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王菲举办了六年来全球唯一一场演唱会,本以为这会是一场歌迷的狂欢,可不曾料想演唱会还未开始却上演了一场歌迷与黄牛们的斗争大戏。在王菲上海演唱会发布会上,王菲经纪人陈家瑛现场宣布,演唱会最贵的票价为人民币7800元。可是不久后有媒体报道有的卖家叫价已经达到了20万元、30万元,甚至被炒到了1000000元一张!
当人们叹服于王菲的艺术魅力所带来的巨大价值时,“王菲的底裤掉了”——在演唱会临近前天价票又恢复了原价甚至比原价更低抛售。看来这些票并不值所谓的天价。我们抛开票务机制不科学导致的漏洞不谈。只看这些从千元暴涨至几十万元的票价我们不禁会问:“我们这些消费者所消费的究竟是艺术真正带来的价值还是那些背后炒作的成本?”
无独有偶,也是在2016年底,范曾在荣宝斋举办了时隔三年的第一次迎新画展。消息一出很多人为求一签名不畏严寒连夜排队在荣宝斋门口,当时之盛况可谓万人空巷。
这些排着长队等待这给范曾送钱的人生怕钱花不出去让别人捡了便宜,荣宝斋大门一开便把60万一平尺的171幅画抢购一空,让范曾创下了在世画家现场画展的销售纪录,总成交额达到3亿元人民币。
有人看到这些照片说:“排队的那群人像是花几十万买一平尺画的人吗,这种炒作未免太假了!”“现场看下排队买画人的服装质地及精神气质就明了!假!大!空!!!”
被奉为大师的范曾迎新展拉开了帷幕,无疑成为新年的一道亮丽风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各种各样对范曾批评、谩骂、甚至侮辱的信息流动。然而不管对和错,都像是蚊子腿要踩死大象一样,即便使出了吃奶的劲也会让人感觉那样的无力与苍白,这次范曾迎新展继续异常热闹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大家也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自古以来买画是一件很高雅的事,现在被搞得像农民工排队买火车票回家过春节似的。 恕我孤陋寡闻,范某的作品水平实不敢恭维,比一般的行画好不到哪去。此事若假,则炒作手段低劣。此事若真,则国人国画欣赏水平堪忧。”
还有人表示他对范曾十分失望:“范大师说的好:以移陋习。然而,在如今文艺趋向大众和艺术市场正常化的情境下,又能如此虚晃的展览加交易,真让大众瞠目! 再看先生的画作品相,几十年依旧如此:题材无变,造像雷同,线条柔媚……实在无国画大师的造诣:人书(画)俱老! 然,与百姓无关,我也是早年喜爱先生书画艺术的青年,但多年期许大大不尽人意,有如上感慨,不吐不快,惶恐直言,见谅见谅!”
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炒作的痕迹太过浓厚:“为什么商家不把黄宾虹的画拿出来炒呢?因为懂艺术的人和商家都明白,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画。”
“艺术界的自我包装与推销炒作大师,这不是奔艺术而去,奔钱!人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艺术是浮云,炒作是看点,范大师的作品N年后,也许一钱不值” “都是腦殘編的新聞炒作或者腦殘的人才去花那麼多錢去买范的畫。有些錢可以去買吳昌碩,黃賓虹,林散之,李苦禪的了。”
无论如何评价范曾,他早已经成为一位中国书画领军人物的一个代名词或是一个书画神话的特别符号,他不仅仅是在中国书画圈被卖得很贵,而这些很贵的重要元素包含了许多人为炒作的因素。
炒作固然是一种性质恶劣的行为,范曾虽然一直在炒作自己,但是他带来的是对我们的警示,那就是作为收藏者和品鉴者的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艺术市场上保有一颗清醒的头脑。小编觉得方法有三:
一是改变我们长久的一个定式思维——贵的就是好的。在艺术领域内将艺术的价值符号等价于金钱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准确衡量艺术品给我们带来的感官享受的额具体价值。天价巨制能带来的美感一幅水墨斗方也能够提供。
二是我们应当多理性思考。拿范曾迎新画展来说,我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范曾的画可以天价出售,也没有评判过范曾的书画在自己心中究竟价值几何。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只是被炒作的艺术品牵着鼻子走了一遭。
三是寻找自己的艺术归属。说白了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美,这世间有这么多美好的艺术品,我们为什么非要钟情于范曾一人?品品齐白石的花鸟,看看黄宾虹的山水,赏赏徐悲鸿的人物。渐渐的你会发现原来艺术离自己真的很近,所谓的天价只是无意义的标签罢了。
虽然艺术是人们感性世界的折射,但是对艺术的评判必须具有理性的头脑。从王菲的天价门票到范曾的天价画展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请理性对待你的感性世界,艺术品禁不起炒作。 |