他听,那固然不错,但是他的耳朵二十四小时都可以听,你能读二十四小时吗?所以我们利用现代的设备──CD机。准备两架CD机,也可以准备三架,因为一架播古典音乐,一架播中文经典,一架可以播你所喜欢的外文的经典,比如放英文,或者德文,或者法文,你希望你的孩子除了生长在中华民族这块土地上之外,你还希望你的孩子,从前前前……辈子带来英文的能力,你就给他听十个月的英文,他出生以后,你会觉得他上一辈子好像是个美国人。(鼓掌)三架CD不要放在一个地方,放在一个地方,有人到你的家里,会以为你是在卖CD机的,(笑)因为耳朵有三百六十度的功能,所以放在不同的地方。会不会干扰?假如大人在思考,在写文章,你可以把语言关掉,假如你还嫌音乐太吵,也可以把音乐关掉,这是为了大人着想。我们的孩子是不会受干扰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大人是以注意力来学习,而幼小的孩子,他没有注意力,他没有注意力不是他比你差,是他不需要用注意力来学习,等到你需要用注意力来学习了,你已经快完蛋了。(鼓掌)什么叫注意?「注」,就像水壶把水倒到茶杯,像瀑布的水从上面冲下来,这叫注。所以,「注」是整个水流汇归贯入的意思。「意」就是我们的意识,我们说:「注意了!」,就是请你把你的精神意识集中在这里,叫做「注意」。我们中人必须「注意」才可以学习,你能注意到多少东西呢?当然是注意在一点上,所以你在注意的时候,整个世界对你来说只剩下一个点,其它通通在你的生命之外,你不就完了嘛?而我们的孩子,越小的孩子,越不需要注意,他也不必张眼睛不必提耳朵,什么都不要管,他就在这个地方,四面八方所有的资讯都进入他的生命当中,而且进到他生命的深处深处深处深处……越早期进入得越深,越深就等于地基打得越深,成为一辈子的基础;你越长大你就越浅越浅越浅……浅到这里(手势,以手掌架在脖子上),你都快噎死了,这个时候你才来注意,会有什么前途?所以,各位!从今天开始,不要再轻视你的孩子了!不要再轻视我们的婴儿,不要轻视我们的胎儿,一直认为「他懂得什么?我懂得比他多!」我告诉你,你这样子比较啊,真是愚不可及!人生不只是注意,人生不只是了解,人生还有很重要的能力,人生在理解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学习,这些重要的学习,往往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就要完成。因为你的生命之门会关闭的,我们如果只注意培养浮在人生表层的一点点的「意识」,那下意识、潜意识,佛家所谓的阿赖耶识,什么时候接触到呢?什么时候可以在那一点上转化人生呢?我们如果都在头壳皮上转转转…………这里(手势,在在胸腹前划个圈子)都不动,你的生命又能够有什么长进呢?所以各位,人生重要的教育,老早就要教完了,十个月就要把一个孩子教成天才了。因为胎儿正是人类一生的天才时期,天才的时期,用天才的声音,就刚好配合他生命的成长的阶段。现在,一般人不了解,没有给他经典的教育,他并不就没有学习,因为世界上任何的声音都对他有影响,只是,你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假如你住在山野中,山野有自然的声音,那还不错;但是,只有自然的朴素,没有人文的丰富,是很可惜的。更不堪的是,不只没有自然的环境,你我所在的环境,到处都是些无聊、污染的声音,尤其深圳离香港又最近,那个「乒」啊、「膨」啊的流行音乐,那些靡靡之音啊,在你不自觉的时候,一直在干扰你的孩子,这个孩子还没到世界上,就已经被我们这个不良的世界严重污染了!而且污染到那么深的地方,他一辈子都洗涮不掉。凡是所做,必留下痕迹,在那么早期所做的,他留下痕迹不是一层灰啊,乃是刻骨铭心,拂都拂不去!影响一辈子,甚至影响到下辈子去。所以各位,一定要懂得人性,做得好,一切都好;做不好,你和他,就终身受苦!所以一定要给孩子福气,一定要懂得人性。
  (二)零岁到三岁
  可爱的读经宝宝
  假如一个孩子出生了,零岁到三岁,也是重要时机,所以继续地给他听,二十四小时不断,因为你睡觉,他不睡觉。我们推广了这么久已经有那么多读经宝宝,从来没有一个是发疯的,他们都聪明可爱。所以各位,你不要烦恼了。如果在理论上不敢相信,已经有成千上百的人做了白老鼠了。所以请各位一定要多多吸收新的知识,新的资讯。大家现在看不起读经,因为读经在中国不是主流,在外国呢更是闻所未闻,现代人就是势利眼,以多取胜。我们已经有那么多的资料,几千页的资料,都在网路上,没有人要去看,没有人去问一问,到底那个孩子在哪里,实地去看一看。譬如深圳有没有读经宝宝呢?当然有!已经是几十、上百个这种孩子了,可能在离你家不远就有这种孩子,为什么不去看一看呢?而凡是做读经教育的家长,一定乐于分享,知无不言,所以你以后要去拜访读经宝宝的家庭,要预备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对方会讲得眉飞色舞,不让你走。(笑,鼓掌)因为他的孩子实在太可爱了!太令家长喜悦了!因为这个孩子,让全家都觉得此生幸福无限!读经宝宝出生时特殊的表现,不仅是家长觉察得到,医院里面接生的医生跟护士,都会来问,这个孩子怎么跟人家不一样?你到底施了什么法?那有什么法?就是读经法!(鼓掌)最近我听说有一个待产的母亲,从一怀孕,家里经典声音不断,日夜都洋溢着天才的声音,中国的、西方的,无所谓,论语、老子,轮流放。在怀孕期间,连家长都觉得很舒服很受教。后来要生产了,就跟医生说:「我希望这个孩子,在经典声音中出生。」(笑)这个医生居然接受,告诉护士:「在我接生的时候,大家不可以说话。」旁边摆一架CD,放着《论语》,子曰,子曰,子曰的,这个孩子就在论语的声音中出生。(鼓掌)在医院里面,一个礼拜,不曾哭过一声。大家会想,怎么孩子这么笨,笨到不会哭?不是!是聪明到不需要哭。(笑,鼓掌)你们可以去查一查,据说一个婴儿出生后,要几天,或者二十几天,或者一两个月,他的手才够放到嘴巴咬,去吸手指,而这个孩子出生那一天,护士把他抱到婴儿房,他就开始在吸手指了。长的是相貌堂堂,人见人爱。我最近五、六天就住在她家,这一个刚出生三个多月的孩子,我几乎没有听到他哭过,不知道这孩子哭起来是什么样子。其实,这个孩子并不特殊,只是因为大部分的孩子,本来都是从天上而来的天才,但他们在一般家庭的母亲肚子里面的时候,就被我们人间的那些不良的声音,一直污染、污染、污染……污染了几十亿年,弄得他心灵是常爆躁、非常难过,他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是很失望的,所以常常要发泄情绪,于是我们经常看到一般的孩子,出生几个月之内,都是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因果报应啊!(鼓掌)
  继续做听觉的教育
  虽然这样说,出生以后,难道不能做教育了吗?可以的,因为耳朵还在听,听觉神经还继续发展,所以有胎教的可以继续做,来不及胎教的,可以补做。基本上人类耳朵发展到三岁,就已经定型了,所以要让一个孩子有绝对音感,一定要在三岁之前完成音感的教育。什么叫绝对音感?就是对音感很敏锐,首先的能力是对音高的振动频率很敏感,一有差别,马上听出来;第二种能力是声音的混合。几种声音,几十种声音,甚至一百种声音一起发作,他历历分明,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就不能够做指挥家,所以指挥家世界难得啊,因为他的耳朵特别敏锐。这种能力,三岁就要培养完成。日本有一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他很注意人类的声音,有一天发现有一些伯伯婶婶唱卡拉OK,唱得五音不全,那些人却唱得特别大声。他就想,这些人难道不害羞吗?但他深入考察的结果,发现,这些人不是他嘴巴唱得不标准,是他的耳朵听进来就已经不标准了,所以他自以为唱得跟刘德华一样。(笑)这些人的听觉神经发展不健全,他们对于音乐啊──一辈子没救了。首先,他已经不能够欣赏什么叫做优美的声音,什么叫和谐的演奏了,这一辈子不可能有这种感受了。你看,一个人本来在这世界上,是可以听到优美和谐的声音的,结果呢?因为他的听觉神经发展不健全,所以这一辈子丧失了这种福气。还有他的任何歌唱的表现,通通让人觉得难过,他更把难过传染给别人。你为什么要让你的孩子变成这种人,我问你?那么为什么变成这种人呢?铃木镇一先生去深入追查。他发现,原来这些人在三岁之前,都听老祖母唱不标准的儿歌长大,这个老祖母哼啊哼啊,今天哼的跟昨天不一样,明天又不一样,糟糕了,耳朵到底听哪一个,他的听觉神经受到重大的干扰,所以神经错乱,长大以后就只好这样过一辈子了。(笑)而且三岁之后,就已经不能改变了。各位,你不是要谨慎一点吗?你为什么让孩子听那些不很标准的演奏,为什么让孩子听那些不很和谐的旋律,为什么让孩子听那些非常下流的歌词?何必呢?真的是何必!
