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大有周易网-69周易文化|周易网 论坛 历史探索 冬夜读史:悲情英雄——汪兆铭
查看: 1203|回复: 0
go

冬夜读史:悲情英雄——汪兆铭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07: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提到“汪兆铭”这个名字,是不是让大家一愣,他在历史上的定位不就是个汉奸吗?一个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岂能称之为英雄?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出自汉灵帝时代的文学家刘劭的《人物志·英雄》。东汉丞相曹操云:“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说到英雄,咱们且看看汪精卫能不能称作英雄。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精卫是他宣传三民主义时的笔名。年少时的汪精卫参加科举曾获广州府试第一名秀才,后被清廷公费排出日本留学。1905年1905年7月,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1907年,汪精卫随孙中山先生赴南洋筹设同盟会分会,任南洋革命党报《中兴日报》主笔之一,与保皇党的《南洋总汇报》进行论战,一时声名鹊起。1910年,抵达北京,暗中策划刺杀摄政王,后被捕,写下了著名的文章,就是上面的《慷慨篇》。

汪精卫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刺杀载沣呢?在当时孙中山和同盟会的领导下,反清革命已经发动过好多次起义,但是却没有真正推翻旧王朝,大批的革命志士都倒在了革命的血泊里。同盟会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维新派的冷嘲热讽是非常有伤害力的,其中要数梁启超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梁启超反对革命,他在一篇文章山批判革命党的领袖,说他们是“远距离革命家”,意思就是煽动说让别人去送死,那些领袖却好端端地活着,一次次起义,死了那么多人,自己却毫发无伤。这个批判非常致命,一时间很多海外的华人开始了批判革命党领袖的热潮。

汪精卫为了用实际行动来回击这些评论,于是他决定去北京刺杀摄政王载沣,来证明革命领袖并不是他们所说贪生怕死的人,也让其他人重拾革命信心。对于汪精卫去当刺客,同盟会里面的人都表示不同意,孙中山也不支持,汪精卫为了说服孙中山,他抱了必死的决心,他在写给孙中山的信中说:“我即使被杀于街市,我头颅被悬在北京城门之上,我犹张目以望革命军入国门”。

后来武昌起义爆发,满清政权土崩瓦解。由于革命军力量薄弱,袁世凯拥兵复辟,汪精卫又从法国回国参加护法运动。之后一直跟随在孙中山先生身边,辅助孙中山工作。孙中山筹备改组中国国民党时,汪精卫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病危时受命记录孙的遗嘱。6月26日,由汪精卫持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会上确定了国民党总理的称呼永远留给孙中山。

1931年“9月18日”奉天柳条湖火车站被炸,史称“9.18”事变爆发。汪精卫清醒的认识到,中日军事实力悬殊,若盲目的被民族主义绑架,冒然撕毁1905年满清与日本签订的《满州善后条约》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满州善后条约》的出处。

1900年,西方各国公使向慈禧太后提出抗议,抗议慈禧太后不经过司法程序废掉光绪皇帝,并且不承认慈禧废除皇帝的合法性,慈禧大怒,招义和团进京护驾。义和团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在北京攻打使馆、烧毁教堂、屠杀各国洋人和教民。

慈禧余怒未消,又提出要向“万国”宣战。6月21日,老佛爷写了十二道绝交书,正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匈十一国列强同时宣战(多余的一份送给了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就是说连给英国下两次战书。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皇城,说是八国联军其实就是七国,还有中国威海卫的华勇营,所以说真正的八国联军是:英俄日法美意奥“中”。皇室和大臣们竞相逃命,打着扶清灭洋旗号,到处骗吃骗喝劫掠百姓的义和团作鸟兽散。


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沙俄乘机攻占东北全境。《辛丑条约》以后,欧美列强在获得巨额赔款,开始陆续撤兵回国,只保留租界。可是俄国却而赖在东北不走,这让大清非常头疼,打又打不过,不打俄国又不撤兵。俄国在东北虎视眈眈窥伺中原,这也让日本如芒在背,1904年2月8日,日军向旅顺俄国舰队发动突然袭击。10日,日俄正式宣战。经过一系列的恶战,俄军沙俄军队战败向,退回俄国。

  这时俄国因国内爆发革命,无心再战;日本由于战争消耗,已筋疲力尽,也急欲结束战争。美国担心日本过分强大,就从中调停。1905年9月5日,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根据条约,俄国将过去所侵占的的库页岛南半部(北纬50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割让给日本,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让给日本,俄国还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1905年12月,清朝作为对日本收复东北的回报,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和《满洲善后协约》。《满洲善后协约》,规定如下:

