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版主
团体修行 共业增上(法音版)
时间: 2010-08-01
学 诚
现今时代,信息发达,通讯便捷,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都呈现出一种团队化发展的特征,因为团队工作更能创造一种交流分享、合作发展的氛围,更能成办大事。佛法的修行也同样注重团体修行,即依靠团体、融入团体、营造共业,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修行增上。
一、团体修行益处多,师友同行互策励 团体修行与个人修行有什么不同呢?首先,团体修行比个人修行更具系统性和次第性。一个人修行,如果以前没有接触过佛法,或者修行的时间很短暂,那么仅靠个人的自学能力来看经、听法,一般很难获得系统、完整的修行经验。因为个人修行往往是随顺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这就容易产生任遇所缘的问题。比如今天觉得念经殊胜,就念一天经;明天觉得念佛功德大,就念一天佛。而团体修行,则是有系统、有次第、有步骤地安排学修内容。在团体中,个人的修行是在师友的摄受、保护下进行的。善知识有系统、按次第的引导可以避免学人因不了解修行内涵,对佛法片面、支分的理解、取舍而走入修行误区。尤其是初学者,在不认识自身缘起和特点的情况下,随自意乐的修行不但很难了解佛法的全貌,而且还容易误入歧途。 其次,团体修行比个人修行具有更好的学修氛围。通常在团体里,师长会安排系统、完整的课程来帮助大家平稳、渐次地用功,还会制定种种规约、采用种种方法来保证大家身心安稳。这样无形中就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修氛围,慢慢就能培养出一股纯正的丛林道风,学人身处其中,自然精进努力,不敢放逸懈怠。如同《长阿含经》中说:“譬如有人与大众行,若在前行,若在中、后,常得安隐,无有怖畏。”(卷第十三)《大宝积经》说:“善友交谈论,义利由斯获。”(卷第四十三)反之,如果一个人独自修行就很难有这样的氛围,很难从环境中汲取力量,从同行善友身上受益。 再者,团体修行比个人修行更具稳定性和持续性。个人修行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难免时冷时热、时低时高,很难保持平稳的用功。比如今天来劲了,就一整天念经;明天生病了,就会心情低落,不想去用功了。而团体修行则不同,当我们心力低落时,身边的同行善友会及时给予关怀、拉拔、鼓励,帮助我们尽快走出阴影,跟上团队。个人修行不仅会受情绪的影响,而且还容易受到其它外界因素的干扰,以致时断时续、难以持久。比如有多少人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能准点吃饭、准点念经、准点上课呢?常常是今天不小心睡懒觉了,明天又出差了,后天因为跟人家谈话把功课忘记掉了,某一天又要办什么事情了等等。而团体修行就能保证持续不断,在寺庙里每天几点钟打板起床、几点钟用早斋、几点钟上早晚课,都是固定的,大家念的经、唱的仪轨都是一样的,长年累月都是如此。每天早晚殿的时间一到,大家都来用功,不可能团体里所有人这一天都不念经、都不过堂了,一般不会发生那么严重的情况。团体规律的作息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习惯,持续用功。所以,相比之下,在团体里修行,我们更容易持之以恒、身心稳定。 再次,团体修行比个人修行更易于获得实际经验的指导。团体中一代一代学人对佛法的实践会形成一种修行经验的传递和积累,相对于从经典、著述上学习到的经验,这些从同行善友身上分享和获得的经验是一种更实际的修行经验,而且在同参道友的指导下,更能帮助我们解决当下修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容易体会到这一点。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要到某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时,查看地图自己摸索和有一个去过的人带路是很不一样的。世间这么简单的事情尚且如此,更何况修学佛法。个人修行,面对经典、著述,往往只能看到文字的表层意思,无法把文字与自己身心结合起来,甚至有可能出现错误理解。而在团体中,一代一代学人都是在善知识的指点下,经过自己实践用功获得佛法修持的体会和经验,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等于把经论上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实例展现在自己眼前,更加容易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也更适应我们当下的缘起和根性,使我们用功能够更加得力。当我们真正了解实际经验的传递和引导在佛法修学中的重要性时,我们才会更深刻地体会团体修行的殊胜。 此外,团体修行比个人修行更容易帮助我们提升。修行就像与烦恼战斗,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战斗力”,才能战胜敌人。如何提高战斗力呢?唯有靠不断的实践,反复的用功,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对境缘法,历事练心”。就比如军队里的训练,除了基本功的学习之外,能够快速提升技能的方法即是同行之间的实战演习。如果我们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人修行的话,常常造成错觉,好像自己内心很安静,没有什么烦恼和问题,但其实是缺少发现和认识问题的境界,自己的烦恼被覆藏起来了。没有境界,自然也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难以获得成长。而在团体中,师友同行就是我们最好的对境。在与同行共事共学中,能给我们提供很多境界:做事面临困难时,我们才能发现自己智慧的欠缺;同行彼此的知见不同、习气相异,乃至对问题考虑角度的种种不同都容易引发我们的烦恼,才能让我们发现我执的存在,发现自己慈悲的不足。有了这些境界,我们才有机会不断反观内心,认识烦恼,发现问题;看到了问题,体会到烦恼的痛苦,我们才会痛下决心依法实践,否则很难从无明状态中跳脱出来,去面对强大的业流。又比如运动竞技,个人尽管努力训练,但是到底自己程度如何,只有与他人的成绩相比较才能了知,否则就容易闭门造车、坐井观天、自以为是、停滞不前,修行亦复如是。个人修行很容易产生贡高我慢的心理,自我感觉良好,看不起别人,自然难以深进。而在团体里一定有比我们修学好的人,经验丰富的人,能力强的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团体中,看到他人面对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用功的方向,就好比运动员之间的互相促进,共同提升。 虽然说一切时处无不是修行佛法的境界,但是自己修行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面对不学佛法的家人或朋友,就算有了摩擦,也很难认为是自己错了,反而很容易对他人观过,以法镜照人。而在团体中,大家都是学佛修行之人,这时候遇到问题、发生矛盾,才会愿意去反省自己,向内用功。因此,团队修行比个人修行更能让我们认清自身状态,更能创造种种境界,策发我们学法、用法的心,并在师友的策励帮助下,一点点改正,净化自己。 由此可见,团体修行比个人用功有种种超胜之处。丛林里有句俗话讲:“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这里所谓“大庙”指的就是团体学修,“小庙”指的就是个体用功。因为,团体修行无论是在次第引导、经验传递上,还是在学修氛围、师友环境的营造上,都要远远超越于我们的个体用功,而这些要素和条件在佛法的修学上又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开始修学佛法的第一步应该是先选择一个好的团体,然后依靠团体、融入团体,这样才能稳定而持久地修学。 此外,从佛教的发展历史来看,团体修行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模式,为佛教事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法门龙象。比如古印度的佛教学术中心那烂陀寺、超岩寺,我国汉地八大宗派创立的各大祖庭、丛林和译场,藏地著名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无数高僧大德都是从这些优秀的修学团体中走出来,把佛陀教法发扬光大的。
举报 返回顶部
超级版主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预测专区|大有周易网
GMT+8, 2024-11-30 13:19 , Processed in 0.138747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