  同时进行视觉教育
  另外,出生以后,眼睛也开始起作用了,所以可以开始兼做视觉教育了。人类最敏锐的器官是耳朵,第二就是眼睛,所以要把耳朵跟眼睛的教育做好。而人类眼睛的视觉神经发展,也在很早期,乃至于在三岁前,就发展几乎百分之八九十了。所以这个时候,要给他看尽人间最美的东西,包括世界名画,中国书法。名画名帖,变化万千,变化的东西刺激脑神经的发展,而名家所表现的优美结构,调和色彩,能够端正人的性情。所以零岁到三岁,耳朵跟眼睛一起快速发展,是人类基础教育的关键期。所以三岁之内最重要,但三岁到六岁,六岁到十三岁,都还是大有作用的时机,甚至一辈子,都可以继续做,都还有相当良好的效果。以前来不及做的,随时开始做──听尽世界名曲,看尽世界名画。
  文字的教育是教育的第一要件
  音乐和美术教育为什么如此重要,如此有效?能够听的时候给他听,能够看的时候给他看,本来就是合乎自然的,而给他听最好的,看最好的,又是顺乎人性的。凡是顺乎人性合乎自然的事,就是有效的,重要的,就是人生应该选择的路。现在,除了音乐美术教育之外,我们还要介绍另一种更为重要、有效,而必要的教育──文字的教育。文字,是人类重大的发明。为什么重大?我们看全世界的民族,凡是没有文字的民族,到现在还处在蛮荒时代;凡是有文字的民族,就有文明的表现,文字使用得越久,文化表现往往能够越丰富越高深。全世界文字最发达,最早成熟,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最伟大的文字系统,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字系统!(鼓掌)文字承载智能的结果。没有文字,人类的智能不能够累积,所以一代代的文化相传,靠文字。一个人,天生自然会使用语言,但是,只靠语言,他所接触的世界,就只有生活的周遭,没有有高深的文化背景作为凭藉,他再怎么聪明,也只有小小的长进,而他这小小的长进,也无法传下去。如果有了文字,便可以上下几千年,左右数万里,所以文字的学习,使我们除了生活的世界之外,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叫做「文化世界」。我们当然要生活,但是如果没有文化的熏陶,我们的生活永远是在一个非常庸俗、卑微的境地当中。因此,给一个孩子文字教育,是教育的第一要件。而有关文字的学习,首先是识字。而一个人可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识字?要用什么教材学识字?要用什么教法教识字?这是教育工作中很重大的问题。当今的体制是六岁才开始,用白话文,一个一个字地教,我们这几代都是这样被教出来的。现在我们能不能请问一句:是六岁才可以开始吗?一定要用白话文一个一个字的认吗?有没有人想过,我们人类必须要这样子学认字吗?这样学认字是最正确的方式吗?最有效的方式吗?告诉各位,人类往往都很愚昧,这么关键性的问题,一百年来几乎没有人问过。而那些教育专家居然一直在侈谈其识字教育!
  透过文字(音、形、义)的学习,来表现教育的功能
  所以现在,我们现在从新从自然从人性来反省,我们发现人类的成长,首先成长的感官,是耳朵,再来是眼睛的,再来呢,是舌头──语言,讲话。舌头的活动,比耳朵和眼睛更为复杂,所以语言的训练,应该更具有教育的效果。因为,耳朵只是听进来,放着;眼睛只是看进来,放着。但是舌头是表现的器官,头脑中,有了思想,才发为语言,而语言的发音系统非常复杂,从丹田、横隔膜、胸腔、气管、支气管、喉咙、到舌根、舌面、舌尖、牙齿、嘴唇、鼻腔等等器官,要完全配合,才能发一个音,何况人类讲话,是一连串的反射反应?所以舌头的训练,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学讲话的婴儿,正在建构他的脑神经网络,他的脑神经系统必须达到相当严整的状况,才能够说话。所谓智能不足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不会讲话。他即使能听,能看,但不会讲话,还是白痴。有人说,一个孩子只要会讲话以上,就可以培养成学者。何况再进一步,人类能够认字,什么叫字?是能够思考的人,除了用语言表达之外,他还可以用形象表达。语言是自然就学会,不用教的,但老天安排我们有语言的天才,老天没有安排写字的天才,所以写字必须经过人为的学习。要用心力,构造出另外更为复杂的脑神经系统。所以能够认字是人类的大本领,字本身没有声音没有意义,只是白纸黑字几个笔划,但是人类赋予它声音,赋予它意义,声音跟意义跟字形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个体,而且我们可以运用它,运用得非常顺畅优雅,以至于超乎语言,这岂不是一个更为伟大的能力吗?大能力的完成,其实就代表教育的大功效完成。所以我们透过文字的学习,来表现我们教育的功能。
  文字的学习更有教育的意义
  所以,大家常听说:「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而所谓「语文」,虽然包括「语」和「文」,但主要还是指「文」而言。因为语言的能力的好坏,大家都差不多。但是文的好坏,就差别很大。而且文好,可以提升语的内涵。所以,我们所以称赞一个人很会讲话,说他口才好,很关键的部份是由于他的文化教养高,而文化的教养大部分是从文字的阅读而来。所以,文字的学习,是一种文化心灵的表现,而文化心灵,是比我们自然的、感官的发达更加的复杂。更加的复杂,就更有教育的意义,尤其在脑神经还在发展的时候,你有文字的学习,可以促进脑神经更进一步的发达,所以文字的学习使一个孩子比听音乐、看美术,还要更加聪明。
  零到一岁多:提早认字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学习文字?一向有非常大的争议。我们现在的体制学校,是六岁开始学,我们现在可以问:是六岁吗?大家想一想几岁可以开始学文字?告诉各位,最简单的答案是──眼睛张开就可以学文字了。怎么学?一个孩子用眼睛看到字和看到图画不是一样吗?所以先把字当图看。等到他渐渐有辨别能力的时候,他就能够辨识个别的字形,等到能够把, 字形跟声音联合在一起的时候,他看到这个字就念出声音。这能力是什么时候就有呢?依照李白认识「之无」的故事,人类大概出生五六个月,就有了辨别字形的能力。如果常拿两个字给孩子看,他虽然还不会讲话,但是他知道把那个字和那个声音结合起来,至于要他把声音念出来,可能要一岁多。所以,理论上,应该在这个时候,给孩子认字。提早认字,不仅提早增进脑神经发展,并且可以提早阅读;提早阅读,就提早吸收知识;知识量越多,脑神经发展越良好,而且知识量越多,将来知识的累积可以促进我们的思考的能力和综合的能力,以及判断的能力,也就是整体学习能力、创造的能力。所以要一个孩子学习能力强,不仅要他的脑神经发达,还要脑神经能够统合运作。
  至少两岁到两岁半:给孩子读经书
  能够统合运作,认字是非常重要的,认字以后的读书,更是重要。所以,这几年来,我建议,至少两岁到两岁半,就可以开始给孩子「读书」。所谓「读书」,是什么意思?在胎儿,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只能够听,等到他一岁多了,他能够开口讲话了,就可以带着他念。什么是念?就是他会模仿,大人念一句,他念一句,或者CD念一句他念一句。念也是要先听进去,但必须在脑子里转一圈,再讲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有重大的教育效果。到了两岁多,他不只是能够跟着念,他已经可以看着书跟着念,念久了,声音能够跟字形结合,就可以开始读书了。
  (三)三岁到十三岁:读经十年
  选择教材最重大的原则