[p=24, null, left]1.清政府承认日俄《朴茨茅斯条约》中给予日本的各项权利;

[p=24, null, left]2.允许开放奉天的凤凰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江子、法库门、吉林的长春、吉林省城、哈尔滨、宁古塔、珲春、三姓,黑龙江的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共16处为商埠;

[p=24, null, left]3.设立“中日木植公司”,允许日本在鸭绿江右岸地方采伐森林;

[p=24, null, left]4.日本得继续经营战时擅自铺设的安东至奉天的军用铁路,至1923年届期估价卖给中国;吉长铁路中国自行筹款筑造,但资金中的一半要向日本借贷;

[p=24, null, left]5.日本得在营口、安东和奉天划定租界。

[p=24, null, left]从此日本在中国东北获得了大量特权,也为日后中国民族主义高涨,强行收复东北埋下了伏笔。这也就是《满州善后条约》的出处。


当时汪精卫认为:“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物质上着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幼稚不完善”。他当时还认为以贫弱国力对抗日本,有可能会引来亡国之祸,还有北方的苏维埃政权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当时在国民政府高层,一直认为日本与我同文同种,倒是这苏俄处心积虑的时时想祸乱中国,就是蒋介石也说“日本终究不能作我们的敌人,我们中国亦究竟须有与日本携手之必要”,“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赤匪是心腹之患”,不治会糜烂不可收拾;“倭寇是皮肤小病”实不足虑。1931年8月22日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中国的传统是,不管情势到底能不能战、该不该战,主战的永远是英雄,主和的永远是汉奸。汪精卫为了国家和民族,也为了生灵免遭涂炭对众人说:“现在是抗战时期,所以‘和’的一字,是一般人所不愿意听的,因为讲和的结果自然没有胜利的结果来得畅快。如今大家因为痛恨日本的侵略,恨不得把日本整个灭亡,然后痛快,听见讲和自然满肚子的不舒服。一般民众如此是不足为怪的,但政府却不可为一般民众所转移。对于民众同仇敌忾之心,政府固然要加以鼓励,才不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然而政府更应注意虚骄之足以误事。民众尽管可以唱高调,而政府则必须把握现实,不得不战则战,可以议和则和,时时刻刻小心在意,为国家找出一条生路,才是合理的办法”。

汪精卫说:“蒋为军人,守土有责,无高唱议和之理,其他利抗战之局而坐大观成败者,亦必于蒋言和之后,造为谣诼,以促使国府之解组混乱,国将不国。蒋为中国的军事领导人,主和会使他的威信受到根本动摇,从而影响到整个抗战。”汪精卫就不同了,首先他是文官,不需要领导军队;其次汪精卫的人生信条是“说老实话,负责任”:“武官是有责任的,他们绝不说不能战,文官是没有打仗责任的,他们当然可以唱高调要战,今日除我说老实话,还有谁人!若是与日本主和,就让我背负这个汉奸的骂名好了”。他还说:“我死且不惧,何畏乎骂。”无怪乎日后胡适对汪精卫做出如下评价:“精卫一生吃亏在他以‘烈士’出名,终身不免有‘烈士’情结,他总觉得‘我性命尚不顾,你们还不能相信我吗?”



1935年11月1日,汪精卫在南京中央党部被王亚樵派遣的杀手孙凤鸣打中三枪,这三枪击中汪精卫的左颊、左臂和后背脊柱骨。1944年10月因枪伤复发,在上海虹桥医院离世,享年61岁。



由于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说汪精卫虽然不惧生死,虽然他为了华夏黎民免遭战火的涂炭,但是以他的性格注定要背负“汉奸”这个黑锅,就像二战时期法国的贝当元帅一样,不管你多么的爱护黎民,你必须来背负“汉奸”这个黑锅。在一个不懂民权民生的时代,也注定了他的悲情人生。


汪精卫是一个生长在国家危亡、文化断裂时代的读书人。他一生忘情于政治,也背负了太多的民族苦难。政治是复杂的。汪精卫有理想有担当,也有缺点。在汪精卫有的一生中,他对中共极度的恐惧中,也包含着对苏联砖制模式的恐惧,对苏联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屠杀的恐惧,还有对号召愚民搞阶级斗争的恐惧。

后来陈璧君曾说:蒋亲美,毛亲苏,汪亲日,为何独汪是汉奸?若今天以民生民权的角度来看,在当时亲日还真不是最坏的选择。








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9-21 20:54 , Processed in 0.09037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