  我们教他念书,让他读书,念什么书、读什么书呢?现在体制是让他念白话文、读白话文。什么白话文?就是他懂的文章,这也是受杜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论的影响。现在,我们想一想,是不是一定要念、读这种文章呢?我们可以不可以改变另外一种想法呢?什么想法?我们让他念有高度意义的文章,而不必急着读跟生活结合的浅度的文章。因为浅度的文章,对人类的知识和整体思考力并没有良好的效果,最多只是认得那些字。而高度意义的文章,也有字,他也能够认字,而那些文章,存在他心里面,可以作作为一生文化以及文学素养的基础。语文能力的习得,是从不懂,学多了就懂,例如讲话,是从不懂,一直听啊听啊讲啊讲啊……听多了,就懂了,讲多了,就顺了。文字也是,从不懂,一直学一直学,学了很多了,把这些非常高深的文章读多了,他的生命日渐成长,他也就渐渐了解其中的意义。从什么地方了解起呢?从他能了解的那一部分开始了解。而他能了解的那一部分不是我们能规定的,不是教育学者们能安排的。现在全世界国家的教育部请学者来,要他想一想,我们孩子第一句话学什么,第一课学什么,一年级学什么,二年级学什么……这是在残害人性啊!因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密,人的生命先了解哪一句话,这是人类不能够猜测的,现在让全国的孩子都同步认那些字,读同样的文章,这不是在害人是什么?所以各位,不要把生命看肤浅了,不要把生命看成电脑。所以我们应该给他最高度意义的东西。因为低度意义的东西,不要学就会。我认为对于教材的选择,有一个最重大的原则:「他自己会的就不需要教,他不能自己学的才须要我们教!」他不会的是什么意思?是高深的东西。高深的东西我们教了,久而久之,他自己有自己的领会,他一有领会,对那些低浅的东西,自己就会了。所以我们的教育要注重笼罩性,我们只教高的,就笼罩低的。学那些低的,等于是浪费时间,因为不学也会,或是过了一两年不教就会了。现在我们所教的是:他不学就一辈子不会,乃至于几辈子不会的东西。所以,我们教他「读经」。什么叫「读经」?听是听经典,念是念经典,读是读经典。
  谁教白话文谁笨
  那什么叫经典,用哪些作教材?我们刚才说,高度的学习可以涵盖低度的学习,高度的会了,低度的自己会。所以不要从低度学起,因为你的生命有限。如果从低度学起,你到十三岁的时候,人类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就过时了。你学到十三岁,只学到会读白话文,会看报纸,你这一辈子就完了。读经的孩子,一定会白话文,一定会读报纸,因为白话文是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只要认得字,我们就会读白话文,只要会写字就会读白话文,所以白话文是不必教的,谁教白话文谁笨,把孩子教笨,而且笨一辈子!(鼓掌)
  因此,我有一句不该说但一定要的话:「白话文要退出小学的校园。如果小学一直教白话文,中华文化就要毁灭!」(鼓掌)因为十三岁,是我们人类一生语文奠定的恰当时机,我们语文要在此时奠定好基础,供将来一辈子所用。请问我们一辈子要用那些语文?我们要能够读五千年的文章,我们要能够接受五千年的智慧!而五千年的文章都不是白话写的。为什么?因为五千年来的文章都没有那么肤浅,没有那么无聊!(鼓掌)肤浅跟无聊的文章不会传下来,所以我们现在中小学所读的那些书,都是肤浅无聊,都是要丢掉的。每一年过年的时候,大清扫,清扫得最干净的是小学课本。(笑,鼓掌)清扫出去的东西叫「垃圾」,我们让我们的孩子读垃圾,读了六年,这个人就变垃圾了。(鼓掌)那些书还要教吗?我举一个例子,在大陆,要举例,最好是举台湾的,因为这个例子是个笑话,笑台湾比较没事。我一向是师范学校的老师,我的学生是要去教小学的老师,──我是老师的老师,以后遇到我要恭敬一点(笑)──我的学生四年结了业,要实习,我要去看他实习,就是看他实地教书的本领。这些学生都很紧张,要写一大堆教案,才能上台。他当然准备得很丰富,教起来都还不错,我的评分都很高。教学结束后,他们学校要我做个总结,我常说:「今天的教学,从技巧上看非常成功,我给他一百分。但是教学的效果,对孩子的影响,我给零分。」我知道,所有的督学,所有师范学校的老师,甚至所有家长,校长去看一个老师教书,从来就没有像我这样打两种分数。第一种分数是看教学的态和技巧,大家都看这种。我还看另外一种,我问:「你这节课教了之后到底对孩子有多少好处?」这是从来没有人看没有人问的问题。奇怪啊,后面这个问题比较重要啊,所以我专门注重后面一个问题。如果一个老师做了那么多准备,教得那么热闹,而教学效果等于零,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为什么说教学效果等于零?我跟大家描述一下,我去看那个老师教的是,第一册第三课,那一课的课文,题目叫「大风吹」,课文是这样,我一下就会背了呵,它说:「下课了,下课了,我们去玩大风吹。大风吹,大风吹,大风不停的吹,我们不停的跑。」完了。(笑,众笑)我看这个老师把这一课编成的教案,原来他把本课编成了五节,今天他所教的那一节是本课的第四节,以后还有一节课要教啊!所以我很佩服这个老师,像我就没办法,我教两分钟都教完了!他要教五节课,他教得痛苦啊,学生学得痛苦啊!但,这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老师要照例实施的。各位,你不要认为是台湾的例子你笑,我看你们这里也差不多。(笑,鼓掌)可怜哪!可怜哪!(鼓掌)所以啊,各位爱孩子的家长啊,你要去翻翻你孩子的课本,你要想一想,整天学这些做什么嘛?你不要认为老师很认真教,布置很多作业,作业都改得很仔细,孩子好像也有些长进,你不要只看这个外表啊!那些东西本来是不用教不用学的,而我们在孩子六岁到十三岁,人类学习语文最好的时机,通通教这样的东西。结果,到了十三岁,一辈子只能够读报纸,小说。不能读经、史、子、集!你还像一个中国人吗?!(鼓掌)
  教最高度的文言文
  从今天开始,如果我们想要民族复兴,先要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要复兴,先要提高民族的语文程度,民族语文程度要提高,民族的语文教育必须合乎人性啊!怎么合乎人性?最要紧的是:不要问他懂不懂啊!为什么?因为人类学语文不同于学数学,学语文是不管懂不懂,学了学了就懂了。直接用外文教一个中国孩子,五六年下来,他就会外文。何况教中国人学中文?用最高度的文言文教我们的孩子,一直教……教五六年,他就拥有了读文言文的能力了。当今,体制学校以教数学的方法教语文,教一句,就讲解一句,让他懂一句,我们就考一句,我们的孩子学了一辈子,落得个「全民语文程度低落」,到底是谁的过错?现在国民普遍都认为文言文会很难?文言文难吗?我常常问人:「文言文难吗?」大家都说难。我再问:「哪一本书最难?」大家七嘴八舌,最后一致的共识:「易经很难!」我就问:「说易经很难的人请举手!」全体举手。我再问:「读经过易经的人举手!」没有人举手。(笑)我说:「那你怎么知道易经很难?」大家儍眼了。如果追问他既然没有读过,为什么说难?他会说:「听别人说的。」我问他们读过几年书?他们说是大学毕业。「大学毕业的水准是这样子吗?」这叫自欺欺人!这就是现在的中国人,五四以来的中国人,就是专门自已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盲从!如果有人敢说:「我亲自读过,真的很难。」那我就问他:「老兄,请问你读几页?」他会说「我读了两页,没有一句懂的,可见很难。」(笑,众笑)我说:「你懂得的在第三页,你为什么不读下去呢?」所以如果我现在问大家:「易经难吗?」你千万不要随便回答。你应该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我连读都没有读过。我很惭愧,我不知道。」你该这样讲啊。其实,易经难不难,是个比较的问题。易经的程度这么高(用左手比个相当于鼻子的高度),而一般人的程度这么低,(右手比个相当于胸前的高度)所以对这个人来说,是很难。假如有一个人,程度这么高,(右手也上升到下巴)易经就不很难。有的人程度这么高,(右手上升到头顶以上)那易经简直太容易了。你为什么不让你孩子的程度这么高,(右手比在头顶)为什么让你的孩子程度永远这么低?(右手下降到胸前)他到了二三十岁,还跟你一样。如果中国人一代传一代,都认为易经很难,中国还有前途吗?
  经典教材诵读的顺序
  要让你的孩子,语文层度高,怎么办?只要在语文程度培养的时期,用高度的语文教他,他将来就有高度的能力。那些是高度的语文?经典就是最高度的语文,但经典中还有经典,我把中国的经典分成四个层次。从最高度讲起,第一个层次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国人不管是几岁,要读书,就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起,没有例外。我常去学校推广,有些校长非常感动,过了几个月我去看,校长说:我们全校已经开始读经了。我问:你们读什么?校长说:一二年级读三字经,三四年级读弟子规,五六年读唐诗,问他为什么这样安排?他说:「因为教育必须循序渐进。」(笑,众笑)我的循序渐进不一样,我的循序渐进就是:第一部,胎儿、婴儿、幼儿,乃至于八十岁的老人,中国人开始读书,第一本书叫做论语。(鼓掌)一步到位,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熟了,中国五千年再没有你不能读的书,这是最有智慧的读书法。读低度的书,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假如还有时间,想要再读,可以读第二层次的书:易经,诗经,老子,庄子。假如还有精力,再读第三部:古文,唐诗,宋词,元曲。假如你还有精力,随便要读的,就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这些所谓童蒙书,这些童蒙书读读也可以,不读也罢。因为那些书营养太少,不要当真,因为它里面没有「真」。不过它总是比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的营养还多一点。(鼓掌)
  最具效能的教育:五种心灵的能力一把抓
  所以,还是老话──该么做就怎么做,高走的我们高看,低走的我们低看。这样你就安排出你教材的顺序了。一个两岁半的孩子,你要教他读书,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没有别的了。从别的教起,通通都是糊涂,通通都是自我障碍。至于教学的方法更要顺乎自然,就是只能听的时候给他听,能跟着念的时候带他念,能看字读的时候让他看着书读,尽量反复的听,反复的念,反复的读,叫做「读经」。到了「看字读经」,要用耳朵听,要用眼睛看,要用手指指,要用心认识形和音,要用嘴念出来,这叫「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五种心灵的能力一把抓,真是最具效能的教育了。而在儿童期,人类的精神力气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所以,你这五种的官能,一起训练,他毫不感觉疲倦。如果已经二三十岁,四五十岁了,精力日渐衰退了,要叫你这样做,你就会感觉疲倦,所以一定要把握时机。儿童正是模仿的时候,正是语文发展的时候,儿童正是全盘吸收的时候,儿童正是储藏记忆的时候,也是准备长期蕴酿的时候。所以他能够吸收就给他吸收,让他储藏,放着就好。他生命在运转,他所收进来的东西,会在里面自我蕴酿,这种蕴酿是老天的力量在运作,生命是不必费力的,所以人是不会疲倦的。不论白天晚上,时时刻刻都在运作,什么时候运作好了,遇到恰当的状况,忽然间有所融会贯通,从心里自然流露出来,那就是智慧!你不要烦恼智慧在什么时候流出来,你只要给他涵有智慧的文章,因为他现在的重要能力就是吸收,他吸收了自然会储藏,如果反复诵读,便储藏得非常巩固,叫做记忆,而记熟了,便终生不忘。千万不要认为记忆是死的,记忆如果是死的,但是人的生命总是活的,所以记忆下去的东西,会有来自天地宇宙人性的自然运作。从五四以来,有很多名人告诉我们:只有死背书,背多了,都不懂,会变成书呆子。告诉各位,你只怕他肚子里没有学问,你不要怕他不懂。就好像你应该怕一个人银行里面没存款,不要怕他不会花钱。(鼓掌)你不给孩子存款,天天问:将来这些钱他会用吗?你天天问这个干什么呢?有人举证说,你看,古人不是有些人读了书,读了到最后,他只会背书,背成一个书呆子,也不会用!告诉各位,这一种人是很少的,一万个读书人里面,没有几个是书呆子。而他为什么会变成书呆子,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本来资质就不够。这种资质不够的人,还好读了书,他会背几本书,还可以成个「书呆子」,如果这种人不读书,就变成只有两个字:「呆子」!(众笑,鼓掌)书呆子已经不错啦!(笑)我们国民都是呆子啊,你还笑书呆子吗?另一个成为书呆子的理由是:古人常常一辈子不出门的,安土重迁,交通也不发达,也没有电视,也没有报纸,也没有电脑,甚至买一本书都难得,他们书都是抄的,他们只抄他们要背的书,其它什么书都没有,你知道吗?我们现在资讯这么发达,还会有书呆子吗?所以各位,不要再被胡适之所骗了,不要再被鲁迅所骗了!(鼓掌)你就勇敢地教吧,你不要烦恼他什么时候懂那一句,什么时候会懂这一句,你会突然间发现,咦?他怎么会越来越懂,懂得越来越多,而且突然间会冒出来一句,几乎不可能从这个小孩子出口的话,这就是生命。所以生命是个秘密,你不可以把生命拿来安排,瞎安排!
  读经教育的效能
  总之,就是:我们这样教他,只用经典教他读,读的遍数很多,他就会背,会背了,就增长了语文能力。大家都知道,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用这么简单的读经的方法,就可以提升语文的能力,也就提升了学习的智能。所以读经的孩子,不只语文好,所有功课都好,将来成为好学不倦的学者。而经典的内容又是圣贤之教,又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日渐蕴酿,对人生的智慧将有重大的启发,有学问有智慧,总起来叫做文化教养,叫做人生素质!(鼓掌)
  恰合人性的教学要领
  所以我归纳读经教育的四个要领:第一个要领是:「及早读经」,越早越好。早到什么程度,各位你说?(有许多人说:胎教)你小心点,不要乱讲,因为有人会去跳楼。荀子说:「天地始者,今日是也」。所以,从你明白的那一天开始,是最早了,你不能再早了嘛!(鼓掌)第二个要领是:「老实读经」,老老实实,越老实越好,不要耍花样,不要想那么多,生命不是你能随便想的。我们认定一个方向:我的孩子是活的!──你要看看孩子是不是活的啊(笑),孩子是活的,读了经就有意义,所以我就老老实实地读。其中又有两个要点,第一点,老老实实从最高度的经典教起,不要随自己的意见弄一套──唉呀,我先教三字经还是唐诗?唐诗是先教古诗还是绝句?……你的意见太多了!所以,该教什么就教什么,教真正的「经」,从论语开始教吧!第二个要点是:「老老实实该怎么教就怎么教」──就是一直读一直读一直读,不要问他什么时候懂,甚至也不要要求要背起来。所以我提倡,「一百遍读经法」,只是把经文或者一次,或者分次,总计念一百遍。现在有的老师要学生念三百遍,乃至五百遍。总之,最好让他终生不忘。而一个普通资质的孩子,念一百遍就会背,既然会背了,还让他念三百遍,不是浪费吗?不然,刚才讲过,凡是经过我们的眼睛、耳朵、舌头的,你念一遍,就把你的头脑清洗一遍──这是最好的洗脑。(鼓掌)所以遍数越多,在心中盘旋越多次,他将来融会贯通的机会就越大,所以不会浪费。假如是「大风吹,大风吹,大风不停的吹」的句子,永远不知道它吹着要干什么,这叫做浪费,这种文章读一遍就好了。(笑)所以,好书不厌百回读,乃至于「读它千遍也不厌倦,读它的感觉象春天」。(笑,鼓掌)这叫经典。所以经典是可爱的,经典是亲切的,经典对我们的人生意义之重大,那是说不完的。假如我往下再发挥,要到今天晚上八点,大家才能回家,所以,我不再发挥下去了。(笑)
  任何孩子都可以这样学:山东暑假密集读经班的例子
  现在就是,大家都知道,经典的学习是这么样的简单,只要你不问他懂不懂,你就可以老老实实地按照最高度的经典,也就是最有效用的教育方法,教他第一流的经典,然后,一句一句教,一段一段教,教了一段,背得滚瓜烂熟了,再教第二段,一段二段连起来,然后一章两章,一篇两篇,到最后,整部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象行云流水,滔滔不绝,从生人命深处流出来。你看这个孩子他的心灵受到多少鼓舞,多少熏陶,他会有多大的幸福!经由这种学习,开扩了他的心灵的广度和深度,这个孩子就有一种大将之风,他将来能够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所以你要培养有一种有自信的,有志气的孩子,气宇轩昂,眼光明亮的孩子,一定要懂得教学法。而这是他的天性,任何孩子都可以这样学,而且,他喜欢这样学,因为这种教育恰合人性。我举一个例子,因为这种例子太多了,所以随便举个最近的例子,去年暑假,山东有一位赵升君先生,他开读经的私塾已经五年了。什么叫「读经私塾」?私塾,就是在体制学校之外的学校,读经私塾,就是整天以读经为主的学校,而这个读经的私塾,除了平常班以外,他去年又想了一个办法,因为能够让孩子全天候读经的家庭太少了,因为现在都是义务教育,要把孩子从学校辙出来,大家的勇气不够。所以他就想可以利用假期,他发明了「寒暑假密集读经」的办法。去年暑假,从七月初到八月中,一连四十天的班。开学那一天,全国各地的孩子总共五十几个人,由家长带来了,开学以后,家长都离开了,剩下这五十几个孩子接受老实读经的教育。怎么教?早上五点起来,开始读经,读到七点吃饭,吃完饭,八点开始读经,读到十二点,吃饭休息;下午两点再开始读经,读到晚上六点,吃饭;晚上再读。一天读经九个小时到十个小时。他们读经的地方在一栋大楼的六楼,那里不仅没有电视,没有电玩,连操场都没有,整天到晚就在那里,──读书──吃饭--睡觉;读书──吃饭──睡觉……经过四十天,他们每个人能够把大学,中庸,论语全部一字不漏,啊啊啊的背两个小时全文背下来,……四十天要结束了,有些小朋友心里难过,跟老师说,希望老师能够跟他的父母亲商量,让他留下来继续读经,他不回学校了。等他父母来接的时候,父母非常的惊讶:这个孩子本来不喜欢读书啊,经过四十天整天到晚这样子读书,你还受得了?而且还要留下?父母亲措手不及,还没跟家人商量,不敢贸然让他留下,有些孩子当场下跪,痛哭流涕,还是被带回去了。所以五十几人里面,有十几个人征得家长同意留下来了。过了一个星期,又回来了五六个。你说,整天让他这样读,他受得了吗?整天这样读,他会有兴趣吗?他读那些不懂的东西,他难道真的不会排斥吗?这样做,不是在压榨我们的孩子,强迫我们的孩子吗?我请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出那些可怕的场景?我告诉你,你被鲁迅骗了!(鼓掌)现在,我们先不说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高兴,但是我劝大家,至少不要先有偏见,你可以去实地考察一下,毕竟现在寒假班正在开,寒假班只有二十天,可以把大学、中庸、老子全部背完。一个人有多少二十天被浪费了?人的生命的长进,才是最大的幸福!有了幸福,那些杂七杂八的电视,电动都不在话下了,他不再追求那些无聊的快乐,因为他感受过高度的幸福!所以我们不要把人的生命只看成像动物,只喜欢玩耍,嘻闹。一个人的生命,也喜欢安定、稳重,也喜欢光明、高尚。但我们如果没有给孩子这种机会,他永远不可能知道他生命中还有安定稳重和光明,高尚的本色,我们就障碍他一辈子了!所以各位,老实读经,第一个老实,你就把真正的经典直接给他读,你不要考虑他懂不懂,他连自己懂不懂都不懂,他也不关心自己懂不懂,你考虑那么多做什么?只有我们大人才知道懂不懂,你为什么要以大人的心态限制他?所以要老实读经,读真正的经。
  老实读经:没有故事,没有游戏,没有花俏
  第二点,只有读,就是这样读,一天读八个小时,没有故事,没有游戏,没有花俏。这样才能把他的生命尽情地开发出来,他的现实生命才能够跟内在生命打成一片。一般常人类的生命是分裂的,内在的清明的生命被遗忘,被压缩,沉沦在生命很深的地方,被黑暗所包围。而外在的接近动物的生命呢,一直被激发鼓动,一个人就枉费来世间一趟了。所以老实啊,老老实实地读,把生命的真实情感读出来,如果连这么枯躁乏味的书,都读出兴趣了,天下还有没兴趣的事情吗?所以读过经的孩子个个好学不倦,看到什么想学什么,尤其喜欢读书,读什么书?读白话文写的所谓「课外书」。但我们几乎禁止他读书,为什么?要读课外书,太方便太容易了,但他好奇心一来,想读更多,就占了读经典的时间。一个人如果要读知识的书,非常容易,但要读经典,时机难得,而现在正是读经的时候,应该赶快读经才是上策。如果一个孩子六七岁时,没有看过白雪公主的故事,他读经到了十七八岁,想要看白雪公主的故事,那时满肚子都是学问,来看白雪公主的故事,会了解得更好,而本来的七个小矮人不会变成八个。但是,六七岁的时候不读论语,到十七八岁才读到,就不一样了。虽然「学而时习之」五个字读起来声音一样,但意义就不一样了。原来知识和智能的学习方式不同,读经典跟读课外书的时机不同。现在整个世界都在提倡阅读,我们中国只好跟着提倡。一般人以为学生喜欢读课外书就了不起了,我告诉各位,眼界越高,看的风景就不同,我们读经的家庭,不鼓励孩子读课外书,因为那些书是没什么意义的。不相信?假如有一个小学生六年里所读的课外书加起来,这么厚,(手势,比一个身高)而另一个人一本也没有读过,但他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诗经,老子,庄子,唐诗,宋词,元曲,古文通通放在肚子里,到了十七八岁,要读那些课外书书,要花六年吗?不要!甚至连一秒钟都不要,因为这些书他不屑一读,不屑!(鼓掌)所以,我建议我们孩子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最少是《古文观止》,或者是《资治通鉴》,要不然就读《左传》、《二十五史》。前几天我才接到一个老师来了电话,她说她以前所教的那个读经的孩子,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在读二十五史了,──是中华书局出的文言本二十五史,三年级内读完。(鼓掌)后来史记也读了好几遍,资治通鉴了若指掌,现在是初中一年级,他准备明年去高考。他常跟朋友说:他不喜欢卡通人物,他喜欢历史人物,因为卡通人物没内容。各位,眼界要提高一点啊,要不然你的孩子啊,就沈沦在庸俗的世界中了。要把他提起来,让他看到天地的光明,你就用光明的东西,让他吸收,引发他生命的光明。我认为,这是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信不信由你,信了就做,明天开始做!不信的请你不要做!信一半的就做一半;信一层的你就做一层,做一层也有效,有做就有效,念一句都有效!全中国十四亿人口,每天都念一句经典,每天都念十四亿句经典,我们可以拯救地球!(鼓掌)这叫老实读经。
  大量读经,读它十年
  再来,第三个要领是「大量读经」。刚才已经大略说了,大量,越大量越好,大量是什么,第一,是读的字数多,第二,是读的遍数多。刚才说一百遍两百遍三百遍五百遍,遍数越多,越熟;字数越多,将来,他的基础越宽,越厚,越深。而我们要知道,愈是这样,所花的时间就愈多。所以看看你对经典教育的信赖度有几层,你就要花多少时间。你完全信赖经典,就是整天只有读经,一天读经八个小时以上,读它十年,这一个人,终生幸福!不这样做,十年之后,再也没有机会了!讲一个笑话:据说西藏,有一种宗教的制度叫做「活佛认证」。「活佛」就是转世的修道人,往往两三岁时被认证,就被带走了。有人怀疑地问:认出来的是真的吗?他们说:应该不会错,因为有很多的迹象印证,所以不会错。若有人抬扛追问:如果万一认错了,怎么办?他们说:我们大概都在三岁四岁时就认证了,就带回来坐床,让大家礼拜他。其中有个最重要的制度是:请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教育!什么叫最好的老师?就是请一个真懂教育的老师来教,什么叫做最好的教育?就是读经读经,整天读经,一天读经十个小时,而且要读十年。他们说:如果不是活佛,也变活佛了!(鼓掌)所以不要问你的孩子天生聪明不聪明,是不是天才,不要问这个,这个不是你所能主张的,你能主张的就是让他老实、大量读经,读它十年。
  让家长们尽其可能发挥相当的教育权
  我们要掌握我们所能掌握的,要做我们所能做的,你不能做的不要妄想!不要妄想老天给你家生个天才。我们好好做自己应该做的,做完了,纵使孩子依然愚昧,依然不长进,我们已经尽了力了。纵使有缺憾,那缺憾可还给天地,在我已经无所谓缺憾,这叫心安理得。(鼓掌)家家户户都心安理得,家家户户都幸福,我们对得起孩子,孩子也知道我们是尽了力了,孩子感恩父母。这是我们所能做的,但要不要做,是由你做主,不是由我做主,我不是教育部,教育部也不能完全决定。现在教育部掌握全部的机器,这本来是不应该的啊,除非教育部敢于宣布──我是天下间唯一的最好的教育,只有我做的教育,能把你的孩子都开发到最圆满的地步──除非教育部敢这样宣布,要不然,教育部就不应该垄断所有的教育管道,要让家长发挥相当的教育权,家长要分点教育的责任。在当今体制之内的学生家长,我不敢说一定要给孩子多大量的读经,但是,你可以「尽其可能」。说不定你自己愿意了,你的另一半不愿意,所以以后我演讲,应该做一个规定──夫妻一起来,才让他进来,要不然不让他进来,(笑,鼓掌)因为如果只有太太来听,听得心中汹涌澎湃,回去就跟他先生讲,唉呀,我今天听到一个教育道理,怎么样怎么样……这先生会模模她的头:「感冒了吗?」(笑)「吃错药了吗?」「你被洗脑了?」这时候你应该很勇敢地说:「对,我被洗脑了,现在我头脑很清明。」(笑,鼓掌)
  教育成不成功的最重大因素:
  懂得人性,把握机会,用对方法
  让孩子读十年吧!没有这个福气的孩子,是不可能这样子的,他遇不到这样的父母。所以我现在都警告那些还在空中飞来飞去的生命,说:「你要看准啊!那一个家庭能让你读经十年才去投胎,千万不要投错了!」(轰笑,鼓掌)是真的啊,父母掌握了胎教十个月,又掌握了至少三年,这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所以日本铃木镇一先生说的话,我非常赞同。他说:「任何孩子都是天才,那一家的孩子不是天才,是很特别的。」一般人不以为然──我们觉得大部份的孩子都是庸才,只有少数孩子才是天才,天才是特别的。──铃木先生说:「任何孩子本来都是天才,但这些天才的孩子,如果被庸俗的父母,用庸俗的教育手段,教他几年,就变庸才了。(鼓掌)假如父母还没有能力把孩子硬是教成庸才──因为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把天才压下去的嘛,所以父母往往还没有能力把他的孩子教成庸才──再送去学校给老师教几年,必定成为庸才!」(笑,鼓掌)所以各位,对教育的了解不了解,那是决定你的孩子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大的因素。教育成功不成功,往往不来自于老天给这个孩子多少秉赋。秉赋是可以修正的,是可以弥补的,这是老天留给我们的重大机会!我们一定要把握机会,用对方法,在天地的狭缝中把握到人生的诀窍,我们就可以得到全部!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人性,对读经教育才不会再有疑惑。。
  十年读经:读尽全人类最伟大的智慧
  至于读经十年,读哪些呢?在现代的世界,我们不只要读自己中文的经典,世界上还有很多民族,刚才说,凡是有文字,而且文字流传很长远的民族,它就有文化。果然,我们以前遇到印度文化,他们也有文字,文字流传久远,他们也有圣人──释迦牟尼佛,还有许多的菩萨,都智慧高超,留下许多的经典,传到中国来。中国人要不要学?既然是智慧,当然要学!所以我们学,于是我们中国吸收了印度的佛教。从哪里吸收?从经典!所以你问学佛的人读什么书?他们就说我们读三藏,什么叫三藏?经、律、论,就是以「经」为首的经典,你难道去读印度的儿童书吗?读印度的儿童书,读印度的小说,你的智慧会长进吗?所以当然是读经典嘛。现在我们又遇到了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也不简单啊!一百年来,我们高喊着要吸收西方文化,请问你怎么吸收?各位,要注意啊!我们吸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从他的精神层次、哲学层次去吸收,我们才能深入到他们的心灵,知道他们学问的源头,从源头出去,演化成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不要只去学他们演化出来的结果啊!现代的中国人短视近利,不如古人啊,对不起祖先啊!古人学印度的智慧,是学经典啊!现在我们学西方的智慧学什么呢?我们是学他们的表现。这些表现有时候还不是好的表现,是那些垃圾的表现啊。所以一百年了,我们不了解西方人的头脑,不了解他们的心灵到底在想什么,因为那些心灵的东西,都记载在所谓的经典之中。五四运动叫我们去全盘西化,要努力学西方人,现在我们整个国家的教育,通通教我们学西方,但没有让我们接触西方的经典,结果呢?中国人能够把西方学好吗?我看如此下去,再过三百年,依然是个落后的民族,人家西方人看不起你啊!(鼓掌)说我们落后,说西方人看不起我们,还鼓掌,简直是……哼!感叹!(笑)因何感叹?现在中华民族要复兴啊,这种复兴,不是为中华民族着想,我们要为全人类着想啊!现在,全人类的心灵,全人类的智慧,全人类的文化,都在我们跟前,因为现在世界交通发达,资讯发达,我们要什么有什么!所以我们读自己的经典,我们读印度的经典,我们还要读西方的经典,然后造就一个完整的心灵,我们为我们的祖先争一口气,我们为全世界的人类做出一点贡献哪!(这几句,先生语速愈来愈快。不断的鼓掌声夹杂着连串的语声)所以我们读经的孩子不只是读中文,我们还读外文啊!读什么?读外文经典。我建议现在中国人要读英文,就读英文经典,读外文的经典,就是学他们的智慧,用外文学他们的智慧,而兼着学他们的文章,也兼着学他们的语言。所以如果要学英语,就学英文,英文会了,英语就会。要学英文,就学经典英文,经典英文会了,普通英文就会了,学习,一定要抓住源头。读经的孩子读的英文就是经典英文。假如你想要学德文,就读德文经典。什么叫英文经典?是英国人现在也不读的书;德文经典是德国人也不读的书。(笑)日文经典现代的日本人也不读了,他们把自己的祖先忘记了,我们现在让中国的孩子都去读他们祖先的最高智慧,将来我们就可以……(先生摆姿势,抿嘴憋气,众哈哈大笑,鼓掌)我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领导世界,我是说我们就可以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让世界人民共享。(鼓掌)这叫和谐社会,这叫“和谐拯救——危机”!(笑,鼓掌)你如果没有智慧,你能有心量吗?你没有心量,你能够服务于人群吗?你没有心量你能够悲天悯人吗?你能够治国平天下吗?替自己争一口气、替自己争一口饭都还来不及了,你还能够服务于人群吗?所以各位,要让你孩子心灵开阔,眼界高一点,就让他读尽全人类最伟大的智慧。在什么时候读?在他还不了解难、不难的时候,就把人类几千年最难的书全部读完!!!(热烈鼓掌)当一个人会计较,噢,那个简单、这个困难的时候,就代表这个人完了。所以,你回去翻开书,不管翻开中国的书,最高深的书,经史子集,还是翻开西方人的书,那些他们的经典,你翻开,你说,这个好难啊,马上判定:你,完了!我们小孩子在还不知道难不难的时候,把难的都放在肚子里面去了,那难的,一辈子就变得容易啊!这岂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所以,读十年吧。
  (四)、十年讲贯:书院教育十年
  书院教育的缘起以及入学的条件
  那么读经以后要做什么呢?还不是书呆子一个?刚才说过,他自有他的了解,至于了解到哪里,应用到那里,那是生命自然的事。不过,是不是这样任凭自然发展就好了呢?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有大的发挥,所谓「学以致用」。什么叫「学以致用」,不一定是现在学现在用。有的东西是现在学现在用,譬如白话文,譬如知识、技巧──科技教育,现在的教育,都是现买现卖的。而智慧教育是,现在学,将来用,一辈子用,下辈子用,用到永远的下辈子、下辈子,这是智慧的本色。所以,我们学了智慧,还是为了将来用的。为了让他能够顺利发用,最好还是要有进一步的教育。所以,教育的全程规划是,从胎儿到十三岁,依照人类这个时候的主要能力──吸收的能力,我们就一直给他吸收,吸收越好越好,越多越好,越熟悉越好。十三岁以上,人类的理解力开始要运作了,也就是说,生命如果还没有涵养,已经没有机会涵养了,因为他要表现了,他要讨论了,他要判断了,他要批判了,他要创造了。如果有大涵养的生命,渐,渐地,他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随着年龄的成长越来越强,越来越强,于是我们进一步要做另外一种教育,那种教育,我称为「书院教育」──饱读诗书的孩子,可以接受书院的教育,以成人成材。所以,最近十年来,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一时还做不到大量读经,我才倡导开设读经私塾,劝社会上关心教育的家长,让孩子到私塾去上学,从三岁到十三岁,全天候读经十年,基本上可以熟背三十万字──中文二十万,外文十万──不管是英文德文法文,或是日文,总计外文十万──他的各种能力的根基大体奠定了,就可以用「书院教育」的方法来成就了。当然,如果太慢开始读经的孩子,譬如十二岁才开始读,可能要读到十六岁才有三十万字的经典存量,那也只好十六岁才进书院。总之,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大才,一个人想要成大才,至少必须有三十万字经典在肚子里,才可以接受培养。要不然,充其量也只能成就个小才。当然小才也不错了,所以我常说读经一句就有效,读一本更有效,但是要成为对世界有贡献的大才,要替我们祖先传承文化,要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住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有这种大能量,至少必须有三十万字的经典放在肚子里面。我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福份,这只有少数人,一万个孩子里面,有一个,就了不起了。所以,家里孩子已经长大的家长,你不要听到我这样演讲,回去就揰捶胸顿足。不要!只要他从今天起,能读一句就好。所以,我的教育观念是很活的,往下讲,可以讲到一句,往上讲,必须成为国际大才。(鼓掌)
  书院教育的基本步骤:
  解经、各种专学的概览以及国学及西学名着涉猎
  我设计的书院的教育,第一步,是解经。我常听到有人问,你让我们的孩子读经,一直读一直读,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他不懂经文,到底有什么用呢?其实我们不是不让他懂,是因为他当时还没有能力懂,等到时机成熟了,当然要「解经」。什么叫解经?三十万字中,有中文二十万字,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诗经,老子,庄子,古文,唐诗,宋词,加起来,大概总共二十万字,这二十万,每一篇都要会默写,每一个字都要会训诂,每一句话都要会解释,每一段都要会发挥,这样叫做解经。英文所背过的,不管是莎士比亚,还是伯拉图、圣经,总之,你背过了一本,都要会默写,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每一句文法都要会分析,这样叫解经。这样三十万字的解经功夫要多久呢,读经的孩子能力大,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年到两年就解完,成为终身大学问的基础。这还只是基础啊,还不是大学问。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要开展出去做研究工作了。这种研究,首先,要对于世界人类所有的学问,有大概的了解,不论东方西方,所有的大家,大学派,重要的书,都要读过。当然,首先是笼统地把握,包括哲学,文学,史学,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军事,自然,各种的学问,透过所谓的概论和史学──譬如哲学概论,哲学史,文学概论,文学史,史学概论,史学史,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史,科学概论,科学史,等等,所有的学问,都取它的「经典之作」,也就是说,最好的哲学史,最好的哲学概论等等,都一定要认真读过,让他对每一门学问有一个大略的把握,渐渐在心目中形成整个人类学问的大系统,把每一个学问安排在他恰当的位置。接下去,要读这些学问里面重要的专书,这也是「经典之作」,──经典分两层,这些「经典之作」,不是属于我们要背诵的那些精读的经典,精读背诵的是纯粹而永恒的智慧,但,下降一层,还有许多我们要涉猎,要经过,要好好的研究的「经典」。因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书,有些是真的很重要的,影响深远的,那种书,不管是中国重要的书,西方重要的书,都要让他读过。中国的经史子集,几千部书,我们最少要选一两百部来研读。这些书不难选,古人也替我们选好了,我们如果加以再调整,也调整不到哪里去。比如,民国十七年的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美国人用庚子赔款的钱来建立的,所以清华大学最专的是理工科,他们的学生这个最重要的出路是到美国去。──你千万不要太过责备我们这些社会的佼佼者,为什么大学毕业之后,赶快往外国跑。因为近代的中国有一个传统,中国人自己认为我们的民族没有学问,所以必须去留学。我们只责备这些人为什么出去了不回来?我们不要责备他往外跑,因为好学是中国圣人的教训,孔子就教我们好学,只是孔子并没有教我们去留学以后就回头来骂我们自己的祖先。──像清华大学这种洋化的学校,那时的年轻人,还有一点志气,他们想,我们不能只读读西方的书啊,我们中国的书总是要读一点啊!于是他们学生会就请学者,就着中国五千年,把最重要的书单开出来,要让学生们读一读,其中请了梁启超,梁启超开了两百多部,说这些非读不可。然后大家认为,噢,太多了,读不完。梁启超再从中间精简出二十几部,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唐诗,唐诗还没有,左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还有各种的重要的文集。说:「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皆须一读,若连些都没读,真不能认为是中国学人了!」所以,那些是重要的书,古人已经替我们开出来了,如果梁启超之后,又有些重要的书,我们再加以调整就好了。另外,清华学生也请胡适之开书目。胡适之,本来是叫中国人不要再读中国书了,不要被中国祖先所害。但是当清华学生请胡适之开书单的时候,他也很高兴,因为这是他的拿手,他一口气总共开了两千多部书。(笑)梁启超就笑了,说:这些书有的我都没有读过,你叫一个学理工科的大学生读这些书?所以胡适之那个书目没有人去管他,我们现在所注意的是梁启超这一份书目,开得相当的精到。一个中国读书的孩子,你最少要把这两百部书,全部读通,这样才有一点点能力。然后西方的书呢?西方也有大书啊,伟大的书啊,就在几十年前,芝加哥大学校长贺钦斯,他就提议,他们的大学生应该读一些伟大的书,great books,因为伟大的书代表人类的智慧,人类的智慧不管那一科,到最后都是相通的,叫做「通识」,于是带动了全世界大学兴起了「通识教育」的课程。贺钦斯也开了大概两百部大书。作为一个中国人,可能不需要读那么多西方的大书,但如果他从小就有了外文读经的基础,也就是背诵了十万字英文经典,他看几十部英文大书,应该没有问题,我想从这两百部大书里面,再精选对人类历史文化的有重大影响的二三十部,让这些孩子通通读过。
  精读牟宗三全集,贯通古今、融会中西以成学
  以上的功夫,还只是基本的,最重要的是,还要让他读新儒家的着作。所谓「新儒家」,就是「当代新儒家」。中国历史上,儒家有三期发展,第一期是先秦儒家,以孔孟荀为代表,秦汉以后,儒家没落了,魏晋时代是道家的兴起,接着隋唐,佛家兴起,虽然社会上所遵守的还是儒家的礼教,但是知识份子热衷追求的是道家的玄学,以及佛学乃至于禅宗。一直到宋朝、明朝,才有儒家的再度兴起,是儒家的第二期发展。自从明朝灭亡,满清入关,中国文化受到军事统治的压迫,大学问毫无精采,只剩训诂的小学问。所以到了民国初年,才有五四这些读书人,出来讲一些对祖先大不敬,对圣人大不敬的疯话。其实,当时也不是一面倒,五四运动那一批人,很少数的,大部分的读书人还是尊重孔子,尊重祖先的。但是那一批人,因为他们用了海外归国的身份,胡适之从美国回来,鲁迅从日本回来,大家看到这些名头,以为就了不起了!还有他们擅于写文章,因为他们从小都读经长大的,他们学问好。他们的公关也好,报社常用他们的文章,还有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支持他们。于是我们以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学者都叫我们要打倒传统,要全盘西化,其实不然。所以现在我们把历史还原,我们应该用很公正的心态看待我们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本来应该是中西文化会通,本来应该是中国人的智慧我们要吸收,西方人的智慧我们也要吸收,而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的,如果我们用人性发展的全幅成就来成就他,(哲萱上前提醒先生时间,先生说再讲一下,大家鼓掌)他应该是有能力的。同样在五四时代,有一位熊十力先生,他一直怀着孤臣孽子的心,要护住中国文化,他有一句话非常动人,说:「誓此身心,奉诸先圣──我发誓用我的身,我的心,就是我整个生命,奉献给先圣先贤,──誓此身心奉诸先圣──胡适之有没有这种心态啊?没有啊!鲁迅有没有这种心态啊?没有啊!所以我们应该尊敬哪一个人,要想一想啊!(鼓掌)所以,由熊十力先生,就开出了当代新儒家的传统,熊十力先生有三个比较有名的弟子,徐复观先生,号称勇者,他很有勇气;唐君毅先生,号称仁者,他很有包容性;牟宗三先生,称为智者,辨析清楚,系统严整。牟先生学贯中西,在中国不仅是儒家,从先秦一直到宋明;道家,从先秦到魏晋、佛家,从天台到华严;儒释道三家了若指掌。牟先生没有做的学问便罢,凡是牟先生所讨论到的学问,就稳如泰山,后人几乎不能赞一词。牟先生的成就,不仅在中国的儒释道三家,他对于西方,他想透过康德,把西方文化吸收到中国来。西方人流传一句话:「康德以前的哲学,汇归到康德;康德以后的哲学,从康德开出去。所以,透过康德不一定有好的哲学,但是不透过康德,一定是坏的哲学。」所以康德在西方的哲学发展中,承先起后,居于中心的地位。牟先生就看准了康德,所以他对西方的哲学,从康德进去,然后放射到其它的哲学系统,然后把康德老老实实地吸引到中国。他怎以吸收到中国的,他翻译康德的三大名着──三大批判。康德是德国人,西方像英语国家,或者法语国家,他们的语系相近,但翻译康德,三本都有人翻,往往都是一个人翻译一本,或者好几个人翻译一本,当然从来没有一个人翻两本三本的,而牟宗三先生以一个中国人,把康德三大批判全部翻译出来,成为全世界翻译康德最多的一个人,谁知道这种事业之伟大呢?我认为这才叫做真正的「吸收西方文化」,因为是透过经典而吸收。所以牟宗三的学问,真的是贯通古今,融会东西。我们要这些读经的孩子,必定要读牟宗三全集。读了牟宗三全集才知道,人类智慧的广大,而且牟宗三已经把它们整理出来,令其各归其位,各得其所。也就是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该放在什么位置就放在什么位置。让我们的孩子,跟着牟宗三先生走一趟世界的文化智慧之旅,那是非常方便,而且非常安全的一个方法,所以我安排书院的年青人,到最后要精读牟宗三全集。通过书院的的建制,要具有思辨能力,具有系统性批判能力的人,奠定一个世界性学者的根基,至少需要十年功夫。
  成人读经的步骤
  各位,你如果小时候没有读过经典,虽然没有机会接受十年书院的教育,也可以自己从现在开始读,读一句算一句,最好的方法是把论语读一百遍。怎么读?拿书来读,今天读到那里,明天接着读,什么时候读一遍了,做一个记号,写一个一,坚持读完一百遍。凡是听我这样建议的人,到最后都不约而同的告诉我他们的心得,四个字:「脱、胎、换、骨!」(鼓掌)如果你想要解经,也请先读一百遍再说。我看到的例子太多了,凡是一读经,就想要解经的人,往往读不完两页。为什么?因为原文难,注解比原文还难,他本来就怕困难,没志气,就放弃了。如果不管懂不懂,读完一百遍再解啊,告诉各位,势如破竹!原来古人跟我的心,心心相映,那是读书之乐其乐无穷啊!(鼓掌)所以把论语读完一百遍,有志气再读老子一百遍,大学中庸一百遍,孟子一百遍,乃至经史子集,都读完一百遍,再自己去看注解。读经受圣贤之教,自然增长智慧,要看个人有没有这种福份,其实就看个人有没有志气!有志气你就有福分,因为生命操之在你。如果现在的成人,认为要读那么多经,又要读得熟,又要解经,还要读那么多的学问系统,实在是读不了了,我建议也可以直接读牟宗三全集。所以我最近演讲,如果有机会──什么叫有机会?就是如果听讲的人的气氛像现在这么好──那我就介绍一下牟宗三全集。(鼓掌)如果听的有一搭没一搭的,我看就算了,反正他们没福气。(笑)牟宗三全集有三十二册,内容有深有浅,例如有些演讲的记录,尤其是讲给一般听众听的,都比较浅,就容易读;不过有的是讲给哲学博士研究生听的,那就比较深一点;如果他自己写的,就都很深。但是你不要怕深,为什么?因为如果是合理的文章,理本在天下,理就在人心,也不可能深到那里去,只是我们陌生而已,陌生,多读也就熟了,这边熟一点,那边熟一点,久而久之,突然间,一切都熟了。所以假如要读牟宗三先生全集,你就先买一本两本,一本一本读也可以,而最好的是发个人生大愿,三十二册全套买回来,供在家里,纵使不读,也很有气派。(笑,鼓掌)
  牟宗三全集读法
  如果要知道读书的顺序,我也可以建议,其实不用建议,因为反正你每一本都翻翻看,翻两页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所以,只怕没有心愿,没有志气,要求学上进是很简单的。我推广读牟宗三全集也几年了,有的一听到,就真的埋头去读了。一读,就真的觉得生命好像突然间被提上来了,眼睛张开,张开的眼睛不是鸡斗眼,是开了天眼,也就是见识突然高了一层,这种高,不是要和别人比,而是自己的生命得到一种非常喜悦、幸福的感觉,因为终于知道什么叫做生命,什么叫做智慧,终于我这么一个小小的肉身,可与天地相往来,可与圣贤相照映,这是何等希有难得的感受啊!从来没有这种感觉的人,真的是人生大不幸!因为我们的生命原来就那么广大,那么光辉,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让我们的孩子一步一步地顺理成章的开发出来,而已成长的大人,也可以利用机会,多少抓住一点。
  书院的倡建
  先储藏满肚子的经典,再做解经,进而掌握人类学问系统,要从从十三岁到二十三岁从早到晚做十年工夫,这叫书院的教育。我准备赶快退休来主持书院,不是我有学问能够教那些孩子,我们这一代是普遍不行的,我们只能期待下一代比我们更好,所以我没有学问教他们,我只是指点他们怎么去读书,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学习。如果机缘许可,我希望有一千亩的土地,在上面建一千年的书院。当然这要牵涉到财力物力,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没有这个机缘,也没有关系,在任何一个几坪米的小地方,三五个孩子,甚至是大人,也都可以按照这一种读书方法自己去进德修业,也就等于在书院了。如果真的有书院,当然更好,大家可以齐聚一堂,互相讨论,互相勉励,亲师取友,其乐融融。
  书院学员的三种类型
  书院的学员有三种类型,一是正式学员,能够背三十万字的成为正式学员,还没有背三十万字的他想先来熏陶熏陶,他就成为「预备学员」。如果家长或社会人士,三五十岁了,在经济、事业有相当成就了,而想要静下来读书,他可以申请来书院,什么事情不做,只读书,自愿留下来或两年三年、五年十年都没有关系,他们可以成为一种「伴读学员」,因为他年纪已大,对人生的体悟已深,他的功课和成就,就不需要管理,他自己就能用功,可能成为其它小学员的模范。
  书院主要培养的第一类人才:圣贤式的哲学家
  这样,我们的书院、就成为一个真正培养人才地方,大家真正知书达礼。在这个地方不仅是这个学问进步,而且大家互相砥砺性情,激发志气,大家共同勉励,可以培养三种人才:第一种人才是思想家,思想家有很多种,我们所培养的这一种思想家,不仅是会思考,还须要有智慧,他不是自己想一套,来残害世界,所以我们这种思想家是真正的哲学家,这种哲学家是圣贤式的哲学家,他要上达天德,启发人性的光明,引领人类的智慧的方向。
  第二类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家
  第二种人才是政治家,政治家不是权力斗争患得患失的政客,而是真正为国为民的仁德实践者。有没有地位,有没有权力,不是他所关心的。孔子所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孟子说:「禹稷颜回,易地则皆然。」大禹是天子,后稷是大臣,禹、稷都在朝有治国平天下之功;颜回,也没有身份,也没有地位,而且居在陋巷里,过着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的生活,但是我们不可轻看颜回。孟子说,禹稷颜回,易地则皆然。让他们换一换位置,他们的表现通通一样!禹稷让他处于陋巷,他也安然自得,让颜回去坐在天子位置,他也能够治国平天下,这叫做政治家。他们是不争不夺爱国爱民的,不是来耍特权的,不是来贪污的,我们书院要培养一批像孔子所说「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人才。易经干卦九五,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说在朝的大人,在朝的圣贤君子;又有九二,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是指在野的圣贤君子。假如在天地之间,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中,能够在朝有圣贤,在野有圣贤,朝野圣贤相互利见,而且让他们交换位置,通通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我们百姓,我们苍生,就得救了,我们就有依靠了。(鼓掌)这叫政治家。
  第三类人才:有良心的企业家(儒商)
  第三类人才是企业家。我们理想中的企业家,是有良心的,能为地球着想,具有开创性的国际性大生意人,他生意越大,对地球越有保护的作用,他生意越大,对于贫困地区越能有扶持的作用。他是受人欢迎,受人类尊敬的生意人。我们培养的这种生意人越来越多时,他们会互相扶持,互相声援,形成商业的模范,让世界上做生意的人,不再只有脑满肠肥,穷到只剩下钱。而是能够用他的才能智慧创造财富,然后分享给众生的儒商,当然,这种人必先要有满腹诗书,他行。
  进入社会,在各界成为有守有为之君子
  所以,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他所做的事情,或许是不一样,但他的基础都是一样的。有了成人成才的基础,乃至于他最终没有成为大才──没有成为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企业家,他也可以成为中才,小才,他也可以在各个场合,各个行业,贡献他一已的才华,甚至可以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导人。所以,凡事一定要有本,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立以后所生的「道」,通于三百六十行。他有本,自然接触到哪一行,就能够对那一行有所贡献。这样子,我们就不用担心他的命运如何。因为他所到之处,必定能够逢凶化吉,必定能够创造他的命运。我们看着这些人才一个个出现于世,就可以很安慰地告诉自己说:「我们把教育做好了!」
        谢谢各位!!!(长久地鼓掌)
洗涤心灵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4-2-14 17:59 |只看该作者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27 12:39 , Processed in 0.213